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小升初奥数学习及择校经验分享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2016上海小升初奥数学习及择校经验分享

2016-04-11 16:09:22     标签:小升初经验

2016上海小升初,孩子就读菜场小学(说过份了或许,只是不重视奥数、而重视文艺类的小学),奥数起步三年级下学期开始,现在四年级目前杯赛成绩还算稳定(目标设定的就是保三争二)。而且我们快乐学习度自认在98%以上。下面是Kimi和Steven分享的奥数成长2016小升初升学经验。

【快乐学习家长心态篇】---家长给孩子的定位、设定的目标是否合理?

首先,您和孩子认为现在是快乐学习、快乐奥数吗?如果不是的话,那是不是需要改变什么呢?

遇到困境时,感慨一时可以,但如果想逾越困境的话是需要思考出路、解决方式的。

现行教育体制下,奥不奥数其实还是看家长,而不是孩子自身可以决定的(但也不少或许是低年级时孩子自主喜欢,高年级后反而习惯性地被奥的)。

想说的是,如果冲着快乐学习、并想有所收获的话,在孩子身心尚未发育健全的少儿时期,家长的心态是很重要、关键的。因为,您的一举一动就是家里的权威、孩子的向导,你说一、孩子一般都不敢二。孩子都需去按着你的要求或者期望而去尝试、努力,结果可能很顺你意,也很可能事与愿违。接下去就要看你是尝试新挑战(顺境)呢还是适当下调一下预期目标(逆境)。想说的说来说去还是心态这两个字,加个物主代词的话就是家长的心态。

小学阶段是否快乐学习,很大的程度取决于家长预期定位及随时自身心态的调整。

在快乐学习的前提下,加以端正的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适合的教材,这样相信你家孩子还是能事半功倍、最终有所收获的。多出来的时间完全可以去钢琴、跳舞、打鼓、机器人、游泳。

【学习态度篇】---兴趣开发VS端正态度

学习态度的重要性相信不用说,所有家长都明白。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未必是真理,但没有态度是肯定得不到一切的。

在孩子学习态度之前,先说说我的态度吧。

从上学期学而思四年级秋季班开课开始,正式由我这个当爸的从夫人手里接过教鞭,陪读XRS。在此之前,我或许和其他很多甚至大部分爸爸持同样的观点,孩子就该有孩子的童年生活,该玩就要玩,因为童年的欢乐才是最最开怀的欢乐,毫无压力的欢乐。

中国人还怕长大不会写汉字么?我英语小学五年级开始才学的,不是学得挺好么、还能说日语呢。抱着这样的想法,什么奥数、早教,我都是坚决反对,甚至为此和夫人起过小争执。为此,除了画画、国际象棋,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到三年级为止没考虑过去补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夫人建议过,但由于我的不赞成一直搁置着。

孩子在学校里的数学成绩的确一直稳定的满分,老师平时偶尔会出些智力趣题,Steven显得特别感兴趣。同时,又在亲戚孩子的榜样作用及夫人多次提到小升初的重要性,这些背景下,我的态度发生了些许改变,不要学傻了的情况下,去奥吧。

于是夫人报了XRS,母子俩开始了三年级秋季班的课程,提高班。之后的半年里,几乎每到周日下午,母子俩就因为前一晚的奥数家作能在书房里折腾半天,哭啊、闹啊,都经历过。之后三年级小机灵勉强入围但决赛惨败、中环差一题未能入围决赛。虽然综测入了尖子班,但每周日下午的奥数折腾还是在延续。给我的感觉孩子并非是抱着兴趣在读、而是为了妈妈而读,一直冷眼旁观的我觉得这不是个出路,得寻求改变。于是,做好牺牲部分工作时间、工作成果的心理准备下,四年级秋季班开课前一天正式接过了夫人的奥数教鞭,我来吧!接下去的一句,Steven,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不认真就是浪费时间。学习要学得认真,玩同样也要玩得开、玩得尽兴,认真。我们现在开始奥数,以下可以理解为约法三章,也可以理解为只要都做到了那就可视为认真。

①上课高注意力听讲,不懂举手或下课问老爸,万一有老爸也不会或者老师方法更好的情况下留堂也要从老师那把解题思路给讨教过来。即当天的知识当天理解,当天消化。似懂非懂,即为不懂。当天没彻底明白的知识点当天必须整明白。(这之后一般在XRS下课回家路上通过对话来整理)

②每次的家作、学案当作考试去对待,那么你考试的时候绝对会像每次做家作一样轻松。

③即使出了点成绩也不允许骄傲自满,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更关键的是学无止境,一旦学了就要脚踏实地!

