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父母的纠结 老人带小孩利与弊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年轻父母的纠结 老人带小孩利与弊

2011-06-23 17:11:55     标签:小升初经验

这几天,一位朋友连续打电话向我诉苦,说在抚养孩子问题上多次与婆婆发生矛盾,争辩不断升级,丈夫为了息事宁人,要我放弃自己的主张,都听婆婆的,我当然不服气,又和丈夫吵,搞得和丈夫关系也紧张。一岁半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家里不和睦的气氛,哭闹的次数更多了。她说“我都抓狂了,日子不知怎么过下去”。

一位网友给我留言:女儿4岁半了,还在用哭来达到她的目的,原因是以前老人带过孩子,孩子一哭起来,老人就不忍心了,逐步养成了女儿用哭解决问题的习惯。

为什么要老人带孩子?

据调查:我国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孩子年龄越小,与老人在一起的比例越高。

相当一部分年轻家长愿意将孩子交予父辈抚养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首先,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其次,他们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尤其在生活方面,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他们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第三,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能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第四,可以减少老人的寂寞,与孙辈玩耍嬉戏还可以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老人带小孩弊端多多

年青的父母享受了老人带孩子的各种方便,但却后患无穷,孩子身上也留下了难以纠正的各种毛病。

娇惯溺爱

“我儿子今年刚满3岁,还没有上幼儿园,由于我们夫妻两个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于是,我跟妻子商量后决定把孩子送到我父母家。可是,半年后我发现,小孩有了不少毛病:一看到零食便哭哭啼啼要买;饭桌上他自己喜欢吃的菜别人不能下筷子…”一位年轻爸爸说了一堆头痛事。

“我儿子索要东西未果时只要姥姥、姥爷在身边,他马上耍赖皮一下坐在地上,姥姥、姥爷就会想办法哄他开心让他起来,而我则会严厉批评;儿子知道姥姥舍不得打他,于是一疯狂起来就喜欢抓住姥姥、姥爷的头发不放;我让儿子把乱扔的玩具自己捡起来,只要姥姥、姥爷在他肯定不肯的。”也是3岁孩子的妈妈王女士苦恼不堪。

有一次儿子不肯吃饭,孩子的爸爸佯装要打他,没想到儿子两眼一瞪,说:“你敢打我,我叫爷爷打你!”

无原则,包办代替

一位妈妈说,由于工作忙,孩子从小就交给爷爷、奶奶带,老人把孩子照顾得细致入微,当时周围的朋友都羡慕不已,自己也落得清闲。等接回身边时,她才发现,已经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吃饭基本上靠喂,尿尿还要人端,非常娇惯。

3岁的孩子鞋带松了,把脚一伸,旁边的爷爷奶奶赶快蹲下来给他系上…

学校放学时,看到的最抢眼的风景是,孩子当甩手掌柜,爷爷奶奶背着书包跟在后面。

公交车上,一个小学生悠然自得地坐在座位上,嘴里嚼着零食,爷爷摇摇晃晃站在旁边,一手扶着靠椅,一手拿着杯子,肩上是孙子的书包。

观念老化、视觉狭隘

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件事:前不久日本发生地震海啸,4岁的女儿小燕早上醒来,第一句话说:日本人都死了,妈妈听了大吃一惊,忙问:你这话听谁说的?奶奶告诉我的,奶奶还说日本人坏,死了活该。

小燕的妈妈急忙更改奶奶的说法,说日本人没有死,他们也不坏,说我们应该有同情心。小燕一脸困惑,不知为什么妈妈和奶奶说得完全不一样。

还有一些极端的情况。一次在我住的小区里,看到一位老人用手推车推着一个不到两岁的幼儿,孩子无意识甩动着小脚,只见那位老人大声呵斥孩子,非常严厉的按住孩子的小腿,不让他动弹。这个可怜的孩子耷拉着小脸哭,又遭到这个老人的连声训斥,我当时真的难受极了,这样的老人基本不懂孩子的心理和生理要求。

老人带孩子的后果

大部分隔代教育下的孩子个人能力差、自私、任性、胆小、内向、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关爱人,不会与人沟通,人际关系紧张,另外,也会给家庭带来很多矛盾,如同我前面说的那位朋友家,夫妻、婆媳关系因为教育孩子的观念、方法不统一而闹得鸡犬不宁。更为后怕的是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留下难以弥补的痕迹,可能将来付出极大的代价也很难纠正。

两百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对一味放任娇惯孩子做出了如下评判:

你知道什么方法一定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悲惨吗?这些方法就是:一贯顺从他,让他习惯于要什么就给什么;由于他能轻易获得满足,因此他的欲望不断的膨胀。

由于他已经习惯了眼前的一切都为他让道,毫不奇怪,他们一踏入社会,就会感到到处是敌意,处处遭遇抵触、障碍、困难和痛苦,就会发现他们原以为可以随意支配的世界竟使他们难以支撑。

他们看到自己不是万能的,便认为自己一无所能。

他对一切人都怀有恨意,从不对他人的帮助心怀感激。

他们总是抱怨,总是狂怒,在哭泣和牢骚中度日,这样的人会很幸福吗?

让我们仔细咀嚼卢梭的话。

纵观大部分成功的家庭教育,共同点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再困难也要自己带孩子。

如果年青的父母实在有困难,至少有几点要注意:

一是有问题及时与老人沟通,一方面充分尊重老人,肯定他们的功劳,一方面也要心平气和地点明不足的地方,与老人讲清楚自己的教育理念,用协商的方法达到一致。

二是要想方设法多和孩子在一起,每天都要抽出时间陪陪孩子,这样可以随时发现问题,在苗头阶段及时更正,在孩子还没有形成坏习惯前纠正。

三是祖辈老人要甘当“配角”,懂得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把教育孩子的大权交给儿女们,让他们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担当责任,同时让他们不断成长、不断成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