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陪读赔掉孩子的自主能力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当心陪读赔掉孩子的自主能力

2011-07-15 10:30:25     标签:小升初经验

暑假伊始,形形色色的培训班里少不了家长的身影。上个双休日,骨折还未痊愈的陆女士在教室里站了1.5个小时,目的是陪6岁的儿子学国际象棋。虽然家长对陪读究竟好不好莫衷一是,但已经有培训机构大张旗鼓地把“家长旁听”当作吸引眼球的销售秘诀。

奥数班“陪读率”最高

在徐家汇附近的一家音乐进修学校,钢琴预备班和围棋启蒙班很受欢迎。学校负责人表示,家长可以随堂听课,以便在家进行指导。学校设有很多独立的小教室,每个小教室里都有一名家长陪同。有些家长听得非常认真,时不时还问老师一些问题;而有些家长不但要听课,还要管住淘气的孩子。

与学钢琴、学围棋时家长的零星身影相比,一些奥数培训机构里的家长则属于“扎堆露面”。在市中心很多奥数培训机构的教室里,近20个孩子在上课,而坐在教室里的家长就达十二三位。

家长林女士和儿子一起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每天下午,他们都得来这里学3个小时奥数。林女士曾经和不少家长一样,在教室附近的家长休息室,用小说、报纸和游戏机打发时光。可当她发现儿子回家后对上课内容一知半解,而自己又帮不上忙;几次在教室外偷窥时发觉儿子在玩铅笔、橡皮,林女士坐不住了,下决心走进课堂陪读。“孩子学音乐、学美术,家长陪读其实就是监督,而学奥数的家长陪读这么多,主要还多了个学习辅导的任务。”

骨折妈妈站着陪读1.5小时

虽然培训机构并没要求家长陪读,但陆女士还是希望多陪陪孩子。“我平时工作很忙,学国际象棋一周两次课,工作日的课只能让孩子的爷爷陪,我就负责双休日了。”谈起陪读的原因,她认为尚在养成学习习惯阶段的孩子,面对国际象棋这种“开动脑筋”的活动,还是要聚精会神,家长的出现很必要。

可是,前段时间陆女士的脚意外骨折。“刚开班的时候,教室里有十二三个小朋友,陪读的家长大约有一半有座位可以坐。可后来小朋友突然增加到16个,家长的位子就没了。”陆女士只好每次站上一个半小时。“虽然很辛苦,但回家还可以和儿子一起切磋棋艺,我把这看作是一种亲子活动。”

培训机构用其当噱头

在本市一家知名奥数培训机构的网站上,“上海独一无二的小班授课+家长旁听”被当作显眼的宣传口号。走进这家机构设在北海路某商务楼里的分部,一张陈述家长旁听对孩子学习好处的大海报立即映入眼帘。走过几间正在上课的教室,很容易在教室后面找到家长的身影,有的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放暑假了,孩子的课程排得很满。平时他的父母要上班,我来负责接送和旁听,双休日他父母来,我休息。”年过七旬的华先生觉得如今比退休前还要忙,但认为陪孙子读书并非一无是处。“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对老师教的内容和进度心中有数,对老师教课也是个促进,一旦碰到问题,还可以及时和老师作沟通。现在的孩子,很多话回家都不说的呀!”华先生笑着说。

工作人员表示:“家长有旁听的权利,但不要求一定要旁听。建议小学生家长有时间可以旁听,到初中就不需要旁听了。事实上,我们小学生家长旁听的占一大半,但初中生家长旁听率不到5%。”

[记者手记]

当心陪读赔掉孩子的自主能力

孩子参加暑假培训班,家长该不该陪读?简单地用“对”、“错”来下结论似乎很难。因为两边都有充足的理由。毫无疑问,陪读可以观察孩子的学习效果,监督机构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质量,给顽皮孩子“拾遗补缺”,这些理由听起来好像头头是道。

然而,家长走进教室成为孩子的“同学”,这很可能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造成毁灭性打击,同时也让孩子觉得不被信任。而且,老师主动要求家长“陪读”,无形中也把很多教学的任务转嫁给了家长,反而使得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被“边缘化”。

“扶上马、送一程”对少时顽皮、不自觉的孩子来说可能是必要的,但学海无涯,人生路长,孩子总有一天要自由翱翔于蓝天,何不让他们从小就培养独立精神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