幸好Steven能听懂、领悟个大半,至今这些方面都还令我满意。

所谓孩子的学习态度,毕竟也是在老师或者家长的约束下而逐渐树立起来的。一旦形成了,那家长只要稍微再点拨、提醒一下,大多数孩子还是能有个良好的自我学习态度的。即使是所谓的为了妈读。

为了避免Steven学习的枯燥情绪,以及返回到为了兴趣而奥数的初衷,我会将奥数知识穿插进Steven天生喜欢、或者最近感兴趣的事物里。比如有阵子Steven特别喜欢天文科技,学校图书馆借来的都是什么《宇宙揭秘》之类的,那在儿子问我天文知识的时候,我就趁机把一些奥数知识一并同时地灌输给他,甚至比较超前地把重力加速度、加速度、甚至一般物理学里的力学、光学的概念级知识也带了一下,出奇意外的是,不仅对奥数的兴趣极大的提升了,有一天儿子突然问我:爸爸,初中后有没有奥物啊?我也想去参加。听了以后,我心里笑了,纯净地笑了。

有家长或许会问,上面的例子明明是学习方法、教育方式,和学习态度有毛关系?

试想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比如玩手机游戏-我的世界),不用家长多关注,孩子自己就会足够钻研。还是拿我的世界来举例,我家孩子会自己在网上找攻略、找游戏新模式方法,而且居然还单独配了一本小本子,密密麻麻记满了只有他和他的小伙伴们才能看得懂的攻略笔记、涂涂画画,因此学校里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们关于我的世界热谈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奥数也一样,孩子有了由衷的兴趣的话,接下去的一切就能轻松很多。有了兴趣,家长对孩子约束的学习态度孩子当然会言听计从,甚至不用多说,他也会建立良好的态度、保持足够的专注力,因为是他喜欢的东西嘛。

所以,如果想事半功倍地树立好孩子的学习态度,诱导、引发孩子对奥数或者其他学科的兴趣,不失为一个又捷径、又有效的方法。作为家长,考虑如何诱导孩子的学习兴趣,远比家长板着脸、孩子哭着学的方式来得重要和有效。不然,学到的也是一时之学,为了父母学,将来未必能学以致用;学习奥数未必和将来的高考专业取向、择业方向有任何关系,但既然学了,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套自己的方式方法、并不断取得进步,能勇敢面对挫折而不气馁转身寻求解决方式、但即使在取得成绩后也不骄傲自满,能够做到这些就是个态度了。而这些过程的培养及形成,对孩子们来讲是能够受用一生的。做事做人,做事的态度能折射出做人的态度。

主观意识的态度形成后,另一方面,学习环境也需要配套跟进。什么边做题边吃吃零食、吃吃水果,做了一半看看电视发发呆什么的,在我家里真的是不允许出现的。做学校作业也好,XRS家作或者考前复习做以往真题真卷也好,过程中除了喝水之外其他什么都不碰(真正钻进去了其实连喝水都不大会有,因为注意力都集中在解题上,口渴的信号几乎被大脑屏蔽的),除了上厕所哪都不去,就是认真做好眼前的任务,直到完成。久而久之,不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习效率,连对如何控制好时间、有效分配时间方面小家伙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这点也同样让我很欣慰。

