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武汉教育困局:从不伦不类的素质教育说起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观察 | 武汉教育困局:从不伦不类的素质教育说起

2016-03-30 13:52:20     标签:小升初经验

一直以来,教育系统都心照不宣的执行着两条路线,一条是政治正确路线:素质教育;一条是业绩路线:应试教育。两条路线并行存在,实际运行的结果就是武汉成为一个非常尴尬的城市

应试教育,武汉落后

很多武汉家长来自于周边地区,当年也佼佼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英雄们,在武汉上学、工作、成家、生育,然后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结果悲剧发现:

武汉市已经好几年没拿下省状元,如果不是在省示范高中,而在其他普通高中,孩子考上985、211都需要运气,初中小学更是全民培优!大家不禁疑惑:这还是以教育水平高著称的武汉吗?我们当初不需要培优照样上大学呀!所以,武汉有个现象:要想上好的大学,就必须上好的高中,要想要上好的高中,就必须上好的初中,要想上好的初中,就必须上好的小学,即所谓名小。

当然,这里说的是大概率,整体意义,所以不要拿我邻居、我同学、我亲戚家的孩子一路渣校最后一不小心上了清华这种个例说事。

素质教育,武汉无奈

身为堂堂省会,武汉是省直机关驻扎之地,媒体监督也非常发达,家长们也多是识见之辈,思路活、眼界宽、能力大,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稍微有点委屈不平,就能闹得沸沸扬扬,学校、老师吃不消,教育部门也吃不消。

比如,2015年某名初因为组织入学考试,被不知名家长举报,称学校居然依据考试成绩录取学生,导致该校被不尴不尬地上了好几天头条。

总而言之,就算武汉的学校有心推行应试教育,操作空间实在有限,远远比不上应试模式的一根筋玩到底。

高考的终极存在,一切素质教育都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武汉的教育,要在综合素质的框架中摘取应试教育之果实,也委实不易。这也怪不得武汉,若能像上海、北京那样,有高考的特殊政策,素质教育也许会推行得更有底气,家长也大可淡定自若(不过那时,武汉户口也奇货可居了)。武汉的教育,也会真正在素质教育前提下,去做正确的事,而不是现在的骑墙之态,让素质教育沦落为某种意义上的不管教育。

素质教育多年,在很多家长看来,也无非是在学校学点东西,作业不多,每周一两次兴趣小组,偶尔有点集体活动,其他有什么呢?更多的学习被推向培训市场,明心、学而思、荆楚在高考大棒下,武汉的教育显出了原形,对于家长而言,切肤之痛。

在此,强调所谓的素质教育与愉快教育,是一种听上去挺残忍的事,好比看着应试培优的侄子上了七一华源,而自家儿子素质教育只能上家附近差得不行的对口,武汉家长之痛。

应该清醒,一个内在逻辑

有人或许自我安慰,上了好的大学,也不意味着就是成功,并举出若干例,你看隔壁的李总王总,大字不识一个,手下一批博士网上也说,小时候,成绩好,努力进大学,找工作,却进了高中没上的同学开的公司有人说,名校不代表什么,成绩好也不代表什么诸如此类,不一而论。

但这里面的逻辑,其实更应该是:成绩好,的确不代表发展好;但凭什么相信,一个成绩好的孩子,十年后的发展一定不如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尤其在当今社会精细化分工的大背景之下(和之前野蛮生长的经济背景有本质区别)

事实上,成绩好的孩子,整体概率上的个人发展,还是较成绩不好的孩子好。当然,注意两点,一个是整体,一个是概率,个体的反驳都没有意义;何况,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家族资产与权势,不依赖于专业知识与技能,还依赖什么呢?

县城中学模式,高效应试体系,所谓苦

再谈县城的中学模式,给人的感觉是标签一堆,无非是应试教育和往死里楸。县城的中学老师,都是一脸悲情相,带着厚厚的眼镜教训学生;而学生,都是一脸茫然样,行动迟缓,只有做起考题来才两眼发光,然后把城市孩子的成绩秒杀。

都说县城中学苦,其实也未必如此。苦是一种主观的心灵体验,就像中国人抱怨自己生活悲剧,最好的劝慰就是告诉她,张三李四更悲剧,这种比较法的慰藉更能让对方感到自己还不算苦,甚至破涕为笑。在县中的学习生活,起得早早,苦读做题与夜自修,行色匆匆,但实际作为主观感受,学生们并不觉得苦。因为大家都同样的节奏,没有对比就无所谓苦了。

