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8时01分报道,最近,复旦大学8名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一个“天才学生”,但因为高考成绩6分之差,陕西省招办拒绝投档。西安市高新一中的高三应届生孙见坤征服了教授的心,也摸到了大学的门,却“搞不定”招办的章。
很好奇,这位同学是如何博得教授们的青睐?
在参加复旦大学为自主招生举办的“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时,孙见坤在国学方面的深厚修养和独到见解震惊了初、复试的8位评委。这得益于他平时对《楚辞》、《论语》、《山海经》等2000多本经史典籍的钻研和积累,除了参加诸多知识竞赛使对手汗颜外,他还以文言与国学大师论战,被著名学者誉为“万里挑一”。但遗憾的是,孙见坤偏科严重,英语、数学成绩一般。
的确是位“国学小天才”,只差六分,相信很多朋友都会为他扼腕叹息。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纵观历史,无数的科学天才、文学巨匠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在尖端学术领域有时的确需要超凡脱俗的偏才。
此事一出,舆论的焦点就转向了陕西省招办,指责他们墨守陈规,不能灵活变通,葬送了“天才”的前途。
从制度上讲,陕西省招办并没有错,孙见坤事件也并非“冤假错案”。如能网开一面放行档案,可谓“开明”;若按照规章将其 “卡”住,也不过是“严格”。 复旦大学“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而陕西省招办更多地考虑到公平、公正,所以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
归根结底,还是传统考试制度与灵活选拔机制之间的博弈较量。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如今一考定终身、唯分是举的固有体制下,无数像孙见坤一样的偏材被埋没。正像国学大师钱穆的女儿、清华大学教授钱易感叹到:“现在的中国无法培养出大师。”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灵活的尺度很难把握,一旦突破了规章制度的限制,就会给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可乘之机。就像陕西省招办的顾虑:“如果这次为孙见坤开了口子,今后,“条子生”、“关系户”等腐败问题就会接踵而至,不达录取线,却可以通过校方和教授的坚持,进入名牌大学的特例会越来越多。”
现有的教育考试制度的确存在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但毕竟在现阶段利大于弊,一时间不可能完全摒弃。我认为,任何时代都应该建立一种特殊机制,以突破普遍的选才标准,对某些方面有特长的人才,进行破格录取。就目前来说,自主招生、保送制度都是对僵化、固定的高考录取制度的有益补充,但这还远远不够。
自主招生要与地方招办进行磨合,体制问题要在深入调查研究下与时俱进的改革和完善,但“唯才是举”也要加上道德界限。现在,北大的校长推荐制不也引发了争议吗?真正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要由大学的公信力、教授的清誉等进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拥有充分的自由度,公平、公正地进行独立自主的招生录取。
最后,我们想对孙见坤说:即便此事不成也不必灰心气馁,实现梦想的方式多种多样,本科毕业后再去复旦读研深造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借用苏轼的一句名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