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季的极大常见误区,家长须小心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升学季的极大常见误区,家长须小心

2016-07-08 00:00:00     标签:小升初经验

---------满街都是小升初衔接班,家长到底该报名吗?

---------小学阶段到底适不适合学奥数?

---------小升初分班考试:如何取得作文高分

---------小升初三大学科的“衔接麻烦”,对策在这里

 

---------小升初家长经验分享:八句黄金真言

---------2016年石家庄市小升初择校建议

---------2016石家庄市小升初考试的几点准备

---------小升初英语学习的两个关键点

---------面对孩子做题马虎老出错,有何对策

 

---------升学季的极大常见误区,家长须小心

公办学校

买学区内的房≠“学区房”

受招生计划、生源等因素影响,一些公办学校招生范围或区域每年都会或多或少进行调整,这也意味着家长花大价钱买到手的名校学区房,可能会降成普通学区房。还有一些小区虽然与名校仅一墙之隔,但并不代表就是对口名校的学区房。

市场上更有一些楼盘,对外夸下海口自家楼盘对口名校,绝对是镀金“学区房”,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名校,挤破脑袋地争抢这些“山寨版”,结果落得孩子无法顺利入学的尴尬局面。小乐子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大家:学区划分一般不包括在建小区,请谨慎对待。我们在购买学区房时,一定要多方了解后再出手。

人户分离≠择校捷径

选择人户分离不等于一定可以挤进热门小学哦~家长一旦为孩子办理完入学信息登记后,是不能更改的。如果热门小学报名入学的人数大于招生计划,占优势的还是“人户一致”的适龄儿童,然后再统筹安排“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所以家长是抱着择校的想法,选择了居住地入学,一旦孩子未被录取,是不能回户籍所在地入学,必须接受居住地统筹安排。

还有一点就是,在小升初阶段,每个区的对口分配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浦东新区是根据户籍对口入学,虹口区则是学籍对口入学。所以家长在选择人户分离是一定要先了解清楚,谨慎选择!

审证报名≠确定就读

虽然区域内即将入学的适龄儿童有确定的对口学校,但由于一些热门学校报名人数过度饱和,最终并不能全部接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审证报名并不等于确定可就读,最终结果还是要以学校的入学通知书为准。

例如在审证中,部分适龄儿童及监护人的户口迁入年限未满两年,或者说户主与适龄儿童之间非直系亲属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孩子在学校报名人数超过预定的招生计划时,根据人户一致等相关排序,统筹安排进入其他学校。

民办择校

机构推优≠稳上名校

现在有很多机构都宣称自己可以推优,很多机构还有各种神秘考,对此很多家长想尽办法为自家娃占坑,更有甚者提前好几年报了名。

其实,机构的推优也不是万能的,推优推的只是面试资格。面试才是决定性的,能否成功,关键还是要看孩子和家长的面试表现。

选择名校≠盲目跟风

小学初中不上民办,高中大学就只能上民办,这句话在家长圈广为流传。各位不禁疑问:选择民办学校真的是名气越大越好么?

专家建议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学校走走看看。有的学校走进去,墙上、门上、走廊上到处是学生的研究发现,不用说,这是一家课程丰富多元的学校。有的学校展示一学期都不更换,可能老师们都忙于抓分数了。和老师、学生、家长聊聊,好的学校通常气场强大,会弥漫在空气中,与您的气场契合不契合并不难判断。

校距离、校园文化、考虑孩子所处的伙伴群体等都是择校时需要考虑的。家长应有自己的预见和判断,不盲目跟风,“知道我要什么,孩子的个性是什么,学校有哪些能力与条件,能让自己的孩子受益最大。”

挑家长≠全职妈妈

部分家长表示:“不想放弃自己的事业,但民办牛校的激烈竞争以及丰富的活动,对家长的配合要求度极高,所以面试时通常更青睐全职妈妈……”

NO!面试中相对于家长的职业、社会地位等,学校更看重家长的理念是否契合学校。说白了就是在考察家长的教育观,是学校和家长的双向选择,是未来几年教育合作伙伴的选择。比如说爱好旅游的家庭的孩子见多识广啊,家教严格的孩子行为更规范等等~~所以各位无需过分忐忑,而且上班的妈妈理念更加与时俱进,不会脱离社会哦~

突击培训≠提升综合素质

在之前的一场模拟面试中遇见过一个小女孩,自我介绍对答如流,但其他环节磕磕巴巴,反差极大。老师在随后的面试点评中直指家长不要突击培训,学校面试重在考查孩子的综合素质。

民办牛校的存在是为了满足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各个学校都会依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从学习习惯、道德品质、身心素质、团队协作等几大方面,有所侧重的去选择学生。例如上外静小看重的是孩子的学习潜力,民办进华则注重孩子的行为举止及态度习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