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近日,有政协委员提出了在厦门的中小学实行 “朝九晚四”(早晨9点上课,下午4点放学,同时缩短午休时间)作息制度的建议。
有人为此叫好,认为现在的学生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猫晚”,实行“朝九晚四”,可以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休息,让学生在课堂以最佳的状态去学习知识。同时,学生在时间上从对学校的依赖转向了自主学习,也就有利于从应试教育转向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但也有人对此并不认同。他们认为,这容易使学生形成晚睡晚起的习惯,而孩子们起床太晚会错过清晨大脑发挥最佳状态的学习时机。何况,这会使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与上下班的时间相冲突,孩子自己上学和放学回家,又形成了新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安全隐患问题。
那么中小学“朝九晚四”到底好不好?本期城事辩论会邀您共同探讨。
市民团 张同学(松柏中学学生):太早放学,管不住自己
现在,我们是早上7:30开始早读,中午11:50放学,下午2:15上课,5:45放学,中午可以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休息。作为初中生,特别是初三毕业班学生,我们的学习任务和压力要比小学生大得多。经过一上午的紧张学习,我们中午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放松。
夏天不少同学中午都会睡一会。冬天,班上很多同学没有午睡习惯,一部分同学回家吃饭,一部分在学校食堂吃,吃完饭后就都回教室休息。睡觉的虽然不多,但大多数同学会看看书,听听音乐,放松自己。虽然没睡觉,但这也是一种休息。
放学时间提前到下午4点,我觉得太早。对小学生来说,也许会有好处,可以让他们知道学习其实是一件轻松的事。但对于中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在学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不管是老师上课还是自习,好的氛围对每个人都有一种约束力,让大家自觉学习。太早放学,估计很多同学都不会把时间用在学习上,管不住自己。
朱先生(家长,孩子上小学):
不用整天围着小孩转,真好
小孩刚上学那几年,忙得够呛,每天都要接送。早上送去学校,中午接回家,匆忙做饭,下午再送去学校,傍晚还要再去学校接。夫妻俩整天都以小孩为中心,忙个不停。年纪长一些,不用再接送,但中午还是要回家给小孩做饭。如果学校能解决小孩的吃饭问题,午休时间缩短未尝不可。
现在小学生8点钟上课,早上6:50—7:00就要起床,闹钟一响,全家都跳起来。小孩晚上做完作业,一般都要9:30左右才能睡觉,期末考试期间,作业比较多,睡得会更晚。说是要保证一天10小时的睡眠,难啊。如果早上改成9点钟上课,小孩可以多睡一个小时,挺好的。像北京早已适用了这样的作息时间,我们学习人家的经验和成果,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校长团
王有光(金尚中学副校长):
“被迫”在校吃饭,多花钱
“朝九晚四”是个创新,但一个旧模式打破后,必然会带来各方面的问题,有利有弊,许多方面需要完善。我个人觉得,“朝九晚四”弊大于利,最大问题就是午休时间太短。
南北方有差异,北方人中午比较少午休,但南方人有午休习惯,大多数老师中午都会稍微休息。如果缩短中午时间,老师和学生下午上课都很容易疲劳。
另一方面,中午时间太短,以前有回家吃饭的那部分学生就只能“被迫”在学校解决午餐。暂且不说这增加了学校的负担和老师的工作量,还会使学生多出一笔以前没有的花费,加重家长负担。
下午提早放学,一些学生没事就到处乱逛,不及时回家,会产生新的问题。并且,我担心如果监管不力,放学后的时间有可能被侵占用来补课,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某女士(厦门某小学校长):
造成家长、孩子作息不一致
调整上课时间是一项大工程,不是单单学校改时间就可以的,全社会都要跟着调整。“朝九晚四”会造成家长与孩子的作息时间不一致,很多家长下午五六点钟才下班,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接送会成为家长的大难题。
我认为厦门与北京不同。北京小孩之所以没午休,是因为北京地方大,午休时间几乎浪费在路上,而厦门城市小,接送只是短短一段距离。受地域、气候等因素影响,南方人大多有午休习惯,加之厦门近半年时间处于夏季,中午温度高,如果让孩子下午一两点钟坐在教室里上课,或在操场上体育课,很辛苦,注意力不集中,效率又低。