关于学习态度方面,最后再聊聊同Steven约法三章里的第三条,即使有了点成绩、如何克服骄傲自满。

男孩子身上有些东东的确和女孩子是不一样的,粗心大意(这里暂不谈)、骄傲浮躁往往比女生都来得明显。Steven也会有骄傲自满的情况出现的时候,怎么办?我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适时泼泼冷水(虽然主体是以快乐学习为宗旨、鼓励表扬为主),二是看情况放任孩子几次骄傲情绪,但因为骄傲而产生的后续不良反应(如后一次的考试成绩退步、粗心大意发挥明显失常)必须让他切身体会到。即不碰鼻子不会转弯,不摔跤不知道摔跤的疼,只有碰了、摔了几次,才会更好的体会骄傲自满的恶果。

Steven年前四年级中环初赛80分,很不错的分数,上了决赛前XRS的超A班。分数出来后,可能由于我欣喜的表现(说明我的涵养也还远远不够),造成了孩子的些许骄傲情绪。在此之后,学校里的期末模拟考都因此骄傲情绪而考得不知所云。同时又进了超A班后,第一堂课,同班上CC数字班、SJ金牌班的孩子一比,差距实在明显。老师课上8道例题加6道拓展题,牛的孩子能举手、并做对10多题,而Steven只能举3、4次手。哈哈,很好!及时的比较,让Steven有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概念,面对这些金刚牛,咱有什么好牛的呀!Steven自主地收敛骄傲情绪、并重新打上发条,但在之后两周的短期班学习中,每堂课Steven的认真与进步,还是有所收获的,从第一堂课只能举3、4次手(超A班老师给做题时间一般很短,2~3分钟一题),到后来的一大半都能举手且都能做对,真心欣慰!进步就可以给他足够的学习源泉,这点Steven自己也能感受到。

【学习方法篇】

延伸到具体点就是Steven现在每周正在做的上课高度注意力听讲并积极参与互动,当天趁热整理归纳知识点,独立完成家作并适当拔高。我把这一体系(XRS3小时课程+家作学案及提高1小时)放在所有学习方法的最首位。高注意力的听讲,才能有效学习到基础知识点并加以例题的加深理解,积极的互动有助于孩子自信、表达能力的成长,之后趁热打铁当天把学到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一遍,在此基础上做学案练习的话不仅速度快、正确率高,做题本身也是对知识点的加深一步巩固理解,可谓相辅相成。所以,当天学到的本领当天消化才是属于自己的真本领。反之,当天学的似懂非懂,也不及时归纳整理,那么隔天做练习的结果和整个课程学习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讲来讲去,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或者说尽可能的去踏实地掌握是最根本的,不然之后的刷题也不会见得有什么成效。

Steven现在这方面总体做得还不错,家作6道题加学案3道题一般在半小时到四十分钟左右就能完成,另外会再额外找些拔高点的题2~3道给他尝试再开拓一下。当然,看情况,有些特别深的题,或者遇到孩子学习状态不太好的情况下,我也会直接以分析讲解的形式和他一起做。

记得第一次陪读XRS上的是秋季班第一课幻方,知识点归纳起来没多少条,因此Steven在整理清楚基础知识后只用20分钟不到就做完了家作学案9道题。之后就给他稍微拓宽了一点四阶幻方、五阶幻方;没想到之前走美决赛最后题考的就是四阶幻方,庆幸因为当时学得扎实,妥妥的拿下了该拿下的12分。

学习的一套基础体系有了,接下去要做的就是如何去扣细节,也就是如何去解题。

相信很多家长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孩子盯着某类题目看半天,纠结半天,但就是答不出半个字来;或者解到一半要么原地打转没有突破口了,要么死钻牛角尖往偏里面想。这特别在三、四年级的奥娃身上最广泛出现。这主要因为到了四年级开始,很多题都是相对之前的复杂了、深奥了很多,绝大部分题都是一步想不到底的。三年级之前的奥娃还停留在凭个脑袋空想的方式,Steven也一度那样。虽然能凭空想而不通过图形、草稿等途径将答案直接报给我,令我吃惊他的小脑袋居然能转得过来,但我深知这种思考方式面对今后的学习是远远跟不上的。为此,根据自己学生时代的学习方法,给Steven整理了以下这些解决途径:

