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改 催生一拨儿“跨学段校长”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北京教改 催生一拨儿“跨学段校长”

2016-01-07 11:03:10     标签:小升初资讯

近两年,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背景下,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努力解决择校热难题,北京市各区县推出了集团化办学、一贯制学校建设等举措。

中学跨学段承办小学、幼儿园,小学承办初中成为京城基础教育新亮点,跨学段治校逐渐成为新常态。跨学段治校都有哪些形式?校长们在管理上遇到过哪些难题,又有哪些经验积累?

小学校长执掌一贯制学校不新鲜

现代教育报记者盘点发现,目前全市已有多所知名小学承办初中校或幼儿园,小学校长跨学段担任一贯制学校校长或管理幼儿园的现象早已不是新鲜事儿,如北京润丰学校校长卓立、北京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张忠萍、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校长苏国华、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等。

2010年8月,65岁的卓立校长从史家小学退休。彼时,他已探索和谐教育近20年,和谐教育在史家小学已经深入人心。不久,为借鉴优质名校办学经验,朝阳区教委力邀卓校长担任该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北京润丰学校校长。

同样,为了让芳草地国际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惠及更多学生,2011年8月,在芳草地小学深耕近十年的苏国华校长受邀担任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校长。该校现有45个教学班,是芳草地教育集团目前规模最大、也是唯一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北京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地处北京东城区永定门外,属于东城区天坛永定门学区。该校也是享誉北京市乃至全国的优质名校,张忠萍校长的快乐教育研究不仅荣获过国家级大奖,在实践中也取得了累累硕果。面对该地区优质初中校数量少,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要的现状,增设一所优质初中校就成了老百姓最强烈的呼声。为进一步扩大一师附小品牌的影响力,东城区决定在原一师附小的基础上,向上延伸学段,创办一所优质九年一贯制学校北京一师实验学校。

两年前,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卸任朝阳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开始带领团队筹建北京中学。仅用两年时间,这所学校就在课程改革和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北京中学是一所公办完全中学,这所学校一直被朝阳区寄予厚望。

与以上几位校长不同的是,北京小学李明新校长跨学段管理一所幼儿园。2011年北京小学教育集团成立,次年该校红山分校及红山幼儿园正式对外招生。在对集团成员校包括红山幼儿园的管理上,李校长采取主任委员会制,各成员校、幼儿园有具体的负责人,这些负责人共同研究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及运行机制。

中学校长办小学成趋势

与小学校长跨学段管理中学相比较,中学校长跨学段管理小学、幼儿园的现象则更为普遍。如海淀区原北京八一中学合并彩和坊小学,更名为北京市八一学校,成为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学校;原知春里小学并入人大附中,更名为人大附中附属实验小学;原车道沟小学并入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成为该校小学部;东城区原青年湖小学并入北京171中学,原东花市小学并入北京广渠门中学;在丰台区,丰台二中增办小学部丰台二中附属小学,除了今年新学年亮相的北京十二中附属实验小学,北京十二中新办的幼儿园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2014年1月,北京171中学与青年湖小学正式推进两校融合九年一贯改革,北京171中学校长陈爱玉兼任青年湖小学校长;稍后,北京广渠门中学与东花市小学也正式启动九年一贯制改革项目,东花市小学更名为北京市广渠门中学花市小学,广渠门中学校长吴甡兼任小学部校长。据了解,自改革实施一年来,在优质中学的带动下,两校小学部在课堂教学改革、学校课程建设等方面均有很大突破。

2012年,丰台二中增办附属小学,而后丰台二中附属小学作为独立法人,与中学共三个校区合并成丰台二中教育集团。2015年6月,丰台二中校长何石明受命兼任丰台二中附属小学校长,成为集团化办学的负责人。在多年的融合工程中,丰台二中中学学生与小学结对子,不同学段学生共办校园艺术节、文化节,中小学段相互教育、协同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

除中学承办小学、幼儿园之外,也有一些校长从中学调入拥有小学部的一贯制学校。如门头沟三家店铁路学校校长于国文,在斋堂中学、雁翅中学相继做了几年初中校校长后,于2009年调任当时为十二年一贯制的三家店学校校长,该校目前调整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在一体化管理思路的指导下,三家店铁路学校目前已探索出一条艺术特色的办学之路。

跨学段管理新挑战需要新思路

对于习惯了中学或小学管理的大多数校长来说,跨学段管理在弥补不足的同时,必然会面临一些新挑战。

在丰台二中校长何石明看来,12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跨度更大,空间更广,校长要想、要做的事更多,需要全局思考儿童及青少年性格形成的因素,深入理解人生不同阶段的教育价值,也需要有更长远的战略谋划。

何校长认为,由于年龄段差异大,如何因材施教是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管理上面临的突出难题。6岁的孩子与18岁的孩子都在一所学校,需要制订完全不同的教育教学规划,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完成不同的目标,做不同的教育规划。他表示,小学教育如让何孩子快乐成长,初中教育如何打下宽泛的基础,高中教育如何做得更活跃,需要有不一样的安排,新挑战需要新思路。

门头沟三家店学校校长于国文告诉记者,由于自己一直在初中校任校长,完全没有小学管理经验的他,调到三家店学校后的确遇到了不少挑战。比如在教师管理方面,两个阶段的教师在教学、做事等方面截然不同,小学老师由于学生年龄小,工作更加琐碎辛苦,在管理方面需考虑周全,给老师具体全面的理念、方法。而初中老师则需要更多的自由空间,校长只需要引领方向,然后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就可以。

针对这些问题,于校长当时建立了一体化的管理思路,为了解决好学段衔接问题,于校长采取研究带动的形式,把老师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作为课题来研究,以研究来提升和凝聚教师。

专家观点

校长更需要在细微上下功夫

三年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乔锦忠通过竞聘担任门头沟京师实验小学校长。对于既是教育研究者又是跨学段治校亲历者的他来说,这一管理模式给他的感受最深,跨学段治校,校长更需要在细微上下功夫。

乔锦忠认为,校长跨学段管理一方面可以减少一定的社会成本,缓解因优质教育资源需求过高带来的社会压力,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有一定意义;另一方面,因为小学和中学的教学活动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同一管理模式下,如何调整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和规划则成为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乔校长以中学和小学为例,作了进一步说明。他说,两个学段的学习重点不同,小学培养重点是对学生的习惯、兴趣等一系列基础问题的培养工作,其工作内容较为琐碎和复杂;中学的重点培养项目则是对教学任务的把控,其工作内容相对小学而言侧重点不同,这些差异使得跨学段治校存在了一定挑战,如果校长对本阶段的教育教学任务并不了解,不能及时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在管理中就会容易出问题。

校长在学校中的地位体现在其内在的合法性和外在对本阶段教育特点的熟知程度。作为老师中的老师,校长对其他教师有一定的专业指导的责任。乔校长认为,要做好不同学段教师的管理工作,服务好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对于跨学段治校的校长来说并非易事;从校长个人精力来看,有针对性地管理不同学段,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思。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