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状、证书应当是孩子能力的肯定,而不仅仅是跨入名校的敲门砖
可面对越来越多的高中、大学自主选拔机会,不少学生和家长不得不发问:如何才能通过初审?如何才能被名校相中?记者采访发现,在校成绩和竞赛获奖情况,毫无例外成为不少学校“鉴定”优秀学生的主要条件之一。
“无证”自荐困难重重
今年起,不少高校推出“推荐为主,自荐为辅”的自主选拔方式,扩大了选拔范围,掀起了一股“自荐热”。小苏就读于沪上某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业成绩不错。上月他自荐填报了两所自主选拔的高校。可在高校自主招生咨询会上,咨询老师的问题一下就把他问懵了:中学期间,参加过哪些竞赛?是否得过竞赛奖项?有没有考过英语证书?参加过何种科技类比赛?小苏无奈地说:“参加自主招生就是想有多次机会,但咨询后发现,像我这样的‘无证’自荐,成功概率几乎为零。”
一位多年参加自主选拔的高校教授坦言,筛选自荐学生时,各校都有几条不成文的标准,比如是否就读于“名校”、在校成绩是否名列年级前茅、是否得过竞赛奖项。“有奖牌、有证书、出身‘名校’的自荐学生,自然更得学校青睐。”
选材机制催生“竞赛热”
“我的孩子读预初了,将来想进某个高中的理科实验班,想提前准备起来。有什么竞赛可推荐给我孩子参加?考什么证书才有用?”在一些育儿论坛上,不时会有这样的求助帖出现。随着各高中、高校自主选拔趋热,不少家长已提前行动起来,把孩子送入各类培优班,期望能挖掘孩子某方面的潜能,几年后拿个奖牌、证书,并用它敲开名牌学校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