①首先理解题目的意思,需知道题目在考哪些知识点。只有明确知道考的是哪个知识点,才能使大脑思维缩小到更小的范围加以集中思考。

②题目很长没关系,把所有条件下面都划线,并把条件根据其不同性质(不同单位)归类列在草稿纸上,并用简单的字母代替题目中复杂的称呼;之后尝试根据学到的基础知识点来寻求解题思路或者直接列出几个关系等式。遇到解不出题时,随时要看上面划线的条件是否被用过了、有没有遗漏?解不出题有时往往就是因为少用了一个条件所致。

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读题时随时要读懂隐藏条件。很多条件未必是明着以数字的形式给的,甚至有些题目本身就出现一二个数字条件,但解题仅靠这些条件是明显不够的。环形跑道、多次相遇、数论等类型题里就很多这种情况。

③数形结合。这个大部分家长肯定明白,对奥娃来讲也是必须的能力。到中学物理的学习上更是需要此项技能。能画图的一定要画图。

总之,千万不能凭着空想就指望一步把答案给想出来,那是一二年级时代。该枚举的要大胆枚举,中环决赛枚举个20步以上才能找出规律的题也大有所在,只要条件用充分了,思路正确了那就大胆去写、放手去解。大脑是思考解题思路的,一旦思路有了,接下去就交给手去执行吧。

之前简单分享了Steven在做题,特别是一步想不到底的组合题或绕弯题,遇到解题瓶颈时对应的解题方法,这些也是需要一定的题量来跟进、熟练的,包括画图的速度技巧(比赛时候分秒必争的,不可能觉得画的不好重画什么的)、读题的速度等等。所以也有家长说过,语文成绩一般的娃因为奥数了以后顺带把语文成绩也稍微带了点上去,我想可能也是因为奥数题反复的阅读理解训练而形成的吧。

接下去的篇幅,通过分享Steven四年级秋季班开始的奥数学习历程,再整理一下渗透在平时的学习方法。

小孩子毕竟还小,小学阶段的学习计划还是大多需要家长来安排(虽然我已经局部尝试性地让Steven自己试着排计划):首先,设定目标在四大杯赛争取获得2个以上决赛奖项,分三步执行备考计划:温故知新针对。

※温故:在决心带Steven奥数的时候,就整个三、四、五年级奥数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简单研究了一下后发现,三年级奥数有些知识点对于后续四五年级的知识点来讲是铺垫、是必须掌握的,有些知识点则是属于经典类题目也是需要吃透的。为此,在四年级秋季班每次课后的第二天下午(周日下午),会单独抽一个小时的时间整理、消化三年级没有明白的知识点。这些都通过之前考试、比赛或者训练真题的错题来入手。之前的分享内容里也提到过,似懂非懂即为不懂,一旦学一个知识点了,除非和其他没学过的知识混杂在一起成为组合题,不然必须吃透。所以在四年级开学到11月份综测的这2个月时间里,每周1小时共计约10小时用在了温故上。什么鸡兔同笼、年龄问题、等差数列什么的,非常熟练,熟练到考到就是送分的程度。

※知新:新学的四年级课程(第一课,幻方、第二课,火车过桥...XRS教材课程)的知识点当天吃透,第二天下午家作学案完成后,根据Steven的吸收能力和表现状态会适当加菜,给他做超常班的学案。

※针对:是指通过孩子日常奥数学习、做题过程中,老是会卡壳或者说总是没完全把握拿分的题型、知识点,就要针对性地下猛药。刚开始奥数阶段,由于复习资料、参考书籍远没有现在的丰富,针对性刷题时《精讲与测试》这套书当时用的较多。直到11月份综测(补录超常班)那天,孩子参加综测考试,考试期间听了XRS老师讲的小机灵、中环杯赛指导(考纲、考点分析),因为了解了杯赛的考纲,那天之后才算正式进入到针对性的杯赛备战期。从去年11月到今年2月初小机灵决赛为止的三个月时间,几乎每天(除了学校里有其他额外的、但又重要的事情要做之外,如大队长竞选海报制作,科技小制作等等)都会奥一小时,周日下午更是三小时。当然,我们也不是一味地苦读,一再强调的是快乐学习,为此学习过程虽然漫长,但这过程里面还是充满了引导启发、表扬鼓励,以及必须的劳逸结合。

