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好职业规划,“蚁族”也能成雄兵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作好职业规划,“蚁族”也能成雄兵

2010-07-21 09:47:23     标签:小升初教育新闻

什么地方是我们的天堂,什么地方是我们的梦想,什么地方是我们的希望,什么地方让我们飞翔……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可是我们依然有坚强;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可是我们依然还在幻想;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可是我们依然有力量……——摘自《蚁族之歌》

今年两会期间,一则题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唐家岭落泪访“蚁族”》的新闻在众多两会新闻中脱颖而出,“蚁族之歌”唱哭政协委员,“蚁族”一词迅速见诸各大媒体,“蚁族”现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最早提出“蚁族”概念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廉思教授这样定义“蚁族”——受过高等教育,却从事着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们,他们主要居住在城乡接合部或近郊农村;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月均收入低于2000元;年龄集中在22岁至29岁之间。简而言之,就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

大众媒体对“蚁族”的最初关注,似乎是从同情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很快,随着媒体对“蚁族”了解的深入,人们渐渐发现,“蚁族”是充满希望和激情的劳动者,他们没有对暂时的困苦怨声载道,而是积极面对挑战,敢拼敢打,百折不挠;他们不缺机会、不缺智慧、不缺意志,却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在初入社会后经历较多曲折,迂回前行。

“我们年轻,有的是机会!”

在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做广告营销的中文系本科毕业生张宏(化名),看到媒体对“蚁族”的报道后深有感触。他说,“蚁族”正是他目前生活的真实写照。毕业不到一年的他,因最终失败的考研错过了就业的最佳时机,无奈之下在去年秋天进入这家小小的广告公司,底薪只有1000元。

为了省钱,张宏在北京著名“蚁族”聚居地唐家岭租下了月租200元的床位,与另外4位“蚁族”同住在一个三居室中的一间,距公司所在地约一个小时车程。每天早上,他尽量赶在其他同住者起床前起来洗漱。面积不大的三居室一共住了17人,其中13人是有工作的,另外几人要么正在找工作,要么准备考研。

“条件是比较艰苦,不过也比学校差不了多少,还算习惯。”张宏说。的确,对于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并不反感聚居的生活。“只是大家没有像在大学时那么亲密无间。”他有些惋惜地说,大学的室友,像兄弟一般,年龄相仿,很有共同语言,生活也比较规律。现在的室友基本都是社会人士,互相提防不说,有的人工作性质、时间各不相同,经常会影响别人休息。大家都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少了份关怀,多了些冷漠。

但是他依然选择聚居,因为价格合理,并且上班不算太远。“如果让我花一半的薪水去租条件好的地方,那我上班就没有意义了,不就成了给房东打工了?”张宏笑着说。

谈到“蚁族”现象,张宏直言不讳:“没错,我就是‘蚁族’!而且我有好几个同学都是‘蚁族’。这没什么不好。我们没有工作经验,从底层做起也是应该的。等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以后找工作就容易一些。”

张宏举了一个师兄的例子:那位师兄毕业时第一份工作月薪只有800元,半年后跳槽的第二份工作月薪是2000元,之后第三次跳槽后月薪涨到5000元,现在,毕业已4年的他如愿以偿进入一家大型门户网站,月薪是8000多元。

“他刚毕业时比我条件还艰苦呢,跟几个同学租住在一间平房,还得去外面上公共厕所。”张宏认真地说,“我们年轻,有的是机会!我相信现在的状况只是暂时的,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是的,当你对现状不满却无法改变现状时,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坦然面对。天无绝人之路,况且,刚刚走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有的是机会。他们需要社会现实的历练,需要体会从无忧无虑的学生到社会劳动者转变的阵痛。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好工作的数量本来就是有限的,尤其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在,好工作更是难找。在抱怨就业率低、好工作难找的时候,不如正视现实,“先就业再择业”,从基层开始磨炼自己,积累宝贵的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我们比‘啃老族’光荣多了。”

正如蚂蚁给人的印象首先是勤奋一样,“蚁族”的勤奋努力、百折不挠也是有目共睹的。租住最便宜的“格子间”,吃最便宜的饭菜,买最便宜的衣服,乘最便宜的交通工具……他们体现了走向社会的“80后”的进取心和责任心。

“我们比‘啃老族’光荣多了。”上海的“蚁族”燕子说。“我们自食其力,既没有去乞讨,也没有去出卖色相,我们靠自己的努力挣钱生活。”

