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教委主任田京生: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西城区教委主任田京生: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2015-09-29 15:06:12     标签:小升初资讯

人民网讯 作为首都中心城区,北京市西城区的教育历史悠久,知名学校众多,在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实现西城现代化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通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基本上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构建起适合首都中心城区区位功能需求的、高质量均衡化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2008年和2009年,西城区差异系数的总平均值均小于0.5,均衡程度居北京市的领先水平;从2006年到2009年,西城区九年义务教育实施情况监测结果分析,西城区义务教育的完成情况及教育教学质量一直稳定保持在北京市的领先水平,中考成绩始终稳定在高水平,实现了义务教育较高层次优质均衡发展。西城区关注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与内涵化发展,注重引导学校、学生走向全面成功,正在实现着“校校精彩,人人成功”的教育目标。2009年,西城区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区”。 2010年“两会”期间,我们专程采访了西城区教委主任田京生。

主持人:西城区是首都基础教育大区,更是教育强区。请您先谈谈近几年西城区基础教育的情况,有哪些显著变化?

田京生:作为北京市的中心城区,西城区的基础教育在全区政治经济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西城区是传统教育大区,更是教育强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00余所。其中,小学43所,中学34所,学前教育有11所,校外教育有8所(少年宫,科技所),特殊教育3所,还有职业高中3所,大致上实现100校。我们现在在职员工是10000多人,学生人数大致是80000人,其中70000人是北京户籍,非京籍学生人数大概占15%的比例。在这些学校里,有一部分学校具有悠远的办学历史。百年老校也不少。这些老校有比较悠久的办学传统和革命传统,也出了不少名人,教育家。我们区有北京四中、八中等北京市高中示范校9所,小学也占到全市很重要的地位,比如说实验二小、育民小学等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有两所职业高中是国家级重点学校。从整体上讲,西城区的基础教育构成层次是较高的,这就为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从90年代到现在,我们的教育观念有明显的变化,从高标准的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到高标准的实施15年教育,过去我们比较多的强调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在我们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关心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成长,把关注点集中到每一个孩子身上。“校校精彩,人人成功”是我们提出的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提出西城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首都的经济发展服务,为西城区的中心城区的定位服务。另外,在教师培养的观念上,在评价学生成才的观念上,也逐渐摆脱了高考成绩是唯一的衡量标准,逐渐转向全面发展,教师更倾向于师德,在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上下功夫。

另外一个变化就是西城教育的布局调整。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城市建设改造,我们西城区的教育经历了大的结构布局的调整,结合这些调整,更加优化了我们的教育资源,更好的改造了薄弱的学校面貌,扩大了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服务范围。其中,中学从过去的50多所调到30多所,小学90调整到43所。数量明显减少的同时,教育质量却在不断提高。

还有就是我们的校容校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大规模的布局调整,我们从90年代就开始有计划的彻底改造学校,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但我们的校园环境改造不夸张,不过分,更不豪华,反而更加质朴,文化氛围底蕴更加厚实一些。我们更关注校园文化的建设,这样学校很美,很温馨,很有文化内涵。

主持人:可以看出,西城区的基础教育这些年有了很大的变化,更加注重基础教育的优质和均衡化发展,关注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文化建设,把着眼点放在每一个孩子身上,这需要一支优秀的校长队伍来引领,更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教师的辛勤耕耘。请您谈谈西城区在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上有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经验?

田京生:在校长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全面实行校长职级制,根据学校规模、校长的任职年限、实际业绩等方面把校长分为四个级别,依据校长的职级和相应的职级考核标准,每年对校长进行考核,增加了“能”和“绩”的评价指标,由教委统一奖励。这一制度为校长的成长搭建了台阶,调动起校长的工作积极性,让校长有更多的精力来管理学校,发展学校。通过六、七年的探索和实践,西城区的校长职级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制度,而且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第二件事是我们建立了校级干部的后备制度,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选拔和群众测评等一定的程序在各个学校选拔优秀的青年干部,收录入人才库。对于这些进入了人才库的老师,我们会有计划地进行各种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使他们逐渐具备作为学校干部应该具有的能力和水平。这些年来,我们扎实推进这一制度建设,每年都有优秀的人才进入人才库。目前,已经有200多名后备干部在库中,一旦校长退休,我们从现任的副校长中选拔出校长,从库中选拔后备干部担任副职,避免了学校干部选拔的临时性和不科学性,构建起校级干部成长的阶梯和群体。

第三件事是西城区校长工作室的建立。我们先后为7个校长设立了校长工作室,为他们的工作室里配备相应的年轻校长,强化优秀校长的成长和培养。这7名校长都有着前瞻的教育理念、丰富的办学经验、鲜明的办学特点和显著的办学成绩,我们建立校长工作室的目的就是总结他们的经验,同时为年轻校长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通过校长工作室,我们的一些校长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形成了西城区名校长或者领军人物的队伍。比如说师大二附中的曹校长,北京四中的刘校长,161中的丁校长,实验二小的李校长,育民小学的翟校长,他们都是校长队伍中的佼佼者。

主持人:我们西城的校长队伍的确拥有了像刘长铭、曹保义、李烈、丁大伟、翟京华等一些领军人物,那么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如何呢?

