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四点可让中小学文体设施向社会开放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做好四点可让中小学文体设施向社会开放

2011-07-08 17:05:41     标签:小升初教育新闻

眼看中小学校暑期就要来临,熙熙嚷嚷的校园将很快人走一空。每到这时候,学校偌大的运动场馆就显得格外的空空荡荡。在拥挤不堪的城市社区,在文体资源贫乏的乡镇村落,许多苦于没有活动场所和文体设施的人们,格外期望学校文体活动场所能够对外开放。人们的愿望往往不能遂心,多数学校通常会以种种理由把人们阻在门槛之外。一边是中小学校文体设施年复一年周期性地闲置,一边是社会公众的期盼和失落年复一年潮起潮落,为此,《中国青年报》正在网上发起关于中小学文体设施向公众开放的问卷调查。如何破解中小学校开放文体设施的难题,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妥善拆除四道门槛。

一是观念的门槛。许多中小学校管理者惯有思维认为文体设施和运动场所是学校的私产,仅限为学校师生服务,没有义务对社会开放。他们忽略了教育行业本身的公共服务属性,中小学办学的一切设施设备都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内容之一,在满足师生正常的教学需要后,假期和周末应向社会公众开放,不该被闲置浪费,否则是对纳税人权利的不尊重,也是对公共资源的不负责。属于公共服务资源的文体设施和运动场所并非教育特权的自留地,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是,面对自然灾害,学校的教室和运动场所必须承担为公众提供紧急避难场所的义务,你能拒绝吗?当前,许多博物馆、图书馆以及运动场馆逐渐走向免费向所有人开放,正是反映了公共服务面向全社会的观念转变,学校不能关起门成独立王国。

二是管理的门槛。许多中小学校冠冕堂皇拒绝公众的借口就是不便管理。诚然,公众涌入学校,难免素质修养参差不齐,而学校又没有更多的威权让来人循规蹈矩,管理者担忧学校各种设备设施容易被无端损毁。可以理解学校管理的难处,但这不是拒绝提供服务的理由。学校管理者或应从心理上接纳,从管理上规范,做好对公众开放的相关准备工作。如:合理划分教学区、公共服务区的时段和区域,提供必要的管理、服务资源以及人员,建立与社区、治安沟通协调的机制。同时,积极发挥各类文体协会、爱好者团体的组织协调作用,参与学校管理,做好服务工作。

三是安全的门槛。学校是大量弱势人群聚集的地方,校园安全问题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第一头疼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数起校园惨案发生后,学校管理者对事关师生的安全问题都如坐针毡,如履薄冰。许多学校管理者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消极抵制校园对公众的开放。不仅如此,各级中小学校管理部门多半也抱有类似的想法。校园的围墙越修越高,配备的保安越来越多,许多校园戒备森严,关上门简直就像监狱。校园安全问题事关重大,一旦出事后果难以承受,学校似乎有理由挟安全而拒开放。是选择开放还是要保安全?只要处理好对公众开放的时间段和开放服务的区域,两者也不矛盾。当然有的中小学校完全没有周末和假期,他们太计较学生的成绩和自己的腰包,周末和假期成了各种补习班以及各类兴趣班的大展身手的好时光,无论节假日还是寒暑假,大量学生仍然聚集在校园内,安全问题当然鸭梨巨大。今天一再要求减轻学生负担,教育管理者应该考虑把周末和假期的自由时光还给学生们,获得轻松的将不仅仅是学生,还包含了管理者以及社会公众。

四是投入维护的门槛。学校文体设施一旦面向公众开放,不可避免会加快器材的磨损和淘汰,而学校各类设施的配备、更新单靠学校财力还是勉为其难。在许多地方,财政对中小学校正常的人头经费投入都显困难,给学校配备的设备设施往往是为应付各种检查验收,属一锤子买卖,用坏了也就没了。学校管理者心疼设备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学校文体设施用于学生才是最主要。促进中小学积极开放文体设施,各级地方政府有必要建立全民共享公共文体资源的统一规划,在社区和各中小学校点之间均衡布局,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投入,确保设备设施在使用中得到及时的维护和更新,唯有这样,学校的管理者才会更加乐于接受向公众的开放。

热论中小学校开放文体设施,一方面表达了公众对健康文明生活的热切向往,同时也反映出目前城乡公共文体设施建设不足,尚不能很好满足城乡居民实际需求的困窘。破解中小学校开放文体设施的难题,不仅须要妥善拆除中小学校四道门槛,更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在统筹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时更加细致和周到。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