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励比惩罚更有效
------------
教育可以没有惩罚,即便有,也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提醒和启发。这种建立在让受教育者自省、自悟、自新基础上的教育方式,是最有效也是最阳光的。
2002年10月,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提出了“教育不能没有惩罚”的观点。他说,虽然“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会伤害人”,但“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应该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为此,他举了个例子:“前段时间,我去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所学校讲课,说到教育不能没有惩罚,老师们眼睛都直了,瞪大眼睛惊讶地看着我,说现在谁还敢批评、惩罚……在那里,刚有个14岁的孩子自杀,因为这个学生往老师身上甩钢笔水,被老师批评了。”
我认为,作为“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惩罚固然在特定条件下的教育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果认真考虑一下在我们古老的教育传统中长期存在、至今也没得到有效遏止的某些弊端,并且放眼现代教育科学较为成熟的国家倡导公正、公平、民主、人性等教育理念的成功实践,就不能不承认:惩罚并非教育的必须手段,因为如果掌握不好使用尺度,则其“双刃剑”性质,很可能偏重于消极方面,以致得不偿失。在此背景下,孙云晓纯粹自特例现象入手,而提倡“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是不合适的。
从这个道理出发,我的意见是:教育可以没有惩罚,即便有,也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提醒和启发。实践证明,这种建立在让受教育者自省、自悟、自新基础上的教育方式,是最有效也是最阳光的。
我们不妨品味一个故事:
有位男孩脾气很大,经常惹是生非。有一天,父亲给了他一包钉子,要求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在栅栏上钉一颗钉子。第一天,男孩钉了37颗钉子。后来,钉钉子的次数逐渐减少,因为他发现克制自己不发脾气,要比钉钉子容易。
终于有一天,男孩一次脾气也没发。他告诉了父亲。这次,父亲让他哪天没发脾气,哪天就拔出一颗钉子。一段日子后,他把钉子全拔出来了。这时,父亲说:“孩子,栅栏已不再是原来的栅栏了,它留下了洞。当你在生气时说出了伤人的话,它就会在被你伤害的人心上留下疤;以后,不管你说多少次‘对不起’,疤都不会消失。”
不用我多说,读者自会领悟故事中,这位父亲教育孩子的高明之处。孙云晓讲得不错:“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唤醒人,唤醒人内心中沉睡的巨人。”
那么,什么方式才最能向孩子传达“明白的道理”?最能“唤醒”他“内心中沉睡的巨人”?是“弄不好会伤害人”的惩罚吗?肯定不是。因为惩罚,尤其是带有暴力色彩的惩罚,很容易激起被惩罚者的反感乃至反抗。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那又会是什么?我以为,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付之以行动的引导和启发,就像故事中那位父亲所做的。
佛学大师萨班·贡噶坚赞曾说:“聪明人能勇敢地改正错误,傻瓜连缺点都不敢承认。大鹏能啄死有毒的大蛇,乌鸦连小蛇也不敢得罪。”对有过失的孩子,如果他是“聪明人”,则只需轻轻一点即可使他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应怎样改正;反之,就是敲碎其脑壳,也很难让他改过,说不定还会因此越来越“傻”。实际上,假如所有教育者都能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真正负起责来,除非这个教育对象是天生的“傻瓜”,就都有可能使其成为“聪明人”。
既然这样,对于惩罚式的教育方式,必须小心翼翼,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使用,以免得不偿失:不但没有让孩子改过,反而堵住了他自省的道路。
教育指南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脆弱了,有时候,批评得稍微重了一些,就可能会激起他们强烈的反抗,而反抗的形式和结果,常常让家长难以承受。比如,孙云晓所说的这种自杀现象;此外,还有离家出走、自残、自虐、自暴自弃等情况。
作为家长或者老师,想必你也有这样的体会。出于这样的原因,不少人不再敢批评他们,更不用说重一些的惩罚了;由此,还常常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对孩子言听计从。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却与过度惩罚所收获的几乎完全一致。
而实际上,孩子之所以越来越脆弱,恰恰是惩罚造成的恶果。关于这一点,也许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为什么呢?因为经常性的惩罚使孩子的心灵充满恐惧,在并不懂得生命的真正意义,也不明白人生的真正价值的情况下,再加上青春期的作用,采取极端的反抗方式,就成了他们自然而然的选择。
如果家长、老师了解到这一点,就会慎重采取惩罚的教育方式。要知道,惩罚一个人,也许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必须以爱的教育为首要选择。故事中的这位父亲,他虽然没有批评孩子一句话,可他的这种教育方式,是不是要比打孩子一顿、骂孩子一通,更有深远的影响?