田京生: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我想谈三点。我们一直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从90年代开始就实施了一个 “1100工程”,即重点培养1000名区级骨干教师,100名在北京有影响的老师,这是“名师工程”的前身。通过这些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了比较成熟的做法,具体讲由三个层面组成:第一层面,也是最高层面,主要包括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以及获得全国其他优秀教师称号的 100余名老师。这批教师在北京市都有着自己的影响,应该说是我们西城区最突出的一部分教师。他们作用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课堂,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在某一学科方面都有自己的影响力。第二个层面,就是在我们区大概600多名区级优秀教师,我们给他的称号主要是“西城区学科带头人”。这些教师作为各学科的骨干,同时,也为市级优秀教师输送人才。第三个层面是1000多名校级优秀教师。这些人数全部加起来占到我们全部教师数量的15%到18%。我们通过这样一支队伍来带动我们整体水平的提高。这就是我们的名师工程。

今年我们要实施新一轮的名师工程,对每一个名师有要求、有制度、有考核、有奖励。西城区教委每个月给他们发津贴补助。以激励他们起到自己应该起的作用,带新教师,奉献各种教育教学的经验。

第二点,我们要建立教师培养成长奖励长效机制。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加强这一机制的建设,包括竞赛、评优课、小学的各种杯赛、参加北京市和全国的各类活动,多给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让他们取得成功,以达到鼓励和奖励的效果。进一步完善表彰奖励的机制,去年的教师节,我们还设定了班主任的奖励,专门评定优秀班主任。今年,为了鼓励师德教育,我们设立了“霍懋征奖”,对最优秀的老师进行奖励。

第三点就是树立典型。最近,我们设立“霍懋征奖”这项工作,就是要代代传承她的精神、经验、理念,尤其是他的“用爱教育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总理评价她是“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教育的人”。我们在整理霍老师东西的时候,发现了很多东西值得学习和宣传。为此,我们专门开会组织霍老师事迹报告团,为霍老师塑像,同时,要以霍懋征老师为原型拍摄电视剧,这项工作正在顺利进展中。

主持人:具体地讲,西城区是如何提升本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呢?

田京生:关于教育教学质量,在八十年代主要反映在高考的升学率,中考的成绩;90年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但仍然摆脱不开升学率的束缚和影响;进入到21世纪后,我们逐渐感到升学率是优质教育必须要重视的事,因为老百姓有这方面的强烈需求,但是不能作为优质教育的唯一标准,更不是一个终极的目标。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做优秀的中国人。我们在新世纪想在这个问题上有所突破,我们坚持全面育人的方针,具体讲有三个含义,即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注重育人的全过程。

从2005年开始,我们低调谈中高考,主要精力搞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每年的中高考的成绩出来以后,我们不宣传。这样做还引起了一些误会,有些社会舆论认为“你们是不是不行了”。现在,中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们主动跟媒体做个介绍,但是我们不与别的区比较。

去年,我们63%的理科考生达到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创历史新高,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结果。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的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有两个抓手,一个是课程改革,特别是高中课改,因为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上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改革,而且将来还会影响到高考,包括中考考试模式的转换。我们在改革过程中更注重校本课程的设置,地方课程带有西城的地方特色,校本课程是代表学校的特色。编制校本课程,对老师是一个提高。通用技术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往往是我们基础教育中比较薄弱的地方。所以现在我们特别注重这些方面,也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基础教育的基础还是在课堂上,我们的每一个教师如果能上好每一节课,让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80%以上的教学内容,那么,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会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我们的很多校长在这个问题上做的很好。研究课堂,亲自听课评课,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对我们的教学质量的促进和提高。

均衡发展包括软件的均衡和硬件的均衡。硬件的均衡比较容易达到,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初中校建设工程、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基本上已经达到预期目标。 软件均衡更难一些,但是我们也在努力做,主要是学校的师资和管理水平,关键在人。我们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绩效工资的设置对这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强弱联合的形式,以高中示范校为龙头,建立校际联合体,每所示范校联合周边3-4所普通校,形成全区9个“学校发展联合体”。如八中带领着33中学,使33中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得到全面的提升,实验二小也带动了另外一所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