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很忙,只能抽零星时间上论坛来看看。刚看了一篇关于“天才孩子的未来并不美妙”的转帖,很有感触,想“趁热打铁”地跟大家聊点感受。
原文出自E度论坛:http://bbs.eduu.com/viewthread.php?tid=566151
这篇帖子里提到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我们一般略带贬义地称为应试能力),即便孩子被培养成众人注目的“天才”,其人生也可能是不幸福、不如意、不圆满的。举世闻名的卡尔威特教育出来的小卡尔就是著名的“天才不幸福”的例子。
这种观点在目前疲于奔命的小升初家长群体中很容易形成共鸣,可以成为一剂绝好的家长心理疗伤药,因为看到连拼命抓学习的天才也会不幸福,自己心里就会轻松好多、舒服好多,毕竟自己培养不出天才来呀。
但我认为这个观点要辩证地去看待,就如同过度关注学业存在严重弊端一样,这种教育思想同样也存在着观念上的“跛腿”,就是容易将家长的放任不管当作孩子所需要的“真正的幸福”,认为只要不抓学习,孩子就一定会全面发展、幸福成长。这个逻辑显然是不对的,孩子在每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幸福感是不一样的,小时候他会觉得不受管束自由玩耍是幸福的,稍大些就会觉得得到孩子们的认同和重视是幸福,年龄再大些则会认为在同学中被尊重被信任是幸福,更大些可能还会以异性的爱慕甚至崇拜为幸福了(呵呵,思想跑偏了)。但孩子们幸福感的变迁和兴趣点的转移是不争的事实,家长的教育思想也应该随之调整,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不管他他就是幸福的。退一步说,即便是家长不管的这个时点上孩子确实觉得幸福,但年龄大些后在别人的评价中也会后悔甚至会责怪家长的。
这篇帖子里的“天才孩子”就是因为“天才”才走到大家的视野中,才让大家能够看到诸如小卡尔、小赛德尔兹之类天才的不幸福和不快乐,但又有多少泯灭于茫茫众生中的普通人的不幸福和不快乐是大家所看不到的呢。无论绝对人数还是相对比例,这个人群都是远远超过不幸福的“天才”的,只是因为普通而无人关注罢了。
第三页:作者自身的考虑和安排家庭教育方式
其实,孩子不仅活在父母的慈爱和宽容中,同时也活在社会的认同与否和褒贬评价中。在这篇帖子里关于考名校和卖红薯的选择中,我不知道这个家长为什么只能选择支持孩子卖红薯呢,难道就不能引导孩子在考上名校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吗?孩子在选择的这一时刻也许是真的觉得卖红薯是幸福的,但你能保证他一生都能保持这种幸福感吗?家长在选择关头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在此前的价值观引导中家长是不是失职了呢?做出这样的选择难道就是家长希望孩子具有的所谓“素质”、所谓“情商”?我这样说没有歧视某个职业的意思,只是想从更具普遍意义的社会认同感出发,希望家长能正确引导孩子形成相对主流、相对积极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所以说,对于孩子教育问题上管与不管的两种观念,我们作家长的都要警惕“跛腿”的负面影响。关于这个问题,古老的中庸理论其实早就给出了颠扑不破的真理,凡事不能走到极端,既不能把孩子的学习死抓,搞得天才不幸福;也不能彻底放任自流,把孩子的幸福感简单化。
相比较而言,现实中的家长很难那么“专业”地“逼”出个小卡尔那样的天才来,也没有哪个家长管孩子的目的直接就是培养个状元、培养个天才,所以这个思想倾向更容易避免,倒是用“天才的未来不美妙”的观点给自己放手找借口、为自己偷懒找理由才值得警醒。一般的孩子成不了天才,一般的家长也培养不出天才,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家长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识,结合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动态调整教育和引导方式,才是帮助孩子更好成长的前提。
下一页:作者自身的考虑和安排家庭教育方式
对于孩子教育问题,我是坚定的“理性引导型”家长。我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和安排家庭教育方式的:一是“纵向”的阶段引导,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成长特点,小学低年段培养学习兴趣,小学中高年段培养学习习惯,初中阶段培养趣位和拓宽视野,高中阶段引导对社会的理性认识,在孩子成年前父母人生经验的引导和传承都应该是一以惯之的,这将是孩子步入社会前最大的一笔财富;
二是“横向”的当下引导,针对小升初的现实,以成绩诉求为家庭教育的载体,摒弃掉家长在孩子成绩问题上的虚荣心,真正关注孩子成绩中所包含的兴趣问题、习惯问题、知识体系问题、学习方法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补短和扬长,把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科平衡、树立自信、情绪管理等作为家庭教育的真正诉求,尤其要多注重与孩子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实例,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启迪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价值判断和社会适应能力。
我从来都不认为“素质”与“应试”是两个对立的教育概念,连“应试”这样简单、机械的事情都搞不好的有什么“素质”可言,只要有家长的理性引导,这两者应该是可以统一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