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亲身经历的二十年天津小升初教改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总结亲身经历的二十年天津小升初教改

2016-07-05 16:58:57     标签:小升初经验

作为现在的学生家长,曾经的学校教师,对近二十年的教育改革有很多体会,大道理大口号咱不会讲,就用老百姓白话,用几个最让学生和家长们有切肤之痛的几个词来聊一聊吧。

第一阶段关键词:教育产业化民办公助。

这两个词对80后90后的家长们应该不陌生吧!也许教育部门的初衷是借助民间资本,创立一批模范学校,带动整个教育的发展。这时段我是一名小学教师,而且是所谓的重点小学。清楚地记得校长在开全体会时告诉大家要有30%的工资自愁,这个写在黑板上错别字换来大家会心的笑声。接下来,作为一个个大家公认的重点校纷纷挂上了两块牌子:一块是所谓公办民助的收费校,一块是原校名。大批重视教育的家长怀揣着对子女的希望。带着让自己肉疼的人民币来到学校。于是原本每个年级五六个班的重点校,一下子膨胀成为每个年级十几个班。迅速扩大的生源成就了这些重点校,利用收到的部分费用弥补经费不足,提高教师待遇,配备教学设备的同时,疯狂的挖走了普通小学的骨干力量。十几年的高速运转结果,是学校之间的差距被快速拉大。无论教学水平还是责任心都由原来一两层楼的差距,变成了低矮平房与摩天大楼的差距。

与此同时优质中学更是彻底换了牌子,只剩下高中,初中全部变成了收费,学习好的孩子想上好中学还要交上一笔不菲的费用。见过下岗家庭有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妈妈四处借钱的无奈吗?

不能批的一无是处,这项政策确实在教育行业打造了一批无论师资力量还是硬件建设都极为优秀学校。

第二阶段关键词:推优

在产业化十几年后,有关部门似乎意识到这样做不能让所有的孩子共享年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在普及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大政策下,开始大面积将民办公助脱钩。优质初中终于回归义务教育行列,成绩优秀的孩子们终于可以享受国家的义务教育。第一批的家长们可谓喜出望外。与此同时逐步利用各校按比例推优,弱化家长对择校的热情,慢慢缩小小学之间的差距。虽然伴随着择校的惯性,仍有大批的家长通过各种渠道让孩子成为条子生或助推房地产成为学区房的购买者。但重点校的招生压力趋减,普通校也能收来重视学习的孩子。教改终于朝着可被平民百姓接受的健康方向出发。

遗憾的地方:一些重点小学的孩子因为所在学校竞争力太强即使比普通校成绩好也没能成为推优生,最终他们成为私立校的主要生源。

第三阶段关键词:摇号

2015年,推优在全市普及的三年后,一个令各位家长神经错乱的词摇号出现了,很不幸在这时我是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家长。所谓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所谓给每一个孩子平等的机会,我们的教改连刹车都没踩,不仅冲过了终点,还撞向了天灵灵地灵灵的黑洞。

家长和教师们以一种愕然的表情看着一个个成为彩票的孩子们。于是,家长们鼓励孩子好好学习时不敢再用天道酬勤这个词。于是百年名校神经错乱一般面对一个班成绩有150分差距的学生。于是私立校欢天喜地的迎来了史上最牛的学霸孩子们。我不知道这一回品学兼优却家境贫寒的孩子如何面对高昂的私立费用。不知道品学兼优的青春期孩子摇不到自己理想的学校会不会坚持努力下去。

作为曾经的教师,我理解平衡教育资源的初衷。但我无法理解不顾教育规律,打乱学校教学秩序的莫名政策。作为现在的家长,我更痛恨教改政策制定者为改而改,没有调研,没有常识的尝试。

2016年优质私立大幅涨价,招生名额奇货可居。同时助推了各个商业教育机构,本就学习认真的孩子们奔波于各类课外班,不停地考取各类比赛证书,希望在仅有的几个优质私立校中脱颖而出。不知道这是减负还是增负。这一切还要有家长的资金全力支撑,这是公平吗?

同样不能批得一无是处,每班20名以后的孩子不着急了,反正摇号,心态绝对比前十名健康很多很多

我只想说一句:咱能不折腾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