燕子已经从江西一所普通高校毕业三年了。来自江西革命老区的她,家境并不贫困。她的父母经营了一个不小的建材市场,在当地算是比较富裕的家庭。但是,她有3个姐妹和一个小弟。子女多,再有钱的家庭也会显得局促。为了不给父母增加负担,燕子离开了舒适的家,只身一人到上海打拼。

“上海是个很国际化,也很包容的城市。在上海,女孩子的地位比较高,机会还是蛮多的。”燕子自信地说道,“我来上海以后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再也没有向家里要过钱了。”

燕子说,她在上海并非一帆风顺。她的第一份工作是保险销售员,薪水少得可怜。每天不是向陌生人推销保险,就是拨打陌生的电话号码。

“我那时一个月才挣800多元!吃的住的用的全是最便宜的。几次都受不了想回家了。但是一想家里那么多人看着呢,就忍了下来。现在不是挺好的吗?”燕子笑着说。过去的两年中,她换了几份工作,从推销员到公司前台都做过。现在的她已经找到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在一家大的保险公司做客户服务专员。尽管每天的工作还是很辛苦,但是她的收入已经超过了3000元,并且有了“五险一金”。

“我觉得‘蚁族’没什么不好啊。什么工作不辛苦?钱少点只是暂时的,刚入社会哪能一下子发大财啊?”

燕子坦陈,虽然很羡慕别人在大公司收入高,但她并不觉得做“蚁族”有什么不妥。相反,许多媒体都用“可怜”的眼光看待他们,反而让他们觉得不知所措。“同情能解决问题吗?我们还是要生活,还是要工作,还是要辛苦的呀!我们努力工作,很光荣!”她说。

的确,在许多“蚁族”眼里,靠自己的勤劳刻苦,是可以积累财富实现价值创造美好生活的。他们活得辛苦,但有尊严;操劳,但有自信。对于多数“蚁族”而言,现在低收入的状态并不是件让人难堪的事情。相反,他们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纵然艰辛,却也反映着“80后”对于社会的担当、对于劳动的尊重、对于自我的追寻。

劳动最光荣。没错,他们劳动着,他们很光荣。

年轻人走向成功的初级阶段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就会发现,“蚁族”并非社会隐患。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蚁族”纵然艰苦,但这只是年轻人走向成功的初级阶段。

有媒体曾刊登《别给“蚁族”涂上过多悲情色彩》的署名评论文章,文中写道:“虽然有就业难、贫富差距大、房价高等需要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面对的困难,但哪个时代的年轻人在他们刚走入社会时不曾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苦?”

年轻人历经苦难、百折不挠,最终走向成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影星陈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自己也曾经是一名“蚁族”,甚至在太太怀孕时,一个月内搬了三次家。比尔·盖茨写给年轻人的忠告中也有一句:“刚从学校走出来时,你不可能一个月挣6万美元,更不会成为哪家公司的副总裁,还拥有一部汽车。”

由此可见,“蚁族”并非社会特殊群体,也并不是近年来只出现在我国的独特现象。

据《纽约时报》报道的日本“胶囊旅社新秀510”,该“胶囊旅社”的楼道两排全是整整齐齐的格子间,好像火车卧铺。全封闭的格子铺共分上下两层,每个格子间深不过2米,宽和高不过1.5米,一个人在格子间里最多能半躺半坐着。报道中提到毕业于一所地方大学经济系的中西淳一直梦想成为律师,他白天在格子间温习法律课程,晚上就到快递公司值夜班。在美国,不仅同样存在“蚁族”,还有像北京“唐家岭”一样的“蚁族村”。曼哈顿的“唐家岭”集中在东百老汇地区,而法拉盛的则散落在华埠的民居里,破旧的老房子被分隔成若干房间。一个房间七八平方米,铺3张床,月租是每个床位250美元至300美元,几十个人合用一个厕所、浴室,还有更“节俭”的方法——一张床2人白天黑夜轮流睡,甚至3个人轮流睡,每人每天睡8小时,这样一来,每人每月只需要付出80多美元。

各国“蚁族”尽管生活方式各异,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艰苦只是暂时的,经过个人的努力和拼搏,他们终究会脱离“蚁穴”。

也有媒体从“蚁族”现象产生的源头入手,试图寻找解决路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蚁族”,承认“蚁族”是处于快速发展中的社会的正常现象,是社会分工与合作的必然结果。大部分的“蚁族”在经历几年的“蚁式”生活之后发生较大转变,要么通过自身努力找到更好的工作成功“脱蚁”,要么认识到自己不适宜在大城市发展而回归故里寻找新的希望。“蚁族”生活只是暂时的,它实质上是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经历洗礼的初级阶段。通过这个阶段的历练,让毕业生正视劳动,懂得付出。

