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受命报道“小升初”乱象。曾经自以为是的认为,通过媒体的持续报道,能引起广泛关注,进而推动“小升初”改革,让大多数孩子能在公平的环境下,从小学平稳有序地升入初中。现在看来,未免太幼稚了。
近日,我的同事再次报道“小升初”,不能说毫无进步,但基本如故。
在北京,享受“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大多数小学毕业生和他们的家长依然忧心忡忡,他们升学的压力显然已经超过那些初、高中毕业生。
无论在北京市哪所重点中学的校园里,都能看到步伐匆忙,面容焦急、身带各种材料的家长和孩子,他们都是来报名参加重点学校测试和选拔的。
家长们说,每到一所学校报名就要交一份简历。在校六年的成绩单、校外各种辅导班的测试表、各类参赛获奖证书、综合素质评价表等等。他们的简历甚至比大学生、研究生求职简历的内容多很多,长达四、五十页。
尽管一些地方小升初择校途径在增加,但进入一所重点中学的难度并没有降低。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学校今年招收29名特长生,但是报名人数超过700人,录取率约为1比25,其实这还不是最高的。今年,湖北省一所重点中学招30个人的英语班,报名人数超过3000人。学生家长的共识是:相比中考和高考,小升初是最难的。
这两年“小升初”的择校政策不仅没简化,反而越来越复杂了。仅北京海淀区就有“优秀小学毕业生推荐入学”、“文体科技特长生”、“共建生”和“上民办学校”、“自主招生”、“点招生”、“双向选择”、“对口派位”等等政策。
今年,北京市部分区县和重点中学,纷纷推出了自定的一些入学政策。最少的三种,最多的七八种,只要符合其中一项,学生就可以“择校”进入重点中学。家长们告诉记者,大部分的择校途径都离不开直接或者间接的“考试”。“点招”是重点学校通过校外辅导班测试的形式,间接考试录取学生。
记者发现,为避免电脑派位,许多家长选择了不止一项择校途径。在北京某重点中学招考特长生的现场,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就同时参加了推优和特长生两种选拔。
2011年北京市“小升初”毕业生人数有10.8万人,推优比例最高的区为30%,最低的13%,平均约20%;不完全统计“共建生”约有5%;“点招生”最高25%,最低也在10%左右;特长生比例一般在15%,这就意味着今年择校生人数有可能超过50%。就此,记者联系一些区县教育部门和几所重点中学采访,但都没有得到回复。
取消“统一入学”考试后,“小升初”变得错综复杂,一些地方“择校热”随之升温。记者调查发现,“小升初”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显然是造成择校热的重要原因。专家指出,遏制择校热,现行政策力不从心。
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进入重点中学都要经过各种各样的选拔,选拔的数量和难度还有继续增多的趋势。专家认为这不但从根本上违背了义务教育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宗旨,也有违义务教育的公平性。
专家说,目前一些小升初的政策缺乏统一的规范。北京市规定“三好学生”是“小升初”推优政策的主要标准,但一些学校又制定了许多其它附加条件。
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原本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但调查显示,“考试”仍是很多家长、学生最认同的选拔方式。
电脑派位是各地推行“免试就近入学”的一种方式,它是根据学生户籍或学籍所在地,通过摇号确定上哪所中学。由于不透明和缺乏监督。许多学生和家长表示难以接受。来自北京、武汉、郑州等地的调查,约50%的家长对电脑派位的方式提出了质疑。
而更让家长和学生感到纠结的是,所谓的“免试”在一些地方,其实仅仅是免了一个全省或者全市的统一考试,取而代之的是重点学校名目繁多的不是考试的考试。
为了通过考试选拔,小学生们不得不参加各类辅导班,以北京为例,超过一半的小学生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不完全统计,北京、西安、武汉等地的小学生平均参加辅导班2到3个,最多的有6个。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2010年80%的小学生,睡眠时间低于国家规定十个小时的标准,而2005年这一人数为66.6%。孩子辛苦,大人也不轻松。
专家建议,在一些地方可以考虑由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对小学毕业生进行统一的水平测试,作为“小升初”的依据,学生负担反而会减轻。不然,“减负”就是一句空话。
说到“小升初”改革,乃至全面的教育改革,很多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学校和教师也有很多难言的苦衷。就我当面听到的一些解释,也能勉强说得过去。但我没有资格表示理解,评价一国一地教育水平的人,是此时此刻亟待脱困的学生和家长。我只能期待,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少一些官僚习气,多一点脚踏实地,为国家,为民族,也是为自己,多做些实事好事。不要让人民总是因为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失望。
本文大部分内容直接取材于本台记者陈征、鲁东海、马维华的报道。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