Steven从四年级秋季班开学到11月综测这段时间主要以通过彻底理解以往错题为基础、同时加以对同步XRS新教的知识点加以吃透并适当加以提高(之前提到过除了尖子班布置的家作外,还适当加量CC班的学案)。通过2个月左右的整理,目的是为了将之前的薄弱环节及时补足,之后的综测考了96分(满分120分,由于是11月综测,很多CC班牛蛙不参加),从之前三年级综测的八百多名一下上升到了一百零几名。上一篇提到的兴趣的引导、端正的态度之下,加以基础知识的稳固、适当的拔高,显著的进步也是顺理成章的。

在综测的当天,孩子们考试的时候,家长们可以报名参加杯赛讲座的听讲(重要提示:每年XRS11月综测时,家长可以报听杯赛讲座,会得到中环、小机灵考纲等信息;4月综测时,四升五安排的是小升初讲座,相比也会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也是在听了讲座,对之后的杯赛备战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导。讲座得到的重要信息:

※中环、小机灵考纲(由于每年没届可能不同,这里就不罗列之前的了),记得是SGD老师分享的。听了讲座后,明确今后主抓的方向是计算(含特殊数列、幻方等)、应用题、几何(含计数)、数论(四年级下、五年级更多)、组合(三大原理、杂题等)这五个方面,勾股定理、等积变形、平方差公式这三个五年级知识点可能提前出现在四年级杯赛中(如果没记错的话,事实也证明除了平方差公式外其他两个知识点还分别在小机灵和中环决赛中出现了)。

事后证明,这次四年级小机灵、中环的考题吻合了考纲,也就是没有所谓的超纲。

※除了考纲之外,SGD老师还分享了XRS的APP,以及这里--家长帮(曾经的E度)。Steven也同样非常喜欢APP里的XRS礼花蛋:)

也是从那天开始,开始关注起了家长帮,在这里不仅得到了关于杯赛的一些信息、也有知识点整理、家作详解等等方面便捷性的服务。也是从家长帮,知道了哪些是含金量高的杯赛,哪些弯路是不需要去走的...

从11月综测结束,到12月的杯赛期,我们基本每天奥30分钟至1个小时,内容以做杯赛模拟真题为主。从模拟真题的错题中再次发现不足和弱项,并集中在周日下午,整个三个小时的内容基本就花在了平时错题的分析讲解,并另外找题加以巩固。也可以说是个炒冷饭的过程。Steven在做模拟卷时,基本就能保证在70%~80%的正确率,完全不会的题目也有,也就是当时还没学到的一些知识(排列组合、最小公倍数等数论),所以我也适当地、逐渐地教了一些相应的知识。另外提一句:准备杯赛,既然是朝着决赛奖项去的,那没所谓初赛、决赛分开准备,准备了决赛就是准备好初赛了。最多就是初赛前多做初赛真题模拟卷,决赛前则做决赛模拟卷。

12月的初赛季还是非常顺利的,除了我们向来不拿手的小机灵(在家做小机灵的正确率在70%,而中环则较高)考了六十多分也算稳定晋级,其他三大杯(亚太初赛错2题,中环初赛80分,走美初赛一等奖)都考得不错。因此也增加了我们对决赛的信心,至少2个奖的目标不变,但三等奖的目标则调整为保三争二。

在初赛阶段,从家长帮一个帖子里得到了一些奥数辅导教材的信息,就让夫人从网上把仁华奥数的一套书给买了回来。XRS发的相关模拟卷、家作,以及过往真题都已经做完了的情况下,就有必要在通过其他的一些辅导材料再次加以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加深。讲啰嗦点,冷饭炒了不要炒,但是还要炒。

