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改,年年乱?“小升初”需要解决的五大问题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年年改,年年乱?“小升初”需要解决的五大问题

2008-07-11 09:18:24     标签:小升初资讯

一年一度的轰轰烈烈的“小升初”进入尾声,对于今年小学毕业生家长来说,这四五月间可是不寻常的日子,他们除了在各自的岗位上坚持抗震救灾、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忙碌着“小升初”。然而今年“小升初”政策的变易(推优派位),却让他们始料不及,以至产生震惊,网上说不亚于汶川大地震。刘梦溪老先生称“小升初”“也是很紧要的事”。今年的“小升初”让学生和家长在特殊的年份承受了更多的痛苦、焦急、煎熬和困惑。

几年来,人们对“小升初”政策颇多微词,议论纷纷,这不能不引起思考:现行的“小升初”怎么这么难,怎么这么乱,怎么这么不稳定?回顾和总结近几年的“小升初”,确实存在着需要解决的五大问题。

一、多种招生方式误导了学生和家长

“小升初”政策中允许多种招生方式存在,什么特长生、寄宿生、子弟生、共建生、双拥生等,特长生中又分文艺特长生、科技特长生、体育特长生等众多名目。多种招生方式就意味着有多种入学标准。没有统一的入学标准,对学校来讲,不但给学校增加了自主权,而且给学校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什么择校生、条子生应运而生,也为学校乱收费提供了滋生土壤。对家长而言,为他们提供了多种入学渠道,于是找门路、托关系,为了能进一所好学校,学生和家长马不停蹄地忙碌着。

二、减负非但未减,而且愈减愈重

几年来人们一直呼吁给小学生减负,每年两会都有提案。然而现行的“小升初”使减负非但未减,而且愈减愈重。进入一所重点中学是学生和家长的梦想、追求,而多种招生方式就像一个指挥棒,把学生和家长支使得团团转。现在的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任务就已不轻,十几门的功课加之繁多的作业就已让他们承担过重的负担。然而,学校的学习成绩不与升学挂勾,学习再好也不能解决上好中学、重点中学问题。于是为了孩子的目标、前途,不得已家长在多种入学渠道上寻找出路,就这样为了“小升初”,几年的备战任务又沉重地压在了小学生身上。据了解每一个小学生除了在校上课学习外,还要在课外加上三四门、甚至五六门的功课,连双休日都占用了。看看现在的小学生放学以后就像赶场一样,还要一个一个地上这课那课。别说是小学生,就是成年人也受不了。难怪现在的小学生体能下降,睡眠不足,近视眼多,都是沉重的学习负担造成的。

三、“免试就近入学”成为一句空话

在教委的有关文件中规定:免试就近入学是一条原则,所有学校不能通过考试、测试和面试来录取学生。然而,现实情况怎样呢?所有的学校都在进行考试,尤其是重点中学,由于竞争激烈,各类选拔考试名目繁多,有的考奥数,有的考英语,有的考语文,有的兼而有之。为了竞争到优质生源,有的重点中学只认考试,只信考试。所以每年的四五月间,“小升初”考试成为一件最要紧的事,一批批适龄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一个个考场,好多孩子是考完了这个学校又考另一个学校。结果现实与年龄极不相符,小小的年纪,连生活和出行都不能自理,便成了“考试专业户”。

尽管“小升初”的选拔考试遭到明令禁止,但各个学校组织的辅导班、选拔考试都在暗中操作,偷偷进行。有的说只辅导不考试;有的说辅导后只进行测试,掌握情况。而实际上办辅导班的目的是为了选拔考试,考试结果与录取挂勾。这在学校与家长之间形成了约定,秘而不宣。

在就近入学问题上,虽然规定了“小升初”不得随意跨区,但是学生的学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和实际居住地成为跨区入学的三种途径,在家长的理念上选择的是“从优”而不是“就近”。即使在同一区内,家长也愿意从远而入重点中学,而不是就近入一般学校。

四、“计算机派位”的公平性、必要性存在疑问

在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近几年来“小升初”把“计算机派位”引入了招生办法。这种方式有关部门解释:不分重点和非重点,一律电脑排序。如不明底细,还真以为是一个体现公平的好办法呢,其实不然。我们在教委的有关文件中看到,“计算机派位”只是多种招生方式的一种。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采取“计算机派位”的方式入学,有的是有的不是,怎么能体现公平呢?如果说公平,也只能是局部的公平、少部分的公平,而相对于整体和大多部分来说,它就是不公平。我们都知道,近几年的“小升初”是多种招生方式与“计算机派位”并存,而且是多种招生方式在前,计算机划片派位在后。学习成绩好的、有本事的、有关系的都通过特长生、寄宿生、子弟生、共建生、双拥生等先期确定了下来,而剩下的无路可走的采取计算机划片派位,这怎么能叫公平公正呢?

尽管今年的“小升初”增加了“推优派位”,但是这种推优并不是所有推优生都能被派入志愿学校,当所报志愿学校的人数大于那个学校给予的招生数(重点中学的报名人数肯定大于招生数),则通过计算机摇号的方式来决定是否录取,这跟买彩票有什么区别?将推优生和家长推入“博彩”的境地,这种方式既不科学也不公平,是教育管理部门无能的表现。

五、供求关系孕育出巨大的经济市场

近几年的“小升初”培养了特殊的供求关系,这就是学校与家长的关系。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入名校、重点校,并为之努力、奋斗,不惜一切代价;另一方面,名校、重点校为了升学率和自己的名誉、地位,也在想尽办法争夺优质生源。据了解某区的几所重点中学每个年级辅导班招生14—18个班,每班40多人,每个学生一年的培训费大约4000元。如果以最低14个班,600人计算,每年一个年级的收入就240万元。第二,收取择校费是名校、重点校的另一敛财来源。如果择校收费生拿出两个班,每班40个人,每人按最低3万元计算,则两个班收费高达240万元。第三,这种供求关系促进了社会培训机构兴起。由于“小升初”需要各种证书,社会培训机构应时而生,开展多种证书、考级的培训工作,其培训费远远高于名校、重点校的培训费。

各种名目的培训费、择校费都是通过学生向家长索取的,沉重地加大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义务教育阶段的供求关系出现如此巨大的经济市场,不能不说是教育管理部门规范义务教育办学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