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有多远?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2016-07-05 16:43:29     标签:小升初经验

常有些家长不理解这样的一个现象:孩子明明上课听讲了,回来后做作业为什么却不会做?有的孩子经过提醒,就会做了,于是,家长认为孩子是没有认真听讲。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有的孩子写作业总会出现错误?难道真的是大家认为的粗心大意吗?为什么有的孩子知道了就能够做到?难道真的是有的孩子聪明,有的孩子笨吗?

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要先清楚这样一个问题: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一、知道不等于做到

有些家长非常不能理解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明明都知道,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了。还有的时候,孩子写作业,问的时候回答很好,真正一写起来,就无从下笔,不知道该怎么写了。这个时候,往往家长会很生气,凭自己的猜测给孩子定性。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上课一定没有好好听讲,所以写的时候不会;还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作业出现错误,认为是孩子马虎、粗心大意;更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是不愿意动脑筋,不愿意思考

于是,针对这些猜测,家长开始对孩子进行说教或批评。由于孩子并不能清晰地说清楚是怎么回事,所以,家长在这个时候,越说越觉得就是这样的。他们深深地为孩子的这些毛病感到生气,认为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有过类似的感受,那就是:知道并不等于做到。尤其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回想一下,是不是也是知道很多道理,却不能做到呢?

比如我们小时候,也知道应该努力学习,但能做到多少呢?再比如现在,我们也知道要好好工作,可是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生活中还有很多例子,只要我们愿意去思考,就会发现,我们也有很多知道却不能做到的事情,如:明明知道事情应该怎样做,但做起来,却不是想的那样的,再比如无法戒烟、玩手机、网游等这些都说明了知道不等于做到。

二、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过程叫训练

其实,我们之所以认为孩子知道了却不能做到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孩子面临的问题比较简单,对于家长来说,那些题目都是轻而易举地就能明白。虽然我们也知道孩子学会这些并不容易,但是,真的看到孩子没有学会,就不能做到继续耐心地去辅导孩子了。

知道与做到中间的过程极为重要,现在我们都讲要注重过程,这个过程是什么?就是训练。

当我们知道一件事情时,不等于我们就能够做到。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只有通过不断地训练,才能把知道的变成自己的,也就是做到。比如练字:我们都知道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是让人羡慕的,但是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虽然现在我们可以说现在都用微机打字了,但是,却不得不承认,知道应该写字好,与做到写字好,是两回事情,它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练习,通过这样不断地训练,才有可能把字写好。

同样的,孩子在学校学到知识后,回家写作业,就是巩固知识的过程,也是训练的一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把知道的,转化为能做到的,这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这个距离,就是训练时间的长短。也就是说,有的孩子可能训练一遍就能把知识掌握了,有的孩子可能需要训练十遍才能掌握。

三、缩短知道与做到之间距离的方法是接纳

家长对孩子的种种评价,都能够影响到是否能够缩短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不管是没有认真听讲、粗心大意,还是不聪明种种类似的负面评语,都表明了家长对孩子的不接纳。

家长不接纳孩子,源于家长不愿意给孩子多一些训练的过程,源于急于去得到一个好的结果。究其原因,也许是与别的孩子相比较,也许是担心孩子不用心总之,在耐心耗尽之后,家长的不接纳表现为愤怒、发火和训斥。而这些行为,增加了孩子的恐惧,也变得着急起来,于是在这样焦躁的情况下,反而增加了训练过程的干扰。这样模式的一次次冲击,最终会出现很多家长不愿意看到的后果:有的孩子学习时心浮气躁;有的孩子不能安心学习;有的孩子干脆放弃了学习所以,当你为孩子习惯不好、坐姿不正、握笔姿势不对、不能持之以恒等等现象烦恼时,不妨立刻检查以下自己的行为,是在孩子训练的过程中制造了障碍和干扰?还是尽心去引导孩子、带领孩子走过这个训练的过程?

事实证明,从知道到做到这个训练过程中,只有把一切干扰都去除掉,家长自己放慢心情,接纳孩子,不为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愿意、抗拒、不理解等现象着急、愤怒,真正地鼓励孩子,耐心引导孩子,才能让孩子安心这个训练过程,尽快到达做到,缩短知道与做到的距离。

有的家长会说:那些需要训练时间长的,是不是就是笨呢?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在学习上,有的表现出对文科的知识掌握比较快;有的表现出对理科知识掌握比较快;有的对军事、体育相关的知识掌握比较快;还有的对音乐或美术等知识掌握比较快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孩子不会在所有方面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也不会在所有方面都训练时间很短。孩子的这些特点,正说明了,你的孩子,之所以是独一无二的,是因为他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这些特点,只有在家长平时注意观察才能发现。

接纳每个孩子是不同的,接纳我们的孩子在某些方面需要训练的时间短,某些方面需要训练的时间长,才是客观面对现实的表现。同时,能够正确认识我们自己,认识到我们也有知道但不能做到的时候,接纳我们自己,也接纳孩子,才能缩短知道与做到的距离,并在这个过程中,顺利到达做到。因为,没有人能够在挑剔中成长,只能在爱中成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