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小学时就有点喜欢看鲁迅的作品,明知道他是看不懂的,但是他要《鲁迅全集》我就索性给他买了。那时只要有空他就看上几眼,我也没有给他解释什么,总觉得书只有自己悟出来后才能懂得作者的真谛。这不升入初中后儿子又想模仿鲁迅的文风写散文,于是又重新看《鲁迅全集》了。(到现在也没有写,光有雷声没有雨点)不过这段时间能明显感觉小子似乎悟出点东西了,还像模像样地跟我说:“其实鲁迅的文章大抵都是带有讽刺意味的。”看来是看懂了一点。
昨天语文课学了鲁迅的《风筝》,这堂课有外校的老师来听课,儿子说他回答问题非常踊跃,竟然回答了6个问题。一猜肯定是预习了呗,一问竟然不是预习的,(本来不是要讲这篇课文的。)“那你怎么会知道的那么多呢?”我好奇地问道。“我吧,就是看鲁迅的文章看多了,差不多就猜出来了,不就是暗讽和批判当时中国的封建主义社会,要不就是政府无能,要不就是政府腐败。”小子竟然如此轻描淡写。
小子给我讲述了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是一个人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难怪偶然明白道理的兄长心底的悲哀久久拂之不去,受尽一生的内心折磨。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光顾着玩,因为学习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能带给我们知识与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劳逸结合,该玩耍的时候玩耍,该学习时就学习。”我觉得这个道理应该是任何时代都适用的。
听完儿子的讲解之后,我突发奇想地问道:“儿子,你觉得你的童年算不算快乐?”小子竟然说:“应该是快乐的吧,反正现在没有感到痛苦,说真的我都忘记了。”嘿,小时候白让你整天玩了。
作者:龙来宝,原文发自查字典,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