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最缺优秀的带领人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小学生阅读最缺优秀的带领人

2011-04-25 10:25:50     标签:小升初教育新闻

小学生阅读缺什么?缺积极向上的适合孩子阅读的好书,缺具有较高儿童文学素养的教师的引领,还缺阅读时间和阅读指导。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小学生阅读存在的不良状况将长期存在下去。

推广儿童阅读已经整整10年,我用热情去点燃孩子们的读书热情,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美妙。不过,我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对于这项伟大的事业而言,只是“小步走路”,孩子们的阅读还缺少很多东西。

缺“营养”——我们应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品尝有益的精神食粮

我的儿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人虽小,理想却有很多,以前他想当解放军,后来想当玩具店老板,前些日子又说想当科学家。我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我的儿子也会落入俗套。可是,仔细想想,孩子的想法不是空穴来风,最近他真的很爱看科普类书籍和杂志。

因为家有男孩,我不仅仅推荐经典的儿童文学给他,几年前就四处寻找、囤积科普类书籍,但是这类好书真的太少了。好的科普书一般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很少有本土的原创作品。2010年1月,参观台湾儿童书展,让我惊喜不已,于是带回了一大堆科普书。现在儿子最喜欢把家里的一套《小牛顿科学馆》铺在书房的地板上,然后席地而坐,一看就是半天。

孩子阅读的涉猎范围应广泛一些,这样阅读营养才会均衡。当然,造成如今孩子阅读营养不均衡的原因,除了适合孩子阅读的科普类书籍缺乏外,也与老师往往根据自己的阅读喜好向孩子推荐图书有关。

看看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绝大部分是女教师,因此推荐的书目自然而然地带上性别色彩。一些较为宏大的主题,如战争、历史、哲学等,女教师很少偏爱,因此造成孩子们无法接触到这类书籍,这无疑是一件憾事。

现在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各个年龄段的儿童所接受的阅读营养有过剩现象,不属于这个年龄段孩子阅读的作品,也会被阅读带领人送至眼前,好像阅读可以包打天下,能让孩子立刻成为什么似的。其实,我们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品尝属于自己年龄段的精神食粮。

缺带领人——各种学科的教师都有带领孩子阅读的义务

记得我上小学时,有一位代课老师,姓甚名谁已记不清了,但是他给我们读书时的情景却难以忘怀。那时候,每每到了体育课,心中总期待着下雨。因为下雨就可以坐在教室里,听老师给我们读有趣的故事了。这位代课老师面色黝黑,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中夹杂着较为浓重的方言。即便如此,我也会静静地托着腮帮,和同学一起沉浸在故事中。

就是从那时开始,我知道了叶圣陶爷爷笔下那个善良的稻草人,知道了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叫做印度的国家,神秘而又令人向往……于是一天天,这样的期待总是存留于心底。

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位老师可以算得上我的阅读“点灯人”。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充当“点灯人”的一般是校长和老师。就阅读来说,可以把校长分为三类:一是提倡阅读,身体力行,把学校打造成阅读的乐园,自己所做的就是还校园阅读的本真状态;二是重视阅读,但只是热衷于把阅读当作学校特色来做;三是无视阅读的意义,阅读无作为,醉心于孩子们的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目前,第一类校长可谓微乎其微,阅读的“去功利化”还任重道远。

再说老师。就儿童文学阅读推广而言,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作为推广人的教师缺乏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阅读推广的任务更多的是由学校里的教师所担当的,教师成为了阅读推广的主要力量。但是,我们的很多老师在学生阶段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儿童文学教育,很大一部分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儿童文学,工作以后也没有接受过儿童文学的系统培训。而且,在现今的母语教育中,最不重视的就是文学教育。可以说,上述这些原因客观上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缺乏。

由于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缺乏,自然地出现了下列两种情况:一是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无法经老师推介成为儿童阅读的主体;二是文学阅读语文化的现象比较普遍,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文学的启蒙与教育。

另外,提及阅读推广,责任约定俗成似的落在语文老师肩上,难道其他学科的教师就没有带领孩子们进行阅读的义务了吗?我想,这也是我们对阅读的狭隘认识所造成的。

缺时间——孩子们的负担仍旧很重,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读书时间

和很多老师交流时,老师们经常问我:你们孩子阅读的时间从哪来呢?他们说,他们天天在学校里忙着教学任务,根本没有时间。老师们的疑虑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还要完成一些教育工作,学校里的8小时是不够用的,还有不少工作是需要带回家完成的。

孩子们也是如此。他们每天在学校里学习各门课程,回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何况作业量并不少,加上晚上或者是节假日仍要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尽管减负之声不绝于耳,但是真实的情况是,孩子们的负担仍旧很重,几乎没有什么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所以也就出现了刚才老师的疑问。

其实,“罪魁祸首”还是应试教育,老师们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把教材“翻了个底朝天”。为什么呢?考试要考呀!孩子们每天做着各种各样的习题,原因是老师们觉得这样反复练、练反复,考试胜算的可能性比较大。于是,老师陷入怪圈,孩子们自然就成了受害者,就像米切尔·恩德的幻想小说《毛毛》里所提到的那个灰先生。没有闲暇,哪来心情?更谈不上捧起书了。

缺方法——孩子们经常被灌输空洞的根本称不上方法的阅读方法

一次到朋友家去玩,朋友的小孩正在做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为了能尽快和我的儿子一块儿玩,他胡乱地在书上挑挑拣拣,胡乱地写上了“好词好句”。这哪是好词好句呀!孩子告诉我,这是应付老师的。孩子们真聪明,既然做的是“复印机”、“搬运工”的工作,那就草草地应付一下吧!

听一位校长介绍他们学校推广儿童的经验,其中的一条经验简直触目惊心!学校要求孩子们一边阅读一边做批注,还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一个重要的阅读方法。结果,一本本漂亮的童书,诸如《夏洛的网》这样的经典作品被一条条横线、一段段文字包裹着,真是惨不忍睹!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类似上述现象屡见不鲜。孩子们经常被灌输的无外乎是一边读一边想、边读边想象、及时写上阅读批注等空洞的,根本称不上方法的阅读方法。

在指导阅读上,我们的老师太需要补课了!

小学生阅读缺什么?缺“营养”,这是基础;缺带领人,这是关键;缺时间,这是保证;缺方法,这是路径。

小学生阅读还缺什么?还缺思考,缺有质量的思考;还缺课程,缺关怀童年、关注童真的为孩子们所热爱的阅读课程。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