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育儿日记、开育儿博客是80后辣妈们都爱干的事,没想到,年近古稀的张慧云老人,在34年前就开始领衔这一时尚风潮——她从1977年小儿子出生开始写育儿日记,一直坚持了近20年,到儿子高中毕业。如今,老人把这些日记集结成一本小册子,取了个名字叫《妈妈的日记》,“(这些日记)每看一次,我总是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故我想把这些乐趣和感动与大家分享”。
71岁的张慧云是一名退休音乐老师,“六一”儿童节前夕,她在9万字的育儿日记中挑选出319篇,加上写给儿子的书信、合照整理成集,汇聚成一段养育孩子的欢乐回忆。
1977年,在湖南常德,张慧云生下小儿子龚克,此时,大儿子龚然已经7岁。37岁得子的张慧云心怀感动,觉得儿子的一举一动都非常可爱。要留住记忆,张慧云首先想到了日记。
昨日,张慧云在记者面前小心翼翼地捧出自行编制的《妈妈的日记》,从龚克出生至高中毕业近20年,共9万字日记,被老人用电脑一篇一篇地打好,从中选取出319篇,连同照片和家书,装订成册。
泛黄的日记本、写满铅笔字的拼音本,被张慧云小心存放在家中。每当翻出这些宝贝,老人就像重遇旧识,脸上不自觉地浮起微笑。“老大老实点,话少点。老二比较活泼,事情比较多,所以日记也是他的部分比较多。”张慧云说,兄弟俩都是学习优秀的孩子,龚然现任职广东某房地产公司总经理,龚克任职某广告公司在济南的经理。
日记也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一般家庭的经济状况。“孩子想吃肉不能满足,买肉不仅要钱,还要肉票,15号发工资,14号就没钱买菜了;买好年货后,家里只剩40元钱过年……这些描述我想会引起许多父母的共鸣和回忆;也让下一代更能感受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张慧云说。
日记节选
1977年9月28日
“龚克会笑了。”(外人眼中的微不足道,在妈妈的眼中,却是永远的幸福记忆。)
1982年9月18日
“要吃饭了,今天吃炒肉片、青菜、肉丸。肉丸是在食堂买的,数量不多,主要是给他吃的,我和少武(丈夫)都不准备吃。但他主动给我夹一个,给他爸夹一个。”(父母的付出,能得到儿子回赠,张慧云感动至今。)
1982年12月16日
“今天是星期天,厂里举行冬季职工赛跑运动,我早已报了名,属老年组(40岁以上)。龚克说:‘妈妈,我也要去赛跑,好吗?’我说:‘今天是大人跑,你跑不动的。’他说:‘我跑得动。’”……
“我在心中只要求他坚持跑完全程就算胜利了,所以一直鼓励他:‘跑得好,跑得快,我们要追前面的阿姨。’就这样他一直跑完了全程。我对龚克说:‘你今天跑了第一名,幼儿第一名!’他高兴地笑了。该回家了,还不愿把胸前的号子拿下来。”(母子俩并肩而跑的照片,一直是妈妈珍藏的记忆。)
1983年11月9日
“龚克最近特别喜欢吃鸡蛋、瘦肉、鱼等。有时肉少了,不够他吃,他就敲碗大声埋怨道:‘妈妈怎么不多买点肉呀?’”
“我的孩子哪里知道,买肉一要钱,二要票。而钱、票都很有限,其实每次炒肉,瘦肉大部分是给他吃,少部分给龚然吃,我和他爸只吃点肥肉、骨头、汤等。”(无法满足儿子的需求,总让妈妈难以释怀。)
家长经验分享:孩子的小升初之路(连载六)
家长经验分享:孩子的小升初之路(连载五)
家长经验分享:孩子的小升初之路(连载四)
经验分享:我家小虎的小升初之路(连载三)
家长经验分享:孩子的小升初之路(连载二)
家长经验分享:孩子的小升初之路(连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