职业规划助“蚁族”华丽转身

一位职业规划专家曾在媒体上说,“蚁族”有三大优点,一是乐观、热情,具有执著不懈的精神;二是内在进取心较为明显;三是成就动机很强。但他也指出了“蚁族”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的不足:缺乏自我认知,没有职业定位;职业发展不明,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难以匹配。

因此,在校大学生看待“蚁族”问题,应该在摆正心态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和教训,作好职业规划,让自己毕业后少走弯路。

在校期间早作规划。如今,许多高校都有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认真学习这类课程,对在校生制订职业规划很有帮助。在校期间作好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及早认识自己的特长、喜好,依据实情树立职业理想,并及早补充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储备,为顺利就业作好准备。早作规划有助于大学生有的放矢,在毕业前就作好相关准备,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在毕业时找到好工作,跳过“蚁族”阶段,直接“晋级”。

就业之后慎作规划。好工作总是可遇而不可求,往往只有少数人能够在毕业前夕抓住良机,找到心目中理想的工作。与其在家坐吃山空当“啃老族”,不如勇于尝试,在市场大潮中接受挑战,主动锻炼。但是,面对门槛低、收入少、流动性大的工作机会,也不能盲目随波逐流。这时的职业规划十分重要,面对大量易得的工作机会,毕业生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选择。比如,同为低端销售,希望进入保险金融行业的燕子就从保险推销员入手;张宏就找了份广告推销员的工作——他的目标是有朝一日进入4A级广告公司,成为著名的广告策划。只有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制订相应的职业规划,才能在众多低端工作机会中寻找最适合的一份,哪怕薪水再低、工作再辛苦,有着理想信念作支撑,总会使生活充满希望。当今社会是迫切需要专才的社会,不管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业内专才、专家都是最受欢迎的。所以,与其频频换行,不如慎作规划。

脚踏实地科学规划。也许有人问,如果我制订了职业生涯规划,但实际上在行进过程中并不顺利,无法实现怎么办?的确,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左右事情的发展,面对未知的明天、不可控制的未来,毕业生必须脚踏实地科学规划。脚踏实地在于不能好高骛远,制订不切实际、自己根本无法实现的规划;科学规划是要在充分认识自身、认识社会、认识行业、认识环境、认识时势的基础上,灵活地制订和调整规划。

机会青睐有计划、有步骤的人。成功没有一蹴而就的,面对挫折不丧气,面对困苦不退缩,在顽强的打拼中,依据既定的职业规划,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从做“蚁族”开始,从底层做起,挖掘自身的潜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蚁族”终会成为雄兵!

【即时关注】

缩小城市间差距以解“蚁族”之困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蓝皮书)正式发行。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在我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逐渐出现了一个以刚毕业大学生为主体的新群体“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别称“蚁族”)。该群体具有三个典型特征: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课题组调查显示,该群体年龄主要集中在22~29岁之间,是以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为主的“80后”高知群体。该群体主要聚居于人均月租金377元、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城乡接合部或城中村,亦称“聚居村”。但“聚居村”住宿条件简陋,已经形成了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低层级衍生经济圈。无照经营的小餐馆、小发廊、小作坊、小诊所、小网吧、小成人用品店和低档娱乐场所等各类经营门店大量集中且无序增加,生活状态令人担忧。

目前,仅北京地区保守估计“蚁族”就有10万人以上。此外,上海、武汉、广州、西安、重庆、太原、郑州、南京等大城市也都大规模存在这一群体。据初步分析,全国“蚁族”人数将在百万人以上。

蓝皮书指出,解决“蚁族”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着力缩小二、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差距。国家应对二、三线城市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促进二、三线城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大学毕业生的有效分流。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国家一系列产业振兴计划将陆续公布实施,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格局正在形成,经济产业结构也将得到优化提升和调整,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具有地区特色的廉租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以及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等,这些政策举措都将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当然,应对当前的就业困难,不仅需要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帮助,更需要每一个大学毕业生清醒认识就业形势,自觉转变就业观念,切实提高就业能力,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人生的挑战。

辑自“中国网”