在决赛准备前我是这样想的,一张决赛卷,以满分100分计,那么送分题一般在15分到20分,中等难度题一般在30分,剩余的50分里较高难度题在30分~35分左右,真正难题也就15分最多20分的分值(实际证明正确率在5%以下甚至1%以下的超难题中环和小机灵也就各2题)。所以,重点的目标依然不变,基础抓好,送分题确保不能粗心,中等题一样要100%拿下。稍高难度的题做对个一半,或者时间分配的够好可以博对难题的话,那么60~80分的正确率还是可能的,奖项也就不那么遥远了。

初赛结束到小机灵决赛之前的1个月,我把认为杯赛必考的三个内容:排列组合、几何面积、行程问题,在奥数题库上各找了100题给Steven刷,包括周末决赛真题卷在内,刷题时都是严格控制时间的。对于每一题,都要求Steven记录大致时间,几分几秒做完整题的,根据时间长短来判断Steven掌握的熟悉程度,再加以再次补足(讲来讲去是炒冷饭)。做决赛真题卷时,更是会适当缩减时间。如以往中环决赛都是考2个小时的,在家模拟时都要求1个半小时完成以适应比赛时候的紧凑的节奏感。

需要重点提的是,之后的每一次考试也是每一次复习与锻炼,也是同样宝贵的学习机会。及时的整理、纠错,就是在一步一步打着扎实的基础。

想说的汇总一下,就是:花足够多的时间、打好足够扎实的基础,有效、有针对性地刷些题,再加以巩固,如果再有些考试技巧的话,那么高分也并非梦想。

对于我而言,这次就有个需要吸取的教训。虽然亚太决赛没考好,主要因为Steven的奇葩的粗心大意,但不得不承认,在赛前准备上,对于亚太也是最不充分和罪不重视的。亚太的真题没针对性地刷过一道,盲目地认为针对中环小机灵准备好了就是万能胶、就能应对走美和亚太。走美或许按这思路是走对了,但亚太的话。

再回到家长自身的角度,除了刻意针对性地为孩子布置备赛计划,还可以做到或者说可以去主动控制的两项绝对会影响孩子学习质量、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事项:老师的选择与家长教育过程中情绪的控制。

为什么把老师和家长写一块,主要就是老师也好、家长也好,施教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如何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里的环境并非空气质量、课桌平整等客观物质环境,而是指孩子在接受指导过程中的心情环境-心境。人在紧张、恐惧的心境下,体内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毒素从而影响情绪、思维,别说孩子,大人也一样,这都是科学自然反应。奥数是个需要高度思想集中的竞赛项目,一旦情绪波动,那么学习、做题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当然,过分放松的心境,也同样是不利于专注学习的。

先聊聊我们在老师方面的选择。Steven刚开始XRS提高班老师是位和蔼可亲的女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会鼓励孩子,哪怕孩子只是回答对了非常简单的问题,很好、你真棒,就是在这样的鼓励下,一个个提高班的娃升上了尖子班,Steven也是其中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哪怕天赋差点的孩子,在这样的鼓励下都会提高自己的学习信心,有些良心的孩子甚至会认为老师这么赞赏自己不学好是对不起老师啊,那么花点功夫也要学好啊(要面子的虚荣心的成分也有一点点)。我们很庆幸第一位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会鼓励人的好老师,但稍有遗憾的是,由于和蔼可亲,学生也随便惯了,所以老师在控制场面方面就稍显。孩子大声说话、小起哄这种就压大不住。

通过之后的综测顺利升到尖子班,我觉得那时候继续让孩子接受以鼓励为主的教导方式可能对学得更深、更专注而不利,理由就是因为怕孩子接受过多的鼓励后以太放松的心境听课而失去该有的足够的专注力。鼓励当然需要,适当即可。所以,趁着升班的机会,先行了解了一些尖子班老师的教学风格后,选了一位教风相对严谨的老师(机构的老师当然都会鼓励孩子啦,只是可能根据老师自身性格不同而鼓励程度不同而已),总体目前来讲,对于Steven的上课表现、反应来看还是效果很好的。

