成绩这种东西,我觉得是几样东西组成:
成绩=学习时间x学习效率x学习资源x运气
学习时间=高考之前你在学习上面花了多少时间(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时间之和)
学习效率=天赋+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习态度
学习资源=孩子的父母+孩子所在学校+父母给孩子提供非校内学习资源
运气=家庭所在城市+父母对你的期望值+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财力+遇到好的坏的人和事......
有句老话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换到应试教育,就是一分的成绩对应的是一分的学校。
上述成绩里面,不可控的是天赋和运气,可控的其实就是投入。
天赋和运气超级重要,但那你是没有办法的,你有办法的只能是投入。
结果其实是不可控的,但我能控制过程,所以即使考不上好的学校校,也无怨无悔。
指望前20%水平的投入,去达到0.2%的名校,这不叫梦想,这叫贪心。
学习时间=高考之前你在学习上面花了多少时间(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时间之和)
经常有个说法,就是小学不中,初中重新再来,初中不中,高中重新再来
这个话其实就是有人有意无意麻痹大家的话,
小学不中,你择不了校,初中不中,你连高中都没得读,谈什么重新再来。
重新洗牌,是指在同一平台上面的人,
比如四大名校,他们之间重新洗牌,
普通学校里面的快班之间重新洗牌,
普通学校里面的平行班之间重新洗牌
而不是名校重点班和普通学校平行班之间重新洗牌
至于学习时间,我们拿数学算一笔账,初中学校数学一个学期62节课,一年124节课,80个小时,如果一个人去外面上课,一周2.5小时,春秋30次+暑15次+寒10次=137小时
意味着:一个额外课外培优的人,相当于一年数学上了137+80=217小时
217小时pk80小时,你觉得谁的胜算大?
学习效率=天赋+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习态度
天赋:
这个话题经久不衰,你可以指责一个娃不努力,不能说别个娃智商差,从中考和高考的角度来看,智商中等附近的,想做到成绩出众智商不会成为瓶颈,想做到拔萃智商可能会受限,大部分人都是中等智商附近,如果判断自己学习是否有天赋。
其实就看看自己成绩好啦,如果大家都付出相同的时间精力,享受同样的环境资源,大部分经过一段时间后成绩会到一个差不多的平台,但是有少数人就是遥遥领先,有少数人就是跟不上队伍,这其实就是天赋使然。
有的人说我不是学习的料,我晕,你努力过后再说这个话,真不是那个料,就别在学习上面折腾,硬逼自己苦兮兮何苦。至于天赋的发掘,有实力的家庭,会更多的让孩子更方面去尝试,然后坚持一段时间,找到孩子的长板去发挥,没实力的家庭,就算孩子有天赋大多也会被埋没。
斯坦福有个很出名的说法是叫斯坦福鸭子综合征:在阳光明媚的加州,每个学生看起来都很轻松自在,然而就像水面上的鸭子,看起来悠闲,可鸭掌在水下倒腾,为的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能出人头地。现在好多牛娃爹妈都爱隐藏自己娃学习情况,动不动就没怎么学,蛮早就睡了,难得出去玩一次,立马大量发朋友圈,显得自家娃天赋高,其实擂的不晓得有几狠,万一以后成绩下去了,就说哎呀,当初要是多搞一下学习,擂紧一点,成绩不是这个样子。
我个人对天赋的看法就是,如果你是天才,拼命去干,如果你是优才,努力去干,如果你是庸才,记得笨鸟先飞,如果你是蠢材(学习上),那赶紧去找自己的长板,放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