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寻找真正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目前孩子所处的客观环境,分析这些环境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在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影响,时代对今天的孩子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时代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哪些新条件。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才能研究如何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结合自己孩子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成长环境,综合分析辩证,进而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但是,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却存在不少误区。
1、忽视“做人”的教育
人生虽然纷繁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件事: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一个人的人生成功与幸福有赖于二者的密切联系,缺一不可。而且,做人的教育,特别是道德品质的养成在人生的早期尤为重要,失去了关键期的培养与引导,以后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
品德教育跟知识教育不一样。可我们现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往往用知识教育的方法来培养品德,例如,德育大纲化,德育课程化,德育系统性,讲的是条条框框,因而效果不佳。真正的德育应该在“自然活动”中进行,应让孩子在自然的游戏和自然的日常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知识教育靠的是灌输,而道德教育靠的是熏陶、体验、感悟和实践,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只靠传授知识、讲述道理肯定是不够的,它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进行道德熏陶、道德体验、道德感悟和道德实践。
近年来,一些存在于青少年学生中的人格扭曲、道德沦丧现象,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学生杀老师、杀父母、杀同学的恶性事件屡屡见于报端。面对这些令人发指的事件,我们的家长不能不深深地思考。
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孩子可以成为功能强大的“机器”,或者是成为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技能高超的“狗”,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就是“教子”和“驯兽”的不同。
真纯、美好的品德基础是在家庭中奠定的。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成器”。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成“小器”靠的是知识,成“中器”靠的是能力,成“大器”靠的是品德。所以有人说,孩子学习不好,至多不过是“次品”;身体不好,或许是“废品”;但品质不好,则很可能是“危险品”;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者,才是“正品”。
身为父母,没有任何理由不去高度重视孩子的品德培养。缺乏品德教育这一课,将是孩子一生中无法弥补的重大失误。无论我们的家庭状况如何,也无论自己的孩子先天禀赋如何,每一位父母都一定要把品德教育贯穿在家庭教育的始终。
2、对子女的溺爱导致孩子的无能
独生子女的出现使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四个隔代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这种“四二一”式的家庭结构,使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明显改变:一家六个大人争着抢着去宠爱一个孩子。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使这一代家长对孩子的成败带有“下赌注”的感觉,自己曾经承受的苦难,转化为强烈的补偿心理和惧怕心理,对孩子表现出过多的呵护。年轻的妈妈就像母鸡一样把孩子呵护在自己的翅膀下,母爱变成了溺爱。溺爱,使这一代孩子中出现了新问题:无情、无能、无责任感。具体表现在:
代替孩子。每天,孩子的书包,妈妈代替收拾;孩子的铅笔,妈妈代替削尖;孩子的钢笔,妈妈代替灌水……
满足孩子。有的家长没有工夫教育孩子,于是千方百计去满足孩子花钱的欲望,孩子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这些父母们觉得,用钱可以弥补自己不能关心帮助孩子的歉意,却不知道,无限度地给孩子钱,也是害孩子。在班上,这些孩子经常“请客”,经常花钱雇人做作业……
过度严管。这是典型的“老母鸡”式的教育。事无巨细,什么都管。看着孩子写作业,看着孩子洗脸洗脚,看着孩子穿衣吃饭……越看越觉得孩子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于是整天唠叨个没完。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自己,十分反感。两代人的隔阂越来越深。
溺爱带给孩子的是什么?是懦弱和无能!这就使现在不少家庭的孩子在家自私、任性、霸道,养尊处优,在外又不能自理,不会容人、不会合作、不会生活。面对竞争激烈的未来世界,等待这些孩子的只能是失败!那样,我们这些当父母的,岂不是事与愿违?