很多人也觉得名校苦,其实道理同上。在名校里,学习的压力相对略大是普遍的,甚至还有一些课外的培训,不过氛围如此,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父母,都是顺水行舟。但如果在普通学校,大多数人未必去课外的培训,如果自家抓得紧,孩子会觉得委屈、可怜,父母也觉得辛劳,相当于逆水行舟。逆水而上,就会遭遇更多阻力,包括主观的苦。

当然,除了学习强度的区别,县城中学有其他优势,与大城市,是不一样的。在县城,教育培训的市场很小,一是不具备大城市聚集的需求规模,从而达不到规模-效益效应;二是县中模式本来就占用学生时间极多,根本匀不出多余时间来做其他校外培训。

在武汉这种强二线城市和京沪这种一线城市,因为学校受限于应试教育的强度,学生的校外时间多,培训市场规模庞大,公立学校的名师如果跳槽到民营教育培训机构,其收入区别是数倍甚至数十倍以上。

这种现象的弊端在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被削弱,甚至,因为学校僵化的绩效考核、行政主导、教学边缘化等因素影响,老师们吃大锅饭,学生也无心恋战,要想有差异化的考试水平提升,功夫全在课外的培训辅导上。

而在县中,所有的教育、培训的进行都在校内,因此,县城中学的教学更为一体化、长期化,从而在强度优势的基础之上,还更高效。大城市的孩子,大多不是寄宿,父母在学校附近租房或购房,培训机构又散落城市不同区域,奔波本身也累,校内教育和校外培训也不可能完美衔接,效率低。

这点上,大城市不如县城,后者是半封闭集训状态,学校即生活,学校即一切;而对于大城市,上完学校的课,还有其他培训班的众多课程。县中占据了学习时间、学习效率、老师精力投入、学生全身心以赴的优势,一体化的教育体系,这不是城市的应试教育能比的。

在这里提一下县城老师,确实也负责任,一整天几乎都呆在学校。作为县城教师,成就感建立在学生的录取率、高分率上。而城市里的老师,相对多元化一些,人性化一些。这也是大城市和县城世界观、人生观、职业观的不同,投射在教育岗位上的参差之别。

有些县城老师的认真劲儿颇让人感动,课前的备课相当严谨,一丝不苟,即使教了二十几年,依然全神贯注,认真得好像在从事一项极其伟大的事业。每天有十几个小时在学校,从早晨七点到晚上九点,几乎是每天,每个月,每年如此。他们表情端庄,略蹙眉,似乎总有无穷无尽的教学上的事在思考着,甚至其备课的课本,满是圈点、描红、重点词汇和语句突出,不计其数的各种符号、记号、注释,很让人油然尊敬。当然,尊敬的同时,也几乎无法想象,一个人把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重复性的训练式工作视为一种理所当然和骄傲。

县城中学模式,得承认,是一种高效率的应试教育系统,它内在的要求每个学生整齐划一,老师整齐划一。标准化的流程,具体到个体上,有的老师也能做到相对的因材施教去对待学生,但这出于效率与效果的考量,而非人性化的多元教育理念。

对于农村子弟,考试成绩肩负着改变命运、改变家庭尊严的重担,有几个能嘻嘻哈哈不当回事?县城中学的氛围里,如果知道自己输在了起跑线,不是李刚也不是李双江,再不跑快就来不及了。他们大多数时间耗费在与同学较劲、与自己较劲上,耗费在如何错误更少,如何记得更牢,如何做题更迅捷更准确上。

这种内在功利化的趋使,让县城中学子弟不可避免的焦虑,甚至影响了自己部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凡事更趋于用一种功利化的思路去思考。有些教育专家说中国的教育是有问题,培养出合格的匠工,但并未培养出具备爱的精神的人,也没有培养出有担当的责任感与真正的综合素质。当然,除了学校因素,也有家庭的因素,在此并不展开叙述。

武汉升学,学区选择成为实际考量

切换至武汉,还是老话:要想上好的大学,就必须上好的高中,要想要上好的高中,就必须上好的初中,要想上好的初中,就必须上好的小学。这话当然不具备绝对的意义,只是相对正确。

事实确实如此,武汉外初本部优录约320,其中一半都被外校和育才的几所学校占据。如果你家孩子在名小,优录总是有机会的;如果在普通小学的班级,整个学校都未见得有1个名额,概率几乎为0这就是绝大区别!外初如此讲究出身,华源、广雅、武珞路和其他学校也如此,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家的规划和财力来购置房产,把学区作为一个考量因素,就变得非常实际。

武汉的学区,作为一个综合因素,体现了一种氛围。有人说,选择学校,不仅仅是选择了学校平台,还选择了对孩子教育很用心的家长群体,这也许也是生源意义所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