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片摇号惹非议 家长表示无奈之举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划片摇号惹非议 家长表示无奈之举

2013-07-09 16:02:54     标签:小升初升学策略

成都奥数网7月9日讯 成都小升初7月5日公布了四七九学校和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录取名单,至此又一千多名“幸运儿”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小升初录取通知书。然而最处于无奈境遇的家长也许就是剩下的这部分没有被摇号录取或者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了。

小学升初中现行安排,始于追求教育公平,公正的原则,然而现在的情况确是变为了“拼钱”与“拼孩子”的境遇。从2006年中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起,初中招生录取已全面废除考试。根据法律规定的“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各地应按户籍和居住地将学生分别划归对应学区,学区内小学生都可参与教育部门组织的片区所属公立中学学位的电脑派位(也称大派位),根据学生所填志愿随机分配名额,这也是征服认可度较为高的。

但是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却大不相同。目前成都地区的考试共分为四个批次:第一批次,私立学校单独录取批次;第二批次,艺体特长生录取批次;第三批次,四七九名校大摇号批次;第四批次,划片区摇号。现在成都的情况已经进行到了第四个批次。家长纷纷表示留到现在纯属无奈,参加第四批次的摇号纯属于无路可走。

此前成都地区的十八所私立中学已经进行过择优考试,6月中旬又有艺体特长生的考试,7月初还迎来了四七九学校摇号进行,对于成都小升初的优秀生源来讲所剩的确实已经寥寥无几,很多的家长在痛斥学校“择优录取”的同时又暗自悔恨当时没能及时的给娃娃补习好奥数和华杯赛。

随着户籍摇号的越来越盛行,很多学校附近的房价是一路飙升。但即便坐拥高价学区房产权,孩子也仍然很难就近升入学区内的优质中学。越是受市场追捧的公立中学,真正拿出来参加法定的学区派位的指标就越少,某些地位优越的“重点校”“名校”,也是如此。

虽然对择校“禁”字当头,一切依据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和从严,公开的进行着,但是现状却是依旧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成都市小升初除了电脑派位,教育部门还允许或默许学校采取其他多种入学招生渠道。经过多年演化,现有主要名目至少达八种,均提前于大派位进行招录。

——推优。即小学向优质中学推选优秀学生。一般要求学业水平、身体素质等指标的综合评估排名靠前。因为指标有限,一般只有获得级别较高的“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称号或在五年级、六年级获得过教育部门承认的竞赛奖项或各科成绩出色者。

——点招。这可以理解为“点名招生”。让优质中学对学生产生“点名”的兴趣,一般有三个途径。一是针对“市重点”中学,需要获得在优质中学占坑班学习的资格,并在历次以奥数为主的选拔淘汰中“屹立不倒”;二是针对“区重点”中学,其并无合法坑班,一般通过“海选”招生,即通过各种培训班、论坛等地下途径吸引学生家长投递简历,选拔招考;三是成为“牛孩”,斩获各种高级别证书或在奥数几大杯赛中名次靠前,吸引“名校”青睐或赢得小学老师推荐进入“名校”坑班的机会。

——特长生。中学可按各自需求,招录具有某些专业特长的学生。特长项目、不同学校名目各异,有的偏好体育运动,有的偏好吹拉弹唱,有的偏好科技竞赛,不一而足。

——共建生。这是指中学特招共建单位的生源。所谓共建单位,是对学校有资助或支持关系的单位,有关中学每年给予其员工子女一定的入学指标。

——条子生。这是递条子招录的学生,特指通过某种特权关系绕过正常招生渠道入学的学生。

——直升校。这个肯定不用太多的解释,大家都会懂得,现在很多学校都会有这样的直升生,其中多为教育集团系统内。

据记者了解,除推优、特长生、私立学校招生指标为公开信息外,其余升学渠道的指标分配各校比例不同,外界难以确知,操纵空间很大。更多的家长对此无计可施,只能等待着各个批次的依次进行。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