一千次的惩罚,可以使一个天才变成白痴;而一千次的鼓励,却可以使一个白痴变成天才。而鼓励孩子做一件事,赞美孩子做的一件事,无论如何都要比惩罚他们更为容易,也更能使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保持和谐的、爱的氛围。
------------
养成对话习惯
------------
在一个有对话习惯、通过彼此妥协达成共识的机制里,找出任何一个决议,你都会悲观地发现,它对现实的改变极其微小,可是你过一百年再看,微小的累积却改变了世界的本质。
“天才少年”韩寒,无论言行还是作品都曾以叛逆为标志,其成名作品《三重门》一度被贴上反教育的标签,他自己也成为反教育的活典型。不过,现在已渐渐长大的他,却想摘掉叛逆的帽子。
2003年10月26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后他所有的作品将不再反对教育。韩寒表示,以往媒体对他的渲染有些失真,实际上,他的性格并非传言中的叛逆,只能说是自由。
人常说:“距离产生美。”在我看来,距离也产生真。在韩寒刚红起来时,其一言一行都有人捧,而且无不以叛逆为卖点。特别是韩寒的大批同龄人,更是以他为榜样,引其叛逆言行作自我“修正”的标尺。
在其影响下,不但有相当一批青少年投笔从文,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文学青年的大军。更重要的是,这股潮流对教育的抨击之烈,几乎到了全盘否定的地步,致使很多教育工作者因此而茫然,不知谁是谁非,自己该何去何从。可现在,韩寒已开始反思。
教育不是完美的,也不是万能的,这是常识。在社会科学中,个别不能完全代表一般,也即从偶然不完全能推导出必然,这也是常识。故此,我们不能用教育的不完美与非万能,来全盘否定教育整体的价值与作用,更不能因个别特例就视偶然为必然。这样做的后果不但会误导甚至毁灭一个人、一群人的前途,还可能会给一项本来是造福于社会的伟大事业,带来方向性偏差甚至灭顶之灾。
遗憾的是,总有一些人不愿承认常识,更不喜欢常识。
在他们看来,常识往往与保守、落后划等号;相反,违反常识、憎恶常识,反倒成了创新、进步的同义语。由此,创新即等于造反,反潮流就是进步,进而,疾风暴雨代替了春风化雨。这是一种非常耐人寻味,却也给中国带来过深重灾难的、中国特有的特殊文化心理和文化现象。
在教育问题上,韩寒就曾是这样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领军人物或被人操纵的木偶。据我观察,并非只是韩寒如此。现在,已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批判者,开始片面追求教育思想的新、奇、怪、险,而将早已被历史证实为基本规律的教育常识抛在了脑后。这种现象不但没引起社会足够的警惕,反而正日益流行成一种时尚。
如今,已渐渐长大的韩寒开始走出叛逆,这并非他的“落伍”,却说明他在走向成熟,回归常识。毕竟,创新不是造反,反潮流也不等于进步,春风化雨比疾风暴雨更有利于万物生长。既然如此,那些一味迷恋并追慕新潮,惟独将常识抛在了脑后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批判者,是不是也该趁机反思一下自己,和韩寒一起成熟,在常识的基础上求创新、谋进步呢?
