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共建" 北京义务教育向特权说"不"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取消"共建" 北京义务教育向特权说"不"

2014-04-22 13:07:35     标签:小升初资讯

查字典北京奥数网 北京市小升初提出要取消共建,确定实施就近入学。下面是转载自中国青田网的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

4月18日,北京市《关于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就近入学、取消“共建”、学籍监控成为其中的关键词。这套“立体”政策设计了一个复杂体系,旨在织起招生权力的“笼子”,扩大“名校”学位资源,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均衡的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

在北京市教委18日公布的《意见》中,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凡年满6周岁(2008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北京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均须按区县教委划定的学校服务片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免试就近入学。

完成小学教育后的学生,各区县教委要在北京市教委统筹指导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进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单校划片学校采用对口直升方式招生,即一所初中对口接收片区内所有小学毕业生入学。多校划片学校,先征求入学志愿,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随机派位工作由区县教委统一组织,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

持有区县教委开具的《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全国博士后管理部门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及其父(或母)的《进站函》、部队师(旅)级政治部开具的随军家属证明及现役军人证件、区县侨务部门开具的《华侨子女来京接受义务教育证明信》等证明的适龄儿童,按本市户籍对待。

非北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五证齐全”通过审核后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并到居住地所在区县教委确定的学校联系就读。

取消“共建”削弱校长权力

根据新政策,对于以往招生过程中争议较大的共建生,北京市将从今年起在义务教育阶段取消共建生制度。

“共建”的取消意味着北京市义务教育正在向特权说“不”。北京市教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共建生’作为历史产物,随着政府对教育保障作用的增强,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应该取消。这将为更多学生提供进入优质学校学习的机会。”

此外,为保证过程透明,北京市将使用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记录学生入学途径和方式,并纳入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权限进行查询和监控。

这两个系统进行网上信息采集,为每个学生标定属性。每个孩子按照政策就近去哪所学校,一目了然。学生的流动都可以在学籍系统里面看到,不正常的流动如何产生、从哪个环节产生,都能够进行监控,有据可查。

从今年起,招生蛋糕多大、如何切分不再由校长说了算,而是实行计划管理。各区县按照学龄人口数量、小学毕业生数量和中小学校办学规模等制定小学、初中招生计划并报市教委备案。

这套办法实施后,每个学校招多少人,有多少学位,都在监控当中。校长不能再私招“借读生”了,因为没有学籍,就没法纳入升学服务系统。校长的权力被削弱的同时,各级教委也没有绝对的特权去操作。

把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大

从今年春节开始,北京市各区县接连公布了北京教育改革的“新地图”,206中学并入十一学校,人大附中与翠微中学、卫国中学合并,青年湖小学一年级新生小学毕业后直接进入171中学……今天,北京市教委公布的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让这张地图更加完整。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策不只是入学途径等简单的措施,而是一个“内外兼修”的一揽子工程。“从外练筋骨皮到内练一口气,就是要把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大。”李奕说。

从北京市各区县教育新地图中可见,所有区县都把提供优质教育供给放在改革首位,采取了“增量推进,存量盘活”的方式,既做加法——新建、改扩建学校,又做减法——整合资源,将一些薄弱校并入名校,进行一体化管理。

截至3月30日,几乎每个区县都拿出了优质学位增长的“计划表”,计划最长远的是东城区,提出在2020年前,6年内全区优质学校增加33所,增加优质学位6450个。多数区县做了3~4年内计划,石景山3年内新增学位7600余个,门头沟新增1.5万余个,房山9580个,大兴4.3万余个,顺义1.8万余个;丰台区4年内新增学位近4万个,通州增4万余个。

此外,从9月起,北京市将有近130所小学首先与高校(20所)、国家或市级艺术机构(国家大剧院)等展开合作,进行特色学校建设。今后几年,北京市还将逐渐增加学校数量,让每个老百姓家门口都能有优质的学校。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