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赛与“小升初”间的利益链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小学奥赛与“小升初”间的利益链

2009-04-30 14:32:12     标签:小升初经验

黑色4月武汉的小学奥赛月

每年4月,是武汉市的小学奥赛月,今年同样如此。从3月30日开始,到4月27日,每个周末都有奥赛。奥赛主办方好似商量好的,没有一场比赛时间相撞。

目前,武汉市小学奥赛共有7场,除了武汉市教科院主办的“走进数学王国”外,其余全是民间赛事。它们分别是小学数学奥赛、华杯赛、创新杯数学竞赛、学用杯数学竞赛、希望杯数学竞赛(简称“新希望杯”)、希望杯数学邀请赛(简称“老希望杯”)。

孩子就读育才小学的刘妈妈说,为了多拿奖证,7个奥赛全部给孩子报了名,有的赛事分为初赛和复赛,这样算来,读六年级的孩子要参加10余场比赛。

这种情况并不鲜见。抽样调查显示,30名六年级学生中,有12人报名参加了7个奥赛,5人参加了6个,11人参加了5个,2人参加了4个。记者又在金报家长小学六年级QQ群中进行调查,结果类似,在调查的15名家长中,只有3人没有为孩子报名参加奥赛。

刘妈妈说,儿子从三年级开始在外培优奥数,按照16节课400元计算,一年的培优费是1600元。六年级这一年,为了孩子能多拿点奖,分别参加了两个培优班,到目前为止,已经花了2000多元。“这还不包括资料费、参赛费,来回接送孩子学习的费用,为了奥数,我们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孩子也是不堪重负,他才11岁呀!”

谁导演了小学生疯狂奥赛

小学校内学业负担不重,可校外的各种培优让孩子们苦不堪言;“小升初”本是就近免考入学,可六年级孩子要参加各种比赛,尤其是奥赛,一个都不能少。为何会出现这些异样而疯狂的现象,疯狂的背后是什么?

“武汉奥数的疯狂不仅是无奈的赶考,也不仅是家长盲目的跟风,在它的背后,是热点初中的推波助澜,奥赛已经异化成重点中学的敲门砖。”采访中,一名奥赛教练如是说。这在家长、老师和教育部门眼里已经是不用言说的潜规则。

让我们看看武汉市去年热点初中如何招生,就知道奥数培训机构——奥赛——热点初中之间的关系链。

一名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告诉记者,去年,他的3名尖子生,凭着4个奥赛一等奖免费进入热点初中;若干名学生凭着3个奥赛三等奖进入不同的热点初中,具备了缴纳9000-12000元的择校费资格。

为何一个奖证不行,热点初中要多个奖证?汉口一改制初中副校长解释,奥赛多是民间性质,赛事不规范,造假可能性较大,拿一个奖证,说明不了这个学生的真实实力,“在多个赛事中都获奖,应该可以反映水平了”。

这位负责人说,每年奥赛,他们都极为关注,招生前都会了解清楚哪个赛事较规范,哪个出了问题。“今年的奥赛还没赛完,像老希望杯出了泄题事件,我们就不大认可它的成绩。”

其实学校也知道全才比偏才更适合目前的中高考体制,为何还只看奥数成绩?一位改制初中副校长解释,自从“小升初”考试被取消后,学校不能组织类似的考试,而数学是理科之母,数学好的学生,理科不会差,语文和英语也不会很差,而武汉市大多数重点中学都是以理科见长。

“泄题风波”屡屡出现

正因为每一场数学竞赛,都可能为孩子再增加一块择良校的砝码,所以,不难理解,当4月13日,第六届小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发生“考试没结束、标答当街卖”的事件后,为什么有许多家长愤懑难平了。

何况,曾经发生的奥赛泄题事件,已经把家长给深深刺痛了。

2005年4月3日,武汉市3000多名小学生参加了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这次决赛的试卷难度不小,共有12道题,每题10分。然而,从考场走出来的学生中,有的喜不自禁地宣称能得110分的高分!

当时,一些参赛学生提供的资料表明,此次考试泄题了。

这种情况并非个案,每年,总会出现小学奥赛泄题事件。

据悉,与中学奥林匹克竞赛不同,小学奥赛管理相对松散:命题不严谨,有旧题陈题;奥数决赛的试卷提前若干天发放到各地,更主要的是,大部分小学奥赛在汉的组织者是培训机构。

在武汉市的6个民间小学奥赛中,除了创新杯的组织者是退休教师外,其他5个赛事均由培训机构主办或承办,有的赛事,例如新希望杯,就是三个培训机构联合承办。

培训机构既给孩子当保姆,又给孩子当裁判。有的培训机构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获奖,就提前告知题目和答案。上述的那位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介绍,培训机构惯用的方式就是组织赛前集训班,不仅可以再次收费,还可在集训班上透露比赛试题和答案,规避了提前发答案的风险。

小学奥赛无人监管

当参加奥赛成为一项“全民运动”,谁来监管和规范这一庞大市场?

记者致电武汉市教育局相关人士,该人士称,小学奥赛多是民间赛事,没有在教育局备案,不属于他们的管辖范围,教育部门监管的是每年上了市教育局竞赛目录的那些比赛。“我们能管的就是禁止学校和教师组织学生参加这些民间奥赛,不允许学校提供参赛场地,那些民间奥赛,我们均不认可。”

有话大家说

记者获悉,在“老希望杯”比赛当日下午,部分家长联名致函主办方“天天向上教育中心”:要求退出此比赛,组委会退还报名费20元。对于已为孩子培优花费不菲的家长们而言,退还这区区20元,昭示着他们不仅仅是“关注这些竞赛的价值”,更触痛了他们绷紧的、脆弱的神经。很多家长对于名目繁多的竞赛深恶痛绝,并且积怨已久。

部分家长:取消奥赛恢复小考

寒露将至(网民、学生家长):事实上,教育局从来都是禁止学科竞赛的奖项与升学挂钩的。但是,哪一年的“小升初”能与这些竞赛脱得了干系?家长们除了忙于给孩子培优,参加竞赛夺奖牌,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吗?

果果妈武昌女(网民、学生家长):希望恢复小考,只有教育部门组织“小升初”考试,才是公平规范的,而且也可为孩子和家长减负,不用参加那么多比赛了。

教育部门:恢复小考违法

教育局有关人士: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小学升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免试就近入学。恢复小考属违法行为,教育主管部门不会考虑。

奥赛暴露出的系列怪象,深层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点中学还远远没有满足人们上好学校的欲望。如何缩短名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距离,实现学校之间的持续发展,才是解决奥赛热的根本所在。这几年,武汉市开展的初中标准化工程,就是均衡教育资源的一项举措。

状元家长:重兴趣培养轻奥数培优

成功(2004年武汉市高考文科状元)母亲:对于当前小学生数学培优风行的现象,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可理解。但是,对于孩子的智力培养,不应该太功利。否则,孩子会不堪重负,产生厌学情绪,效果适得其反。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和丈夫采取了开明的方式。孩子读小学的时候,基本上没有搞竞赛培优,而是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初中时,他开始住读,家长所做的,就是注重对他各种习惯、心态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些非智力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决定孩子在未来能否主动学习、主动适应环境的重要因素。这是受用一生的。

熊慰(2003年武汉市高考理科状元)母亲:儿子读小学时,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高年级竞赛集训外,没有进行其他的培优。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熊慰在读小学的时候,参加竞赛的成绩并不理想。但是到了高中,他对学习的渴求度相应地达到峰值。回顾儿子的基础学习,他从普通学生行列脱颖而出,成为武汉市理科状元,并没有培优奖牌的功劳。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