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被家长误读的考场竞争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小升初:被家长误读的考场竞争

2011-04-21 10:23:08     标签:小升初教育新闻

Competition——这个几乎可以称为中国各行业发展源动力的词汇,也渗透到了教育体制的脉搏里。横观到考试排名、纵观到升级升学率,晋选式的评价需要孩子们的竞争和拼搏来为他们的成绩和表现买单。于是,摆在中国学生面前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竞争——小升初考试,亦成为家长们迫切关注的问题。

然而,随着小升初的重视程度加深,各种质疑声也日渐突显,很多人认为竞争导致了孩子们早早学习负担过重,不利于孩子自身人格的健康成长。曾有孩子向媒体举报说“课外班太多”,“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于是“减负”成为呼声,“加重”却成事实。

现象:惟分数论

家长:“突击”最有效

“入学名校”是小升初的主要竞争点,抛去体制改革的因素,“成绩优异”似乎成为孩子们惟一能够确切抓到的入学橄榄枝。而成绩的体现在于分数,这就是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考名校不断加重学习负担的原因所在。

很多业内人士把倡导“减负”的佐证放到大洋彼岸的美国,而对纯正美国小学教育颇有研究的瑞思学科英语学术副总裁Sally对记者说道:“最近我们走访美国的很多家小学,发现他们的考试一点儿也不比中国孩子少,甚至于他们的成绩是会在全班、全校、全区乃至全州有一个位置的比对。”在记者问及为何中国孩子的学业负担看起来更重时,Sally说:“在我个人看来,可能是家长们的'突击理论'打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看起来孩子把更多的事情当成了枯燥的任务去消化。”

病因:对考试误读

孩子:考后健忘症

“突击理论”——是近些年流行于中国各个年龄段教育的典型现象,但从效果上来讲,虽然成绩单看起来可以“风光”些,考生们出考场后都鲜有例外地“健忘”。“考后健忘症侯群”成为了教育失败的体现。

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当小升初的择生标尺被简化为分数,大家便都忘了考试背后的意义。在“提分”的目的下,家长们的选择看似轻松多了,“提分班”、“短期速成”等各种教育“加餐”为孩子们候着,名校的大门看起来就似乎更近了一步。

大家忽略了这样的过程,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是知识的掌握和实力的增强,随后考试成为检验实力的一种渠道,将成绩体现出来用于竞争结果的选拔标准。但是如果只关注成绩,则容易导致家长们跳过第一步,将小升初误读为考场上的一次竞争,却没有看到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差距。

方案:优秀的学习能力

瑞思:懂方法的人才能常胜

壳牌石油策划经理盖亚斯有过这样的话:“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在中国,对学习成绩的重视和对学习能力的忽视几乎同时出现。学习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的主动性,即自主学习;二是学习的方法性,即正确学习。具备了优秀的学习能力才能最终体现到实力上,从而在考试中亦不会输。

很多重点中学中都有这样的典型案例,有“死读书、读死书”考进的,也有看起来“轻松无忧”却也成绩卓越的,事实上就是学习能力的有无带来的差别。北京皇城根小学的Tony目前就读于瑞思学科英语星街坊中心,他的妈妈经常发现儿子能够“很轻松地掌握之前不认识的单词”。“我认为这大概与两个方面有关系,一是瑞思课堂上教过自然拼读法,所以对新词汇的'形'和读音能够很快地记忆;而另一方面在于他英语思维现在基本上已经有了,所以虽然是新词,但是结合对话环境有时候可以轻松地理解或者说记住单词的含义。”

据悉,在学习能力打造知识实力的目标下,瑞思80%以上的孩子在公立课堂上英文成绩优秀,而在小学课程中,几乎每个孩子都可以对更高年级的课程轻松应对。“有的孩子虽然还是在读三年级,但是对于中考的知识点已经大部分不陌生了。”Sally说,“我们就是要培养孩子们正确学习、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事实也证明了,懂方法的人才能常胜。”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