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审计署近日联合下发《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八条措施》。教育部今天明确表示:“占坑班”、择校费、特长招生、公办学校以民办名义乱收费等义务教育阶段违规行为都将被禁止。
相关机构对我国35个主要城市进行的2010年度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显示,88.6%的公众认为本地中小学择校问题“非常严重”、“比较严重”,而这一数据在北京地区超过95%.教育部表示,一些地方群众对择校乱收费问题反映强烈。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和教辅材料散滥问题是当年群众反映强烈的两大难点问题,连续几年处于群众投诉的前列。
北京市出台的2011年“小升初”政策,坚持了“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但是,据调查,家长们并不买账,“占坑班”、培训班仍然屡禁不绝。
北京市“小升初”一直采取的是免试和就近入学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校外培训与升学挂钩。但,这是明面儿上的,“潜规则”却不是。民间流传的“占坑班”指的就是名校自己或和其他教育机构合办或指定某机构办的以奥数、英语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选拔排名靠前的小学六年级毕业生进入该校就读的课外培训班。而这样的培训班却让家长们苦不堪言:
家长1:特着急,从小学四年开始,就开始搜索小升初的各种资料。
家长2:通过孩子简历的方式来推荐自己的孩子,比就业还难!
比就业还难,家长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不占坑就进不了名校。北京不断扩大建城面积,城区扩展到五环了,可教育资源却没能同步发展,新城区有漂亮的楼房和马路,却难见高质量的公立学校。那么,家住新城区的孩子想上传统名校,就近入学肯定没戏,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占坑班”的选拔上了。
专家分析认为,在择校竞争中,政府、学校和市场、家长和学生是三个主要的利益相关方。一方面,主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意志、法律规定非常明确,一方面,市场推动和家长的择校需求十分强劲。在这一过程中,真正软弱、被动的是政府管理。
据了解,目前在一些大城市,择校竞争已蔓延到了“幼儿园升小学”.有评论认为:择校问题,已不仅仅是对家长和孩子心力的煎熬,它所形成的庞大而锐利的利益块垒,已经戳伤了社会公平、背离了义务教育的本义。
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教育部出台的治理政策不仅仅是昨天公布的《八条措施》。2010年底,教育部曾发布“禁令”,要求各地3到5年基本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但是,广州、北京、南京等地中小学择校费不降反升。去年11月,教育部又再次重申“十条禁令”.
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问题为什么总是禁而不止?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义务教育资源不平衡是根本。
杨东平:造成这种择校竞争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之间的差距太大,真正的釜底抽薪的办法是缩小学校的差距和改革中考制度,比如你上一所普通学校也能进入重点高中的话,你也不见得非要上这几所重点初中,如果学校相对比较均衡,那大家选择的意愿就会削弱,只要切实的缩小差距,改革中考制度,这些问题的确是可以得到治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