专家团
张来生(思明区政协常委、民进思明总支副主任):
可以在一个学校先试点
思明区两会上,我们提出“朝九晚四”的建议,是经过专门调研的,还发放了近1000份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和家长都希望变更学校的作息时间。57.88%的学生和51.09%的家长都希望修改现有作息时间,尤其缩短中午的休息时间。
目前中小学学生的睡眠普遍不足,“朝九晚四”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个问题。上午推迟一小时,即9点上课,中午休息时间缩短为一小时,午餐在校解决,下午4点放学。
我们了解到,实行“朝九晚四”,学校最大的困难在于午餐供应。要解决问题,但也不能增加学校的负担,因此可以借鉴北京、上海的做法,政府设置学生营养餐办公室,建立学生营养餐配送基地,负责学生营养餐原料的统一采购。学校只是承担中午营养餐的组织管理,配备必要的保温、消毒等设施。还可借鉴台湾经验,倡导家长在午餐时间到学校做义务服务,协助老师管理学生午餐。
变更学生作息时间的争论由来已久,可以先把一所学校作为试点,如果确实可行再完善推广。
宋莹(全国学习能力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学生午休很有必要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是要间断性地学习,因此学校才有每上40分钟的课,休息5—10分钟这一体系。每件事都有一定规律,就像到了中午、晚上肚子自然会感到饿。同样,经过多年的习惯,孩子既定思维里早已形成了一定的上下课时间模式,到了某一时间,他们的大脑会分泌某种物质帮助学习。如果将上学的作息时间调整,每个学生都要一定的适应过程。
学生上午的学习状态要比下午的状态好得多。权威调查显示,一般上午9点—10点人的记忆力比较好,因此上学时间推后一小时,对学生没太大影响。不过,缩短午休时间容易导致学生下午的学习状态降一个档次。
缩短午休时间其实是西方模式的延续,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有午休习惯——— 中国、印度,但这两个国家同时也是全球心脏病发病率最低的,因为午休可以有效缓解压力。我觉得,中午时间不能被压缩,午休很有必要。现在许多学生中午没睡觉,这只能说明许多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需要大人加强引导,并不是许多人没午休就觉得午休没必要。是不是许多小孩不喜欢吃苦瓜就觉得苦瓜不需要?
胡南桦(厦门大学副教授):
还不如改“朝八晚三”
“朝九晚四”,我觉得不如“朝八晚三”,早上8点的上学时间不要变化。朝九是为了让小孩多睡点,保障睡眠时间。但是,为什么不能晚上尽量早点休息?早睡早起身体好,不能让孩子从小养成晚起的习惯。而且,父母都上班去了,孩子还在睡觉,也没人监督吃早饭,很不好。
中午不午休我赞成,人的生物钟完全可以调整。我平时都有午休习惯,但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一年多,因为他们都没有午休,我也就没再午休,几天时间就把生物钟调整过来了。我觉得中午问题不大,要保证晚上的睡眠时间。
缩短中午时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校午餐问题。由学校食堂解决不现实,我赞成政府统一建立学生营养餐配送基地,并且提前一周公布下周菜单,让学生有比较大的选择度。至于价格,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如果一餐饭的价格在4-5元钱,一个月差不多100元,那就不会给家庭造成太大负担,绝大多数家长还是可以接受的。
下午早放学,问题不大,不要老担心低年级的孩子没人接送。小学和中学,12个年级,真正需要接送的并不多。小学一年级时,孩子对路不熟悉,家长需要接送,但我认为到二年级开始就完全没必要了。要尽早让孩子独立。
破与立
破还是不破?这是个问题。
原有的旧模式下,各方之间也都已形成既有的平衡。破,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各种利弊同时涌现。但是,破可以建立新模式,短暂的阵痛磨合之后,形成新的平衡。
大家都在寻求创新,创新便是一种破。
当然,不能无端求破。出现问题了,才会寻求创新和突围。而破之后,更要立,大量调研,大量征求民意,考虑好破之后的各个细节、方方面面,尽量减少负面影响,尽量减少原有平衡打破之后出现的弊端。
破得更和谐,立得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