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教育局公布了《青岛市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实验实施方案》,要求各中小学和高校教师和学生结对,参与学生人生规划。各学校要设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实验”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家长培训和学生体验。在试点学校,教育局规定校方要利用现有软件、开发新软件,测试、评价学生的气质、性格、特长。
“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的性格和气质,但我们学校的学生两节课下来就能搞清楚。”青岛4中心理老师王宏介绍说,新生在上心理课时将会测定自己的性格和气质类型。“性格测定和气质测定有一整套国际通用的问卷,从五年前开始,我们把它引入了心理课堂。”以气质测试为例,学生要在30多分钟时间里,完成60道题目,根据结果推断出自己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还是抑郁质。“每份测试结果后面有解释和改进的方式。”王宏介绍,学生从初一就了解自己的性格和气质,对中学三年的发展非常有效,老师会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和气质,为他们制定不一样的压力缓解方式,权衡谈话的方式和轻重。据了解,对每个学生的气质测定,今后将成为所有中小学和高校的“份内事”。
“这学期我们打算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理想职业,制定出各自的人生规划。”青岛榉园学校教导主任徐倩告诉记者,在过去一年的“职业万花筒”课程中,学生们已经在课堂上接触过40多项不同职业,而这个学期孩子还将继续体验不同的“职业”。榉园学校每周四下午的二三节课,都会有从事不同职业的家长来给学生上课,学生以“仿真”形式体验摄影师、交警、法官、医生、银行职员、导游等社会职业的不同角色。
据了解,早在教育局出台举措前,岛城的很多中小学就已经开始了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像青岛开发区珠江路小学、青岛47中等学校,都把各种职业引入到学校的选修课程中。
根据教育局公布的《方案》,学校要组织学生进工厂、车间、企事业单位,还要实施“全员育人工程”,所有老师都要与学生结对,指导学生的人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