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3年北京出台史上最严的“减负八条”后,今年市教委再发“减负令”:北京的小学除语文、数学、英语每学期期末可举行一次全校或全年级学科考试外,其他课程不得组织考试。【点击查看详情】
【不拼孩子,就只有拼爹,寒门再难出贵子】
考试少了,作业少了,但应试教育还在,中高考升学还是要靠考试。明面上,学校给孩子的所谓“负担”减少了,但是事实上这些负担从课内转向了课外。
一位东城区小学家长透露,家长会上老师的一番话:将来跟咱们竞争的不仅仅是学校这几个班的孩子,还有全北京市、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多学点儿怎么能行呢?老师这是一种暗示:学校不留作业,但家长不能放松,要在课外给孩子补课。
更有很多家长在学校不留作业后,自掏腰包为孩子购买大量教辅材料,或是为孩子报辅导班,总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摆脱放学后“放羊”的状态。
这种现象不止在北京,在全国各大城市比比皆是。更有专家称“所谓减负其实就是变相增负”。家长们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眼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放学后做各种习题,周末还上课外班学更难的知识,我们不学以后怎么和人家竞争?”于是,大把的金钱付给课外教育,孩子的学业压力不降反增。
权衡利弊后的家长自动自发为孩子“增负”,这一举动可是苦了孩子,富了课外教辅市场。
【家长态度——怀疑】
1、中考,一考定走向;高考,二考定终身。在这个大前提没变的情况下,成天拿小学生减负说事儿,家长能信吗?
2、感觉实行不了,为了进好初中和好高中,肯定还要学。不是学校逼着学而是社会和家长逼着学。整体不动,其他是浮云。
3、减或者不减,升学压力都在那里。
【小升初学生的独白】
减负是有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在减负。只要有一所学校不减负,其他学校就会因为一切的利益而跟风,从而为了“学校声誉”而不减负。能做到百分之八十的减负就寥寥无几。减负的“口号”已是数十年,学生的压力是有巨增而无一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