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购买者从城市的一个区域移到另一个区域,一个街道移到另一个街道;高考移民从一个省移到另一个省,从二线城市移到一线城市,殊途而同归。家长们效法“孟母三迁”,受尽颠沛之苦,目的只有一个:争夺分配不均的稀缺教育资源。
以前买房子,最吸引人的广告语是什么“距离市中心仅……”之类,如今早已黯然褪色了,买房送家具、送装修、送钻石甚至送名车的营销手法也未必能让人动心。但有一条,却日渐被各大房产商当作招揽买家的金科玉律,那就是——学区房,学校在选房的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随着“新千年宝宝”、“新世纪宝宝”逐渐到了入学期,这两年学区房行情也异常火爆。自去年以来,在二手房价格变动的潮涨潮落中,唯有学区房“一枝独秀”——量缩价跌时岿然不动,楼市回暖时率先涨价且涨幅居前,一旦市场量价齐升,学区房又是一路领跑,奇货可居。
跟着政策转
“学区房”的概念近几年才受到关注,它的产生与“就近入学”的招生政策紧密相关。
1986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其中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那时全国大多数老百姓还习惯于单位的福利分房,单位给的房子在哪里,孩子就在附近的学校上学。很多大工厂就办了学校,让孩子和同事的孩子一起上学,彼此有个照应,家长心里也放心。
那时尚未流行“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中国式焦虑。虽然高考同样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没有多少人会从小学开始未雨绸缪,加上“买房”本身就是稀罕事,“学区房”几乎是闻所未闻。
其实,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早在1980年就已悄然启动。当年6月,中央政府提出,“准许私人建房、私人买房,准许私人拥有自己的住房”,正式推行住房商品化政策。但习惯了30多年住房供给制的中国老百姓对商品房这一新生事物半信半疑,哪怕每平方米100多元的价格也无人问津。1988年1月15日,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宣布,从当年开始,住房制度改革正式列入中央和地方的改革计划,分期分批地推向全国,目标是实现住房商品化,思路是提高房租,增加工资,鼓励职工买房。1998年无疑是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那年的3月29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必须把现行的福利分房政策改为货币化、商品化的住房政策,让人民群众自己买房子。我们准备今年下半年出台新的政策,停止福利分房,住房分配一律改为商品化。”一席话宣告实行了40多年的福利分房政策的终结。从此,中国的住房分配走上商品化道路,中国房地产业迅速崛起。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谈到,“在《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前,全国不同地方采取不同的入学方式,有些地方公办学校采取的是摇号,有些地方采取就近入学。学区房现象不止在青岛存在,在全国一线、二线城市都先后出现过,先实行‘就近入学’的地方就先产生学区房现象。”
近年来,学区房购买者常常因种种因素无法让子女顺利入学:或是因学区变动,所购房被划出招生范围;或是因学校设立户口年限门槛。坊间流传着一些说法,认为学区的划定存在着许多“花头经”。尝了学区房“空心汤团”的家长纷纷将矛头对准招生政策的不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