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苏州教育成就综述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十一五”苏州教育成就综述

2011-04-08 09:47:42     标签:小升初教育新闻

“十一五”期间,具有苏州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在苏州基本形成,苏州教育整体水平和教育综合实力继续领先江苏,位居全国前列。“十一五”辉煌的教育发展成就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率先发展、优先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成就。

全市教育经费投入620亿元

开启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620亿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达到405亿元,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了 138.9%和154.7%,年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率超过18%。

这样的大手笔基于全市各级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理解和正确把握,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坚持的率先发展、优先发展和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苏州的领导换了一任又一任,但对教育的科学认识和高度重视一直没有变。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三个优先”的思路,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优先”之下有了科学的大投入,大投入之下有了教育的大发展。

五年来,苏州城乡教育日新月异,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每年都有一批新校拔地而起,还有批量的学校易地兴建、改建扩建和合并重建,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大幅提升,并在五年内全面建成了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苏州国际教育园。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苏州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获得了更优质的人力支撑。

五年来,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残障儿童入学率达98%以上。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保持100%。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达到了目前的63%,超出全省23个百分点。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18%。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15.2年。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58%,老年教育普及率高达15%。

五年中,苏州教育开启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2006年,苏州先声夺人,率先在全国实施城乡一体的免费义务教育。

2007年,苏州所辖区域全部通过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城乡一体”均衡发展。

优质教育资源比重实现新突破。

教育是民生。发展教育,苏州为民、富民的基调一直没有变。

五年来,苏州坚持城乡一体,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个教师,全力扩展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2008年9月,为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实施义务教育的“县级管理”,苏州工业园区率先在全市宣布,将用两年多的时间完成全区15所乡镇中小学校的达标升级,改善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其办学水平,最终由区教育局接手管理。到今年10月,该区11所学校已实现区级管理,另外4所学校也已接受达标升级评估验收,预计到2010年底,将完成既定目标。

园区启动乡镇学校达标升级,其他区域同样在努力。“十一五”期间,全市各个区域都加快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步伐,成功地将强项做强,优质校做大,对包括农村村小、区域薄弱校在内的“短板”加长,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从2007年起,苏州全市在坚持公办吸纳为主的前提下,率先在全省开始了对全市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合格达标建设,在两年的时间内,通过帮扶、检查整改等多种形式使近百所外来工子弟校达到合格,提高了这批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

五年努力,五年收获。全市在高位上实现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段的均衡发展,城乡学校硬件全部现代化,软件几乎一个样,更多的学生走进了好学校。全市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水平稳步提高,2009年,苏州荣获“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的称号;自2005年以来,苏州每年被本一、本二类院校录取学生的比例持续6年递增,到今年已有40%以上的学生走进了本二及以上的高校。

目前全市有幼儿园405所,其中省、市优质幼儿园316所,占78%。全市334所小学、189所初中,全部建成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在68所普通高中学校中,有31所高中是四星级,比五年前增加了11所;同时实现了公办三星级高中的全覆盖,而五年前三星级高中占比还不到40%。“十一五”期间,我市还不断探索完善职业院校、高等院校的办学体制和机制,积极鼓励发展各类民办教育,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全市职教和高教教育资源的总量和比重有了新突破,上了新水平。五年来,全市高校新增4所,达到了24所,在江苏仅次于南京,并且有4所是本科院校,4所是招收本科生的独立学院。在48所中等职业学校中,超过75%的学校是省级以上重点职校。全市高等院校的在校生从“十五”期间的14万人上升到19万人。

城乡一体起步走,社区教育发展也有大跨越。苏州率先在全省实现了省级以上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全覆盖,建成了4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1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

“三项规定”带出系列改革

素质教育在城乡深入推进

改革创新、勇于实践永远是苏州教育的品质,也是苏州教育实现持续跨越式发展的源泉。“十一五”期间,苏州教育亮出了一面又一面充满创新色彩的旗帜,而“三项规定”带出的一套“组合拳”,合成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巨大力量,赢得了国内教育界的一致好评,尤其令人瞩目。

