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教委干了和往年一样的事情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开学了,教委干了和往年一样的事情

2016-02-23 10:39:24     标签:小升初资讯

每年到了这会儿,教委都要出来发声,毕竟开学了,每年都会出来喊下,禁止坑班(可是坑班都活动完了),鼓励九年一贯和学区制改革(海淀学区改革后,海淀教委又说升学按照往年走),而所说的对外详细公布招生计划和录取比例,各区也总是会忽略一些关键,比如西城绝对不会公布政策保障各校给予的人数,海淀东城不会公布总招生计划,十一学校更是隐秘活动,而朝阳每年招生数据更是很少公布齐全(只有特长和寄宿计划),特长生比例一直提降到5%,这个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总之,事情还是那些,公布的还是那些,唯一值得今年期待的就是海淀推优是否取消?如果取消将会带来很大的连锁反应,甚至也会带动其他区县。

下面就是最近教改方向的文章,大家看标重的地方就可以了。

近日,有家长反映,个别社会培训机构宣传以所谓点招、占坑、机构推荐等特殊渠道可以绕开正常入学政策,通过低幼化培训、超纲培训等课外培训方式,高额收取家长学费,严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开学即将来临,为持续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入学工作,北京市教委明确表示:

1、从2014年开始的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中,我市始终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积极推进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2016年,我市将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巩固成果、完善制度、推进改革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入学规则,牢牢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中严明纪律的若干规定》,积极推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2、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是政府行为,各学校在政策规定之外没有自主空间。因此,培训机构不可能提供所谓点招、占坑等特殊渠道。2016年,各区各学校招生计划数和各类型入学比例将进一步细化,并向社会公布,每一个孩子的入学途径和方式将可查询。呼吁家长和学生不要轻信个别培训机构的虚假广告、承诺,避免受骗上当。

3、对于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教育改革项目和超常儿童培养项目,市教委将要求学校向社会公布招生年限、人数和准入标准,杜绝以此类特殊培养项目为依托,变相选拔和出现占坑、点招等扩大招生范围和数量的行为。

4、严格遵守《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中严明纪律的若干规定》。公办学校不得违规提前招生、点招学生、变更计划招生和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种培训班选拔生源,坚决杜绝以分择生的行为。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奥数考试成绩、奖励、证书等作为学生入学的依据。严禁初中校违规在小学非毕业年级招生。学校不得允许培训机构到校进行各种测试和招生。严禁公办学校通过民办学校选拔学生,民办学校不得为公办学校筛选生源提供帮助。严禁学校在入学工作中让学生家长以参加民办培训机构补课的名义把钱交到培训机构。培训机构不得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学生家长。

5、对于家长和新闻媒体发现、举报的部分培训机构假借或盗用与学校合作的名义进行的高收费、低幼化、超纲培训等占坑班、培训班,欢迎举报,有报必查,我市将采用联合查处、公开曝光的方式,避免家长受到蒙蔽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切实缓解广大中小学生压力。请广大市民、家长和媒体共同监督,规范教育生态,还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清朗空间。举报请登录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网站或拨打已公布的举报电话。

6、2016年,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将继续深化综合改革,特别是确保每一所初中校都能获得优质高中和贯通人才培养项目。

在9-12年一贯制,普职高校贯通培养,学区内校际间联合培养,市属央属高校教育组合体建设等方面有进一步突破。将拓展专业特长培养类型,形成围绕外语类、传统文化类、社会热点需求类等贯通培养新专业,使学生能够清晰看到培养模式和就业发展前景。在实质性增加新贯通、一贯、联合培养新项目的基础上,将大幅度增加此类培养项目的招生计划和比例,同时延长贯通培养的指标分配年限,在初一年级就能够进入一贯制贯通培养轨道,为学生搭建多条就学成才通道。我市将继续通过教育集团、教育集群、名校办分校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学生的升学途径多了,专业选择多了,尤其是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短缺的区县和一般初中学校迎来更多政策利好,使广大学生能够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科学确定划片方式。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地方,要积极通过单校划片的方式,落实就近入学的要求。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实行多校划片的,应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对于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学校,要加快推进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合理确定片区范围。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社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确保公平和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片区范围。鉴于一些地方人口分布和学校布局具有不均匀性、街区形状具有不规则性,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要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公平的各关键要素,确定相对科学的划片规则,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整体上相对就近入学。片区确定后,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完善划片工作机制。对于新建学校或新建居民小区的划片,以及需要对现行片区进行调整或准备实行多校划片的,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现代治理理念,完善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划片和片区调整工作机制,强化划片工作程序和内容的公开、公平、公正,提升划片结果的公信力。要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及时化解划片、招生、入学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共治共享。划片及片区调整工作备受关注,应当提前广泛告知,设立必要的过渡时限,给社会留出合理的预期时间。

严控特殊招生比例。2016年,各区(县)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初中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要降到区(县)初中总招生人数的5%以内。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特长生招生具体办法,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各地要梳理针对特定人群的优惠招生政策,取消不必要的特殊政策。确有必要的,应在学生所在片区内统筹予以保障,原则上不得跨片区择校。

方便随迁子女入学。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居住证暂行条例》要求,研究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简化优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提供便民服务。学校要实行混合编班和统一管理,促进随迁子女融入学校和城市生活。学校要按照一人一籍、籍随人走原则,在学生实际到校报到后,使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做好随迁子女的学籍转接和管理工作。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