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冲突如何轻松化解?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亲子冲突如何轻松化解?

2011-09-22 14:25:46     标签:小升初家庭教育

亲子冲突,不止家长有“强理”的一面,孩子也有“强理”的一面。孩子无理取闹,强迫家长去做他们无法办到的事,这是许多家长焦头烂额,非常发憷的事情。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能全怪孩子。孩子之所以不通情理、强词夺理,跟所受的教育是有一定关系的。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不知道什么是讲理,什么是相互理解、沟通、谅解,长大后,他们会学着家长的“凶”模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就是问题的症结。

一、50%的批评属于絮叨

就是所谓的“习惯性批评”。批评孩子的话,翻过来、掉过去,总是那么几句车轱辘话,没什么新鲜的。家长多说一遍,孩子多一分反感。对于这样的批评,最好是“压缩”成一个月,至多一个星期说一次为好。

二、30%的批评属于抱怨

就是孩子没有完全做好,但不是故意没有做好,比如考试没有得满分,钢琴比赛没有得名次,家钥匙弄丢了,等等。我们不满意,有怨气,于是就开批。在这种情况里面,孩子的过失中往往有家长的责任,抱怨孩子是不公平的。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该做的,是实际地帮助孩子,为孩子做点什么,而不是一味抱怨。

三、10%的批评属于迁怒

家长工作不顺利,在单位受了点气,跟爱人闹了矛盾,等等,就找个什么理由,把孩子当做“出气筒”,用批评孩子发泄怒气。

四、5%的批评属于“敲打”

就是“警告性批评”。本来孩子做得不错,应该受表扬,但家长为了不使孩子骄傲自满,便“正话反说”,给孩子一番不应有的批评。

五、3%的批评,实属莫名其妙

六、2%的批评是合理的、有教育意义的

中国家长都信奉“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改不了”的传统家教理念。我们敏锐地、犀利地看着孩子身上的每一点瑕疵,随时随地都想加以批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