【专家视点】

“蚁族”,困境中愈发坚强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霍海涛

近期的新闻里,充斥着京沪等大城市房屋租金快速上涨的报道。事实上,每年的6、7月份伴随着大学生毕业后从学校宿舍迁出,市场供需的短期失衡导致的租金波动已成为一种现象。即便如此,经济低迷本已让求职变得困难,激烈的人才竞争让薪水打了折扣,再叠加房租上涨的压力,这对刚刚离开青葱校园走向社会职场的年轻人而言不啻是一种更大的挑战。很多毕业生一毕业即加入“蚁族”队伍。

其实,人生职场几十年,顺境逆境都是常伴身边的,闲适平淡乃至波澜壮阔都可能会遇到。笔者想从几个月前对北京唐家岭的一次慕名而去的访问说起,聊聊笔者对新一代年轻人奋斗经历的感慨和期许。

清贫的自在与流动的憧憬春节的一个下午,刚飘过雪花的天空混沌阴沉。从西二旗地铁站出来,再行2公里左右即至唐家岭村口。

眼前的村口犹如一个喇叭口,路边是一个大巴车站。可能因为春节的缘故,等车的人只有几个,路边地摊也不多。在这个慵懒的冬日午后,看不到外界评论中人声鼎沸、买卖活跃的情形。

顺路往里走,2米至3米宽的人行道上停了不少车辆,把本来就10多米宽的车行道挤压着。道路两旁耸立着3至5层高的五颜六色的楼房,上面写着大大的“出租”二字的楼房则是一家挨着一家,发廊、餐馆、折扣服装……恍然一看觉得似曾相识,正如早年在电影里看到的南方小集镇的模样。

继续往前走,在不到200米的下一个三岔路口,就是唐家岭村委会的大院子,里面停放着很多小轿车,看来村民已经得益于房屋出租的收益了。从主路和三岔路口两边延伸出去的那些成排青灰色的砖墙和无数格笼后面,便是“闻名天下”的唐家岭租屋了。

走到主路的后面,我看到了拎着蔬菜回家的夫妻、拉着行李箱的小姑娘、叫卖水果的板爷、贴满招聘信息的告示牌、密密麻麻的电线、与狗快乐玩耍的小孩子、手牵着手在小巷里漫步的情侣……

透过这些杂乱现实,笔者同样也看到了清贫的自在与流动的憧憬。

尊重自己的每一个选择不知道唐家岭和“蚁族”这两个词谁因为谁而变得天下闻名。任何人从小都知道蚂蚁,但未必知道蚂蚁的特性:弱小却极其顽强、聪明且群居。当蚂蚁与人组合在一起成为了“蚁族”,这个富有想象力的词语,也正是当下众多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已经快速踏入国际大都市行列的北京和上海,早已是全世界的关注焦点。这里有国际一流的企业和机构,这里有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这里有中国最为集中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源,这里还是人才辈出、高手如云的竞争高地。

如果你想学习掌握新的专业技能,想丰富你的社交技巧,想夯实你的职业基础,想体会残酷竞争的职场环境,想快速提高职场生存能力,那么就请留下来。因为,与高手对招、与“狼群共舞”的过程,既是最严苛的磨砺,也是最残酷的锤炼,如果能够坚持和承受下来,一定会有收获。

而在此过程中,一些“80后”大学毕业生也许不知不觉已经背负了“蚁族”的符号,也许很多人会如唐家岭的年轻人一样,每天早上要奋力挤上已经撑爆的地铁和大巴,每天晚上要在寒冷或炎热的格笼下翻来覆去,但只要梦想还在,热情依然,这点辛酸和困苦又算什么!

当然,笔者也尊重那些愿意回到自己家乡进行职业选择或进行创业的年轻人,每一个选择都是平等、真实且体面的,没有高下之分。

不等的起步与各自的坚强在一个多元化的竞争市场和利益格局里,总有基于自身条件的选择,但无论一个人身居何处,面对何种环境,其实都需要付出同样的努力,固守内心的坚强。

我们当然期盼着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改善,体现出对低收入阶层的扶持与照顾,但年轻人也万万不可“等靠要”,毕竟幸福不会从天降。天上即使有一天掉下馅饼,分到许多张嗷嗷待哺的嘴里,也仅仅会让人饿不死,而绝不可能让你感到满足和开心。“蜗居”和“蚁族”是我们真正人生过程的一部分,要保持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并通过努力去改变它。“蜗居”和“蚁族”的一代是不需要同情的,我们更不能轻视自己,要以一种平静和上进的心态,明确地规划人生奋斗的方向,如现今很多成功人士20多年前走向社会的初始:在弱小的时候顽强着,在聪明的时候奋斗着,在群居的时候和谐着,在梦想的时候快乐着!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