再聊聊家长情绪的控制,这里特指在指导孩子奥数过程中的情绪控制。人总有情绪波动,特别是平时工作就已经比较累、甚至工作上有压力的情况下,情绪控制就显得更为重要。在加上孩子看到家长挂着脸教,做题情绪就受影响而直接导致过程及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家长边上看着就更急,脸色就更难看。在XRS课堂上(而且是杯赛决赛赛前辅导班)甚至还看到过家长动手打孩子的情况,那孩子流着泪继续听课,作为个旁观者我都觉得好心疼。

分享个说出来有点丢脸的处理方式。有次感冒了,但必须要辅导一下孩子,那就只能带着口罩教了,结果效果非常好,因为Steven说爸爸,这样你即使凶起来,我也看不到啦。从此,如果我认为自身有点小情绪或者需要辅导Steven最不拿手的题型时,我会带起口罩,哈哈。

是个真实的故事,只是想表明,家长在辅导孩子过程中,自身的情绪控制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质量。这也算是一种学习方法上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竞赛技巧篇】

这个篇幅主要分享,如何通过一些刻意的准备工作、竞赛考试过程中的技巧来尽量获得高分。还包括考试后做些什么。

☆考前准备--场外因素

①分值分布的把握,对应策略的布置

针对不同杯赛、综测,我会事先将最近几届的真题卷分值分布彻底把握,刚巧赶上改革年而题型、分值有变化的,那就及时搜集最新信息(也就是在这,家长帮,让我得到了想要的所有信息,也是我感恩家长帮而赤裸裸地、诚恳分享经验的原因),总之赛前就了解清楚题型及各自分值。

总体策略是抓大放小,这里的大不是指分值大,而是指孩子擅长的、会做的部分,小则是指那些自己平时就不太擅长的、超难的、或者很妖的题,还有就是很耗时的题。这其实对孩子还是有相当要求的,那就是需要孩子边读题边判断是否属于自己擅长的?解题是否会耗时特别长?在基于这两点的判断,同时对分值分布有所把握的情况下,抓大放小,以确保最有效率地拿到可以拿到的最高分。

再讲细点,比如数独、数字迷等对数感要求比较高,且比较耗时的题,完全可以在确保其他题都做完、检查完后最后再做。万一碰到数字迷题刚好出题出在整张卷子的中段处,数感不好的孩子建议果断跳过,先做其他的,不然一道自己不擅长的数字迷做下来脑子不晕才怪,后面答题质量、时间必打折扣。

这些我在每次竞赛前一天,我都会跟Steven叮嘱一遍;下一步希望他可以自己去搜查有用的信息并去事先整理、规划策略。

②把一些平时归纳好的特殊的、常用的公式及定律再看一遍,背一遍,如特殊数列、牛吃草套路、杀人报数公式等等。

考到了就是运气,熟记套路及公式,快速准确解题从而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去应付其他难题,这肯定会多少拉高最终分数吧。

比如说有一届的中环决赛考到了杀人报数,而且是相对较为复杂的环形杀二留一,不记公式去推理结果的话至少要十多分钟且容易出错,记得公式的话解题也就30秒,就是这么大的区别。

万一遇到一些复杂公式记得感觉模糊,不是很自信时,要学会用代入法尝试验算最简单的情况,对公式的正确与否加以修正即可。

③有条件的话在竞赛考试前一天的同一个时间段安排一次同样时间强度的模拟考。

科学证明人都是有生物钟的。我相信小孩子也是一样。每个人在每一天的某些时段,学习、考试的状态也会随着生物钟的变化而出现起伏。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因为状态不佳而发挥不出应有水平,有必要事先热热身、提提状态。如果比赛是安排在周日下午1点开始的,那么我会尽量在前一天周六同一时间段给Steven做一张练习卷。模拟结果不重要,只为提状态、提前适应生物钟,所以为了刻意制造一点信心,我一般会找一些不是非常难的题作为热身对象。