达尔曾说:在一个有对话习惯、通过彼此妥协达成共识的机制里,找出任何一个决议,你都会悲观地发现,它对现实的改变极其微小;可是,过一百年,你再看,微小的累积却改变了世界的本质。
对教育,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不完美的它需要通过不断修正逼近完美,可这种修正是用滴水穿石的细致、耐力与精神,累积它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慢慢发现,它已经把世界改变了模样。
教育指南
“对话”,这是中国的绝大部分家长、老师,以及整个中国社会所缺少和陌生的交流方式,更不用说形成习惯了。相反,自以为是、高高在上、惟我独尊的“训话”,却是我们最为熟悉,也最经常采用的交流方式。
慢慢地,这种本来纯粹属于交流方式的东西,就演变成了一种思维方式,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什么也不懂,只有自己才掌握着惟一的真理。“小孩子懂什么?”是我们许多家长的“口头禅”。再接下来,这种思维方式就成了一种定势的心理,那就是:拒绝倾听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意见。
难道我们真的不需要这样一种“对话的习惯”?难道我们真的不需要在对话中,通过彼此的妥协,达成一种双方都可以接受、都愿意和乐于接受的共识?
不是这样的。韩寒为什么会由从前一味叛逆、反对正规教育的姿态,转变成今天的部分认同、至少不再反对正规教育?以我的判断,是因为尽管现在的正规教育的确问题很多,但韩寒还是认识到了其中的部分价值。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妥协,一种明智的妥协。这会使韩寒变得更成熟。
在这一点上,作为家长、老师,也需要有所转变,尽可能学着与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通过彼此的妥协,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许在刚开始的时候,你还不习惯,但是,你可以从一些原则性并不是那么强,或者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小事做起。
比如,在争抢电视频道时,为什么不能够通过对话解决?在决定周末是在家里学习功课,还是去打一场球、和同龄人玩一场游戏时,为什么不能够坐下来和孩子对话?在是该多读一些课外书,还是该少读一些课外书的事情上,老师、家长也可以和孩子通过对话,探讨哪一种方案更适合他。甚至,在吃什么饭的问题上,为什么一定要迁就孩子,或者迁就家长呢?大家完全可以对话解决啊!
也许,在你看来,这些都是小事,犯不着对什么话。这是不对的!什么样的习惯,不是在处理一件件小事中,慢慢形成的呢?更重要的是,一旦孩子拥有了这样的习惯,或者作为家长、老师的你拥了这样的习惯,你就会发现,你们将会更加适应这个正在走向全球化,日益提倡民主思维的时代和社会。
------------
避灾自救不可不学
------------
创造生存奇迹的是什么呢?是几条毛巾、一条小船、一个沙发垫、一块门板……当然,还有这些“幸运天使”的顽强意志和冷静头脑。这就告诉我们:当灾难突然发生时,能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可以自救的工具,是多么关键。
2005年的新年里,转瞬之间,印度洋海啸使至少15万人失去生命,100多万人沦为灾民,涉及到50个国家的人民失去同胞。
痛定思痛时,国际合作、国家的国际责任、民众的世界公民意识、全球化等宏观话题,一时间成为热点。然而,就在我们热情关注这些话题时,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如何在灾难面前尽最大努力保存生命的本身,却被忽略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我们过于相信自己的生存能力。而实际上,即便上述宏观话题都得到了解决,我们依然不能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尤其在大自然突然发威时,我们甚至不如不懂得“文明”为何物的动物。
去年12月29日,斯里兰卡野生动物学家对路透社记者说,当海啸扑向斯里兰卡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基地亚拉国家公园时,尽管这里生活着数百头野象和不少美洲豹,但“我们没有找到一具动物尸体”,“动物也许能感知到这场灾难,它们有第六感。他们了解要发生的事情”。
的确,在神秘的大自然这本书前,我们还只是刚打开它的扉页的学童。所谓“人定胜天”,也只是浪漫主义的美好理想,何况在很多时候,我们遭遇的经常是“天定胜人”悲剧?在此情况下,我们就应加强生存能力的学习,以便灾难发生时,让奇迹在自己身上发生。值得深思的是,这种能力往往只是运用一些常识,以及一些普通得甚至是伸手可得的工具。
