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德育工作的文化引领。进一步发挥学校文化育人和文化传承创新作用,牢固树立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诚信教育、礼仪教育、生命教育、责任教育。全面启动教育系统“六五”普法工作,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开发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和基地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不断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基础,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着力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大力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拓宽文化育人的新平台新阵地。
二是深刻分析当前社会及青少年特点,加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当前,社会上不良的精神文化环境对学校的污染以及家庭教育的失控,给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致使一小部分学生行为不够规范,自觉性不够强。因此,要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必须根据时代的特点,德育任务和要求的变化及教育对象的变化特征,用全新的观念去对待,使德育内容序列化,使德育管理制度化,使德育渠道立体化,使德育活动多样化,从而使学校德育工作更注意突出时代性,加强针对性,注意可行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是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规划纲要要求,把德育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形成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局面。遵循学校德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德育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全面整合德育资源,改进德育方法和形式,重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广泛开发各类课程的德育资源,注重德育与所有教育教学环节的联系,深入挖掘各学科蕴涵的德育素材,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抓好社会实践环节,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适应青少年群体交流方式,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寓教于健康向上文化活动之中,扩大青少年参与面,丰富学生体验,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是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作用,积极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定期举行班主任例会,校本培训,通过学习有关经验文章、经验介绍等方式,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在今后两年,区教育局在继续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基础上,还将进一步加强政教主任队伍的建设,通过搭建交流—互动式的培训平台,全面提升政教主任的德育工作水平。同时,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将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专兼职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心理教师专业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作用,加大对心理教育课题的研究和指导力度。
五是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工作合力。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不仅要全面覆盖、横向渗透,更要内外衔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让德育贯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方面,构建校内外教育网络,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全方位营造良好环境。创新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与校内外教育网络建设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在引导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监督的基础上,让家长和社会承担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应尽责任;充分挖掘并利用周边资源,加强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探索学校与企业、单位合作共建、促进全方位育人的模式,进一步凝聚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
六是加强德育资源的挖掘、开发,鼓励学生社会实践。有效挖掘、利用区内外德育资源,深入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区教育局将在今后两年大力开发企业、单位、社区等资源,有效整合各级、各类校外实践基地,创建“镇海区校外实践基地网络”。积极利用德育基地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资源,组织青少年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同时,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师生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
七是为特殊学生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残疾青少年给予更多关爱,努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真正体现教育关怀与公平。特别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密切关注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情绪变化,对他们的成长进步给予及时鼓励,对他们容易出现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及时矫正,引导让他们增强信心,形成理性认识,养成健康人格,并能建立教育档案。
八是有效加强学校德育科学研究。不断强化德育科研意识,加强德育研究,以德育科研为平台,结合新形势下德育工作要求和学校实际,不断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理念、模式、方法和途径。积极组织学校和教师参加各类德育论文评比活动,努力把德育科研引导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上来,强化德育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以科研促实践,推动学校德育工作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