④考前一天肯定要保证睡眠,但也不要睡太多。平时睡9个小时的,临考前睡个10个小时就足够了,睡多了第二天反而会头晕晕的、影响状态。

临睡前,建议看看非数学类的、轻松点的课外读物,千万别带着一大串数字进入梦乡。

⑤(很多老师、家长也有同样建议)考试安排在上午一早的话,记得事先充分了解清楚、安排好交通路线及考场信息。不要迟到也不要早到。因为早到考场了,认识的同学聚在一起肯定会玩啊(一般是转笔什么的)、追啊、跑啊什么的,一兴奋,能不能及时收心专注于试题就很难说了。我们一般都会提前10分钟让Steven进考场。

还有早餐吃个半饱就可以,清淡点最好。除了家里的早餐外,我们最多再带个小饼干、小香蕉或者巧克力什么的到考场后吃,算是临时补充点体能吧。

⑥考前叮嘱及激励。

每次临考10分钟,Steven进考场之前我都会说同样的一句话:冷静思考,发挥水平就行。你要觉得简单的,那么别人也会觉得简单,所以简单的题更要仔细;你要觉得难的,别人也肯定觉得难,所以别慌,做对了就能拿奖。

Givemeafive,互相击掌之后,Steven小跑进了考场。

☆临场技巧-场内因素

孩子们和家长们大多已经久经考场了,准考证、学校、名字不要填错啊...考试前不要喝太多水以免考试时候上厕所啊...万一遇到考场纪律不好沉着应对啊什么的这里就不多累赘了。重点分享卷面上的所谓技巧。

①把握大局观

卷子发下来填好准考证等信息后,先花10秒钟把卷面整体扫一下,包括有几页(别少做、漏做一页什么的)、有几大类题、分值分布。最好按顺序做题,因为绝大多数考题都是由易入难的顺序。遇到耗时长(如复杂数字迷)、或者平时自己就惧怕的题型,果断跳过。做完其他题、并最好在检查完其他题的情况下再回头沉着应对之前卡壳的考题。

②确保正确率

每每到杯赛前日起,在论坛都会由版主(点点)开贴拜考神。哈哈,我也是积极参与者。分享一下对会做全都对,瞎蒙也走运的理解。

会做的都做对,很好的阐释了杯赛(选拔类竞赛)和学校期末考试(水平能力测试)在应题方面的区别。会做的题在杯赛上做错的话,结果很可能是刚巧入不入围或者刚巧差一个奖第的差别。因此,特别是在决赛上,Steven甚至会在每做完一题会做得题之后,马上进行验算;有些题是的确没办法验算的,如复杂点的加乘原理、计数题等,这些题就先做个记号,最后仔细复盘。

总之,确保拿下原本就有实力拿下的分是非常关键、重要的。奥数杯赛就如同其他体育竞技,临场发挥当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看哪个选手的临场失误少,所谓失误在奥数上就是粗心做错、没想透做错等等。

Steven凡是在可以验算的,如绝大多数应用题、数论题,杯赛上的正确率100%,最终取得理想成绩和这点绝对分不开。

③充分利用好题型特质

初赛大多填空题,有些杯赛的决赛有解答题(小机灵初赛还有数学历史判断题,没时间复习的话建议直接5个叉叉博概率,这里就不多说了)。

填空题最重要的就是保证最终答案正确,无论利用何种方式(除了作弊)。上面提到的及时验算之外,不会的或感觉差那么一点的就只能靠瞎蒙也走运了。但瞎蒙也要有些把握地瞎蒙,把估值范围缩小后再蒙;实在没思路的,就把当年的年份写上去吧(这次中环初赛就有2题答案是年份答案,Steven自己做出一题,另外蒙对一题)。

解答题,三步曲解:设...答:,是个习惯,需在平时尽早养成。格式化之后,再按题思路把过程写尽量严谨点就是了。说夸张点,即使遇到完全不会做的题,孩子卷面解答题格式化出来了,哪怕把题目核心意思超写一遍,再随便写个答句,心慈手软的批卷老师好歹也会给个1分、2分什么的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