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成人眼里,孩子们一个个都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其实这是个错觉,孩子和成人一样,也有烦恼和情绪,有情感需求,比如情感的满足,情感的交流,情感的宣泄,等等。
因为这种错觉,做家长的在家教过程中便经常陷入两种误区:
一是给孩子保姆式的爱,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做好一切,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另外一种则只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智力开发与特长培养上而忽略其他。
【案例】:
小菲的爸爸妈妈很忙,以致长时间没办法陪小菲,于是就买大量的玩具给宝宝让它自己玩。或者是经常性的干脆用玩具作为一个亲情的替代品。
经常听到一两岁孩子的妈妈们抱怨:“我这个孩子特别粘人!真烦死了!”综合起来,“粘人”的“症状”不外乎以下几种:
1.只要妈妈在,就不跟别人,缠着妈妈。
2.经常希望妈妈抱。
3.不愿意自己玩儿或者做任何事情,总是要妈妈陪着。
不少妈妈问,孩子这个“坏毛病”该怎样才能改掉?她们特别急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恨不得孩子一下子“学会”自己单独做事情,不要总牵扯大人的精力。
也许大家都会认为宝宝情感是比较大以后才会有的,以前的某些医学研究也说宝宝在3岁时才开始有自我意识,也就是3岁才开始有一些情绪需要,之前的都是低等反应,就像个小动物一样。但是,近期在专家们的实际研究中却发现很多婴儿期的孩子就已经有了一些高级的情绪发生。比如还在母乳期的孩子,看到妈妈在给别的婴儿喂奶,这个孩子就开始哭闹起来,实际是他产生了嫉妒这种情感。
孩子早期情感培养的重要性在于,这一部分的缺失会导致孩子长大会后的性格缺陷。
孩子早期的生活组成主要活动就是四件事:吃,睡,排泄和玩。
前三个活动决定宝宝的能力情绪。也就是要培养好宝宝在吃,睡,排泄上的独立性和适应性,别小看了这三件事,孩子早期如果不能够培养好独立性和适应性,长大后是很难再培养的。
最后一个“玩”是个重要的学习机会,同时也是众多家长会忽视的重要元素。
除了宝宝自身的能力培养,婴幼儿最重要的是要给宝宝和亲人间充分交流的机会,让他深深地体会爸爸妈妈的爱,所以,请给予孩子你的时间。
孩子在需求长期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会停止用以前的手段来试图得到满足。但是他的需求仍然存在,他会转而用别的手段来满足自己,最明显的,就是对物品的依赖。那些因为不能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大发雷霆的孩子、那些死死地把住自己的玩具不愿意和别人有一丝丝分享的孩子、那些特别“难缠”特别容易发脾气的孩子、那些经常做危险事情的孩子……
孩子的感情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一个感情的黑洞。他从小就认定,“爱”是痛苦的、是渴求得不到满足的那种感觉,对其将来的爱情生活影响巨大。
多花时间陪陪孩子,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给他一段全心全意的时间,不必兴师动众地去动物园、科学馆之类的,一起念本书、搭搭积木、帮他吹气球、修理他的小汽车,就可以让孩子满足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了。有父母坐在旁边响应自己的需要,看自己做事情,还有比这更能让人觉得被爱包围的吗?
跟孩子一起做他喜欢的事情。
周末的时候,陪他一起看碟,为大雄和哆啦A梦的穿越时空的游历喝彩,或者跟他一起游戏,让他们觉得你虽然不得不去工作,但却真心喜欢跟他们在一起度过的时光,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一切格外有价值。
聪明的父母在陪孩子的问题上,不会首先想到这样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妨碍,而是检讨一下自己最近以来是不是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够质量,进而努力满足孩子的需求。
小编点评: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多陪陪孩子。一旦孩子得到了满足,就会自然“放松”父母,渐渐学会自己单独做事。 你在孩子幼小时期所额外花费的心血,是一种回报率极高的“投资”,它不仅会硕果累累,更会在今后省却你无数的时间、精力、伤心甚至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