让我们看这样几个生存奇迹:在巨浪袭来时,英国人斯蒂芬·博尔顿用毛巾将妻子和3个孩子绑在棕榈树枝上,使他们在激流中幸免于难;为防止翻船,4名印尼渔夫顽强对付汹涌的海浪,并把衣服系在柱子上当船帆,直到9天后被侦察直升机发现;美国6岁的女孩佐薇被冲入海中,在抓住一个沙发垫后,再也没有撒手,她后来随风浪飘到一艘倾覆的船前,和一名幸存的酒店女服务员“不期而遇”,两人合力将船翻过来,最终得救;印度13岁的女孩拉谢克尔凭借一块门板,在海上漂浮了两天,最终划到岸边获救……
在这些故事中,创造生存奇迹的是什么呢?是几条毛巾、一条小船、一个沙发垫、一块门板……当然,还有这些“幸运天使”的顽强意志和冷静头脑。这就告诉我们:当灾难突然发生时,能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可以自救的工具,是多么关键;而审视并且总结个体生命创造的生存奇迹,又是多么重要。假如众多个体生命都能懂得并学会运用这些常识,即便他们没有动物的“第六感”,也一样可能躲过死神的魔爪。这正如一句西谚所说:“你能自救,上帝才能救你。”由此,对公民加强生存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
从海啸中的生存奇迹里,我们还可以明白另一个道理:“你能自救,方能救人”。蒂莉·史密斯是个10岁的英国小姑娘,在到泰国旅游前,她在学校学习过关于海啸的知识。当她看到海水中有气泡,而且潮水迅速往下退时,马上预感到要发生海啸。于是,在海啸来临前几分钟,接到她母亲通知的近百名旅客从这处海滩撤离,避免了人员伤亡。
显然,和单纯的自救相比,蒂莉·史密斯的做法更有意义。可如果她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呢?答案无疑是明确的,那就是会有更多生命,甚至包括蒂莉·史密斯在内,悲惨地离开我们的世界。
2005年1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洪宇呼吁:当前,我国应着手进行全民族生存教育的立法调研,从法律层面唤起加强全民族生存教育的意识。我以为,这个呼吁适当其时,因为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类灾难,教育人们如何避灾自救,我们过去做得的确还很不够。
教育指南
可以说,绝大多数灾难,无论是自然灾难,如雪崩、海啸、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泥石流等,还是人为灾难,如火灾、爆炸、煤气泄露、车祸、恐怖袭击、抢劫、绑架人质等,往往是难以预测,甚至也是无法预测的。这时,一个人生存能力的强弱,常常决定着他的生死祸福。
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不会处在这样的险境中,可是,我们却无法阻止灾难不期而遇的脚步。因此,就很有必要为孩子建造坚固的生命防护墙,而建造这堵墙的必备材料之一,就是在平时就有意识地培养他们避灾自救的能力,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避灾自救知识。
比如,这样教育孩子:发生地震时,要迅速寻找相对牢固、安全的地方藏身,像屋角、桌子下面等;发生火灾时,要迅速观察火势,然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打开窗户,利用床单、绳子等工具逃生;发生绑架人质事件时,要沉着冷静,与歹徒巧妙周旋,伺机报案或者尽可能多留下破案线索,不能大哭大叫,以免加重歹徒的心理紧张的程度,酿成“撕票”悲剧;发生水灾时,不要惊慌失措,而要冷静观察周围,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东西,如木头、床垫、沙发垫、大树等迅速展开自救;发生泥石流时,不要和泥石流朝同一个方向跑,而要朝相反的方向跑,同时避开正在松动的山体……
所有这些知识,只要你留心查找,在信息资源如此丰富的今天,就一定能够找到。当然,你还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经常性地举办类似的演习活动,在快快乐乐的游戏中,真正掌握避灾自救的知识,训练好避灾自救的本领。这样,无论什么样的灾难突然降临,孩子都会处变不惊,勇敢自救,同时救人。
------------
别怕武侠小说
------------
《天龙八部》入选中学教材,我们不难从中看到开放和创新。而开放和创新正是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手段。我乐于看到这样的创新和开放。
“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语言水一样透明、文本评书般通俗的句式刚一亮相,不管你是否熟悉武侠小说,都可能会感觉到一股十足的江湖之气,烈烈如北国之风扑面而来。
对这种江湖气,热爱者视之为美酒,认为可从中汲取扶危济困的浩然英雄气;批判者视之为毒药,认为其与法制精神背道而驰,暴戾之气近则害人,远则殃国。正是在此背景下,2005年3月,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片断入选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一事,才会引起广泛争议。
