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家长都在为择校大伤脑筋,心情像天气一样越来越烦热。今年,武汉市取消已存在11年的改制校,希望以此遏制“小升初”择校热。然而,民办校暗中选拔尖子生,公办校违规招收择校生,生源大战愈演愈烈。学生们在考场疲于奔命,家长们也因此愈发迷惑:为什么“小升初”变得如此不堪重负?
今年对于小学升初中(简称“小升初”)学生家长来讲,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
与往年“小升初”不同,今年最大的变化是改制初中被取消,一些优质初中要么姓“公”,要么姓“民”,其变化直接影响今年的“小升初”招生政策,社会各界因而倍加关注。
往年,武汉市改制校招生政策3月底就已出台;4月底,大部分改制校的招生计划、收费标准已获教育部门批准,向社会公布。5月15日,武汉召开规范改制校部署会,要求今年秋季,所有改制校原则上停止办学体制改革,恢复公办学校性质,接收就近对口入学学生;对转为公办学校确有困难的改制校,可改为民办校或者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
牵一发而动全身。改制校转为公办学校后,实行划片招生,服务范围内学生不用摇号就可直接享受优质资源,这让原本无法享受优质资源的学生十分期待;改制校转民办后,将不再划定服务范围,怎么招生?学费怎么收?老师变不变?家长们焦急等待。
整整50天后,7月4日,家长们终于等到54所改制校转制方案:撤销学校6所,恢复公办性质学校20所,规范为社会力量独立举办的民办学校5所,规范为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23所(其中小学7所,初中16所)。
家长们发现,转为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16所民办初中,几乎都是各个区最好的初中。招生政策仍沿用过去的摇号和自主招生同时进行。但各校的招生计划、摇号比例和收费标准迟迟没有公布。
武汉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根据教育部规定,改制校必须改革。从去年10月起,武汉规范改制校专班广泛征求学校、专家等方面的意见,经过市人大、市政协多次调研,外出考查了8个城市,讨论了11稿,历时9个月,才最后确定改革方案。这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具体执行会有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