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个总有多多少少美好的回忆,而校园成为从多名人名家怀念最多的地方,在这里有淘气、有成长,更多的,是童年的自由和欢乐的气息!
梁实秋回忆自己小学生活,是校门口的一棵树。“不久,我们住的内政部街西口内路北开了一个学堂,离我家只有四五个门。校门横楣有砖刻的五个福字,故称之为五福门。后院有一棵合欢树,俗称马缨花,落花满地,孩子们抢着拾起来玩,每天早晨谁先到校谁就可以捡到最好的花,我有早起的习惯,所以我总是拾得最多。有一天我一觉醒来,窗棂上有一格已经有了阳光,急得直哭,母亲匆忙给我梳小辫,打发我上学,不大工夫我就回转了,学堂尚未开门。”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即使有句“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的语文课名言,很多学生却独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感觉亲近,而这个好感主要来自于文中描写学童们在百草园和书屋园子游戏的那几段。这篇描绘一百年前私塾业余生活的小文,竟也能引起现在学生的共鸣,这倒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1940年,不满6岁的王蒙开始在北师附小上小学。当时正处颠沛流离的战争时期,而王蒙先生现在回忆起小学生活却是无比温馨。7岁时,一次考修身课(即现在的德育课)时,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育”字该如何写,情急之下就偷偷翻开了课桌里的书。第二天发试卷的时候,华老师说:“大家考得都不好,有个人虽然考得好,但成绩有水分不能算。”华老师没有在课堂上公布是谁作了弊。“当时我就知道老师说的是自己,老师用暗示给我留下了改过的空间。这次作弊事件之后,我深深懂得,无论你考得好与坏,都不应该作弊;无论你做什么事,都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