2007年3月,市教育局出台了《苏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项规定》,“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体育美育还给学生,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并规范办学、教学行为,义务教育免试入学,严禁教师有偿家教,全市中小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每天下午,小学3点20分以后,初中4点以后,各校都推出了20多种课外兴趣活动,多的超过了40种,学生们从不必要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放下书包,在阳光下奔跑跳跃,吹拉弹唱,争论演讲……苏州的校园成了孩子们放飞心灵、张扬个性的乐园。

学生轻负担,靠的是高效的教育教学质量

在“三项规定”全面推开一个月后,苏州的师资队伍建设也踏上了新征程。一场教师把握学科能力大竞赛在苏州城乡全面铺开。经过学校、市(县)、区层层比试,2007年8月,全市2000名40岁以下的教师坐进教室,像学生一样做题目。此后一年一次,三年一届,这样的大比武从未间断。全市参赛教师累计约5万人次,全市教师把握学科的能力有了大提升。

深化素质教育,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支持。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生活习惯。2008年暑假,苏州市教育局在全市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学生“会休息,会学习,会健体”的“三会”活动,并在此后开评了以学生、家长、教师为不同对象的系列 “三会”奖项,使“科学学习、科学健体、科学休息”深入师生的心中,走进了无数个学生的家庭。

教师整体素质展现新风貌

市优秀教师五年翻了近一倍

师资队伍素质是教育质量的关键

细心的人们可以发现,五年来,苏州各地招聘教师的门槛年年增高。最近几年,很多地方招幼儿园教师都要本科学历,招中学教师只认研究生学历,而过了学历关,还要过多道笔试关、面试关。

在把好“入门关”的同时,苏州教师的在职培训力度空前。培训种类多,学校、市(县)区、市级、省及全国级的培训接二连三;培训地有国内,有海外;培训内容有学科,有辅导员、班主任的基本功。五年来,师训覆盖了每一位教师。而早在2006年4月,苏州就首创名教师、名校长例会制,让特级教师听特级教师的课、名教师评名教师的课、名校长考察名校长的管理,这个师资专业发展的高平台,每一次都吸引了上千名普通教师参与,因而它在培育苏州教育领军人才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全市教师的专业水平。

五年中,围绕教师发展,苏州新设了许多奖项:教坛新苗、把握学科能力奖、指导学生自学优秀教师、教学“七认真”优秀教师、苏州教育名家……与此同时,各区域也自设了系列奖项,如沧浪区的星级教师等。

种种举措之下,“十一五”期间,苏州师资队伍继续向好,师资队伍水平再上新台阶。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师100%达合格学历,其中约九成以上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师持有高一层次学历,14.8%高中教师为研究生学历。职业院校中有一半以上的教师为“双师型”教师。

全市有1800人为市中小学科带头人及以上的优秀教师,比“十五”期间增加了800名。1800人中,有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4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43名、省特级教师162名、市名教师211名、名校长70名,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近1400名。五年来,全市有500多名教师受国家和省级表彰奖励,比“十五”期间增加了150多人。2009年,苏州获评“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市”。

教育国际化再上新水平

数字化校园转眼成现实

国际化、信息化一直是苏州教育的亮点。“十一五”期间,苏州各区域及各级各类学校加速了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新建和扩建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建立了大批中外交流合作项目,为了解和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打开了窗口,为接轨世界的学校管理和教学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苏州学生铺设了多条直通海外品牌高校的升学渠道。“十一五”期间,苏州拥有4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占了江苏全省的一半;全市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有26个;城乡119所学校有资格聘请外教,145所学校可以招收“洋学生”,7所学校成为汉语国际推广基地。

苏州的“老外”教师突破了600人,境外学生总数突破10000人,而在“十五”期末,苏州的境外学生只有2800人,外籍教师还不到300人。

苏州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十一五”期间,苏州进一步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水平,率先在全省建成了覆盖城乡的教育城域网,在100%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中建成了多媒体教室,100%的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