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择校,对不少家长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今日,武汉市“小升初”择校集中报名。奥数网提醒广大家长,切勿有盲目攀比、崇拜名校的心理,“非名校成功”的案例已不胜枚举。>>进入讨论<<
(上图来源于网络)
择校: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边是孩子的前途,一边是择校需要付出的高昂代价。天平的两端,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选择向孩子一方倾斜。于是,一场本该由孩子公平起跑的竞争,最终演变成了家长经济实力、人脉关系的比拼。导致择校之风的盛行。
这个闷热的夏天,择校大战再一次扰乱许多家庭的生活。每年夏天,为孩子择校而奔波就成为众多家长的烦心事。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宁愿花大价钱选择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就读。
当下,随着“择校风”愈演愈烈。找熟人、托关系、再交钱……只要孩子能上好学校,家长怎么着也是心甘情愿的。再者高中阶段不属于“义务教育”,所以高中是允许择校并收取择校费的。所谓的择校费,不过是争夺重点中学或次重点中学资源过程中的敲门砖,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面临的又一道“经济坎”。
[网友观点]
“择校”是必须的
E度论坛网名为“雅雅妈妈”发帖称:“不进好的小学,孩子的人生轨迹将从此转变!”同时E度论坛也有不少人在询问:孩子未能进名校,家长该如何向孩子解释?
“肯定要择校,为了孩子什么办法也得想啊。”E度网友刘先生说,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不择手段”那是必须的。在刘先生看来,上小学时孩子还小,而且小学主要是打基础,就近入学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初中阶段很重要,孩子将来能不能考上好的大学,关键就要看初中学得怎么样。
网友称:“如果真的学校都一样,为何就业时还要看毕业的学府是否知名,还要看学业道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把最好的给孩子,让孩子变压力为动力,去适应这样的社会。如果真的能有机会,长大了还是走出国门吧,不要在这个圈内重复同样的命运和无奈的选择。”
[专家观点]
没有必要刻意地去择校
武汉资深"小升初"专家,E度社区版主朱珂称,“学生成绩的好坏关键看学生自己,老师只是辅助作用,而且老师也不是万能的。择校其实就是择老师和学习风气,在大环境影响的使然,使得家长们纷纷加入择校大战。”
“家长的抱怨没错,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可能绝对的平均,实现人人都可以上名校,人人都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这一目标还是很遥远的。”朱珂同时表示,在这样大的择校浪潮下,择校需要理性,切勿盲目选择,最重要的还是要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就读。
[小编感言]
中小学"择校"家长需理性
对父母来说,孩子的笑才是他们最大的幸福!为了进所谓的名校,把童年变成“武装”孩子的准备阶段,等到了五年级、六年级的时候,带着孩子赶场考试,搞得全家身心俱疲,真的有必要?
“学习环境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家长愿意花钱让孩子到更好的学校读书的原因。”但是,并非所有的择校生都能在这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中提高成绩。
“择校生大多是在父母的意愿下进行的被动选择,有的家长、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偏高,更有部分家长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出钱让孩子进名校。让孩子在合适的学校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在这样的环境里,周围同学水平相差不大,老师上课也更有针对性,学生也不会背上过重的包袱。不考虑现实情况盲目择校,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奥数网提醒广大家长,切勿盲目攀比、崇拜名校的心理,“非名校成功”的案例已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