雅与俗:何为雅,何为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对金庸作品的雅俗评价各有意见,但有一点我们却必须承认:语文的本色是雅俗共赏。正所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管少了谁,语文之美都会大打折扣。
那种认为通俗文学难登大雅之堂的观念,说浅了是对通俗文学抱有偏见,说深了是对普通百姓的享受持有歧视。从金庸作品在国内的普及程度看,将其作品片断选入语文读本,引导学生正确阅读,无论如何都比听之任之利大于弊。分析如下:
侠与暴:武侠小说自然离不开“武”。就它的社会价值而言,却也是“成也武,败也武”,誉之者视武为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重要手段,视此类人物为“侠”,即侠之小者济人困厄,侠之大者保家卫国;毁之者视武为草菅人命、以暴易暴的野蛮行为,列此类人物为“盗”,认为盗之小者杀人越货,盗之大者窃国灭家。
其实,不要说金庸作品,就是《水浒传》、《三国演义》,又何尝没有这类“缺憾”?难道我们能以此否认它们的全部价值?“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对于这些,我们大可不必怀疑高中生的善恶鉴别能力。
实与虚:有人担心,《天龙八部》的内容都是虚化不真实的,因而会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存在一定的误导。这种担心完全是杞人忧天。文学作品本就是来自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的。如果完全写实,那还不成了新闻作品?
要说虚,《西游记》可谓虚到了家,除了唐僧还有一点历史的影子,其他包括孙悟空等三兄弟在内的妖魔鬼怪、天兵天将,又有多少是真的?然而,谁又能否认它的艺术价值?如果高中生在老师指导下,连这点东西都看不出来,我们的教育也未免太失败了吧。
当然,争议并不止于这些,而对一件事情有了争议,也并非坏事。只是我们要明白,武侠小说进入语文读本,甚至语文课本,都不必以为是来了洪水猛兽。
如果说人们对上述问题还有争议的话,那么我们相信下面两点应该不会引起大的争议:第一,《天龙八部》入选中学教材,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也表明对武侠小说这种具有数百年历史题材的一种肯定;第二,《天龙八部》入选中学教材,也直面了这样一种现实:金庸小说普及程度之高,超过不少经典名著,即便大雅如小平同志,又何尝不是“金迷”。
《天龙八部》入选中学教材,我们不难从中看到开放和创新。而开放和创新正是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手段。我乐于看到这样的创新和开放,更希望这样的创新和开放越来越多。
教育指南
对于武侠小说,尽管很多家长、老师本人就非常痴迷,但是,如果孩子也拿来看了,甚至同样沉迷于其中,那么,绝大多数家长、老师就会特别紧张。轻则,把孩子训诫一通,然后将书没收,警告不许再看;重则,可能会把孩子痛打一顿,随后干脆将书烧毁。
为什么呢?一来,怕孩子因此而崇尚暴力,效仿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拉帮结派,惹是生非;二来,怕孩子因此而影响学习,毕竟,对孩子来说,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三来,觉得武侠小说与一些文学名著无法相比,难以让孩子从中学习到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稍不小心,反而可能会受其毒害。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负面效果可能都会有,但是,就与处理孩子追星的做法一样,也不要因此而全盘否定了武侠小说的价值。毕竟,与其他题材的小说相比,优秀的武侠小说,同样可以提供给孩子珍贵的精神营养。比如,它可以培养孩子的阳刚之气,可以拓展孩子的想像力空间,可以教育孩子勇敢忠诚,也可以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使之更加开放、更加多元。
家长和老师必须要认识到,当今社会本身就是开放的、多元的,尊重这种社会形态,培养孩子努力适应它,是非常重要的。只不过,要指导孩子有选择地阅读优秀的武侠小说,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良莠地乱看。在这方面,金庸的一些被公认为优秀的作品如《天龙八部》,还是没必要把孩子拒之于门外的。
了解查字典必读
查字典办学理念
查字典师资介绍
查字典办学成绩
报名常遇到的问题
查字典的退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