当孩子还不能完全自理的时候,父母应该在生活上给以照料,这
当然是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但父母必须明白,照料的过程必须是孩子学会自理的过程,照料的目的是为了不需要照料。过度的保护只会带来孩子的无能。
3、应试教育体制误导孩子,也误导家长
目前,社会上对学历的看重,直接导致了学校教育对升学率的看重。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评价一所学校、一个教师、一个家长、一个孩子的优劣高下,仍然是看考试分数,高考录取仍然要凭各科考试的“总分”。所以,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培养都由于无法转换成“分数”而难以得到真正实施。应试教育让中国孩子牺牲了身心健康、积极心态、成功信念、学习激情、创造精神、人生使命等综合素质,而集中全部体力和精神去考大学。应试教育绑架了孩子,也挟持了老师,学校、家庭和社会,层层加压,学生、家长、老师三位一体,齐心协力向分数冲刺。于是,现在多数家长们便把家庭教育重心完全倒向知识与技能技巧训练。忽视了最重要的健全人格的养成、身心素质的养成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这样的家庭教育是残缺的家庭教育,是不科学的、不理智的,也是危险的。而更危险的是家长们并没有认识到这种危险性,反而乐此不疲,争相效仿。
4、多数家长对家庭教育缺乏大视野、大气度
大多数家长对各种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知之不多,对教育教学规律了解甚少,因而,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种种偏差。其突出的问题是家庭教育缺乏大视野、大气度。
例如:看不出来思想品德的重要,就认为“学习好就行了”;看不出副科的重要,会认为“学习那些有什么用”;看不到社会活动能力的重要,会认为“考大学又不考这些”;看不到自信心、胆量、独立思考等品质的重要,会觉得“孩子还是听话的乖”。用狭隘思想看教育,看到的只是课本、主科、考试成绩、大学文凭,认为有了这些就足够了。只有站得足够高、看得足够远、拥有大视野的人,才能看到教育的全部。
教育不仅要有大视野,更要有大气度。人做事情,气度不同,做法也会不同。家长教育孩子、学校培养学生,也有个气度问题。思想狭隘的学校、家长,桌子底下放风筝——出手就不高,也只能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去刺激孩子的欲望,培养的孩子狭隘自私、只顾自己,只有一点赖以谋生的专业知识,只想着娶好老婆,找好工作,升官发财,有地位,有面子,如此而已。眼目里只有考试分数、名次,升学、上名牌大学、考研、读博等等。导致孩子没有综合素质,没有发展潜力。这样的教育,不是培养创业者,而是培养守业者,就业者,很难培养出一流人才。
而有些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们也不知道怎样去重视,只是一味地逼着孩子学习。缺乏兴趣的、过早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很容易导致孩子过早就厌倦学习。有不少孩子的日常生活是在父母的精心安排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在紧张与不快乐中度过的,这很有可能会抑制孩子潜能的发挥。我们的许多家长在“教育”的幌子下,孜孜不倦地“训练”下一代,却在不知不觉中摧残了孩子的创造欲望,扼杀了孩子的自然天性,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剥夺了孩子本该享有的幸福童年。我们应该让孩子勤勤恳恳学习,快快乐乐生活,认认真真做事,实实在在做人。
孩子的爱玩的天性是不能违背的,孩子小时候的任务就是在玩中激发潜能,在玩中培养兴趣,在玩中形成个性,在玩中发展智力,在玩中健全人格,在玩中锻炼生存能力。
5、轻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现在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不重视,对孩子身体营养状况却关注过度,家长对心理知识知之甚少,无法了解孩子心理需要,对孩子的心理隐患也不知如何预防、消除。而许多科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大中小学生患心理健康问题占一定比例。孩子的心理发展关键时期一是儿童时期,二是青春期。在儿童期,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如何,对孩子的心理早期培养有重要意义。如果是在青春期中,父母不能帮孩子处理好一系列冲突,最容易使孩子发生各种心理障碍,这些应引起父母高度重视。
6、“富二代”教育面临尴尬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大的变化就是人们富裕了,富裕家庭多了。顺理成章,富家子弟也多了。近几年来,这些富家子弟出问题的特别多:霸道蛮横,耀武扬威,酗酒赌博,挥金如土,不思进取。这些孩子现在被人们称为“富二代”。富二代在学校、在社会上,都是一个特殊群体,特别难教,特别难管。具体表现在,爱挑剔老师,不尊重老师,骄傲自满,喜欢投机取巧。而这些孩子的家长又往往忙于仕途奔波,或忙于商场搏击,只研究官场,只研究赚钱,不屑于研究家庭教育。结果,官升了,钱有了,子女成了“混混”了。
7、电视和电脑的陪伴导致孩子内心的孤独
这一代孩子是从小看着电视、玩着电脑游戏长大的。由于有了电视和电脑,这一代孩子的生活内容改变了。虽然住房的空间大了,但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时间就明显少了,与父母谈话的共同话题也明显少了,慢慢地,孩子就向父母关闭了心灵的大门,由隔膜到矛盾,直至出现信任危机。再者,由于看电视多了,追星族出现了;由于玩电脑多了,网瘾族出现了;网上朋友多了,而现实世界中的朋友却少了;接受的媒体信息多了,而内心却更加孤独了。
8、忽视孩子的个体差异
孩子的发展有各自独特之处,存在个体间差异:有发展速度的差异,思维类型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有的家长不研究自己孩子的特点与长处,盲目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用孩子的弱点比别的孩子的优点,越比越乱,甚至用贬低去刺激孩子的自尊心,总是认为别的孩子强,盲目比较造成父母对孩子长处视而不见,使孩子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家长究竟应该怎样帮助孩子规划自己的人生?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身体特点、家庭条件等综合资源,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家庭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具有特殊素质的人才,不通过高考也能获得成功。刘翔、姚明、韩寒、丁俊晖,都没有参加过高考。在这个“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时代,家长也不必让所有的孩子都走同一条成长之路。
我们不必去寻找教育孩子一夜成功的捷径。事实上,没有哪一本书、哪一位专家能完成这项使命。作为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去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去帮助孩子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成功之路。
9、批评多于表扬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只懂惩罚经常用讽刺、挖苦、体罚的方法。对孩子优点往往轻描淡写,甚至视而不见,对孩子缺点却揪住不放,只看见孩子缺点,导致惩罚多于表扬。其实惩罚是极不利于孩子自我成长的,是一种极为消极的方法。孩子如果因学习问题多次遭到惩罚,就会厌恶学习,回避学习。
播种赏识,收获自信;播种信任,收获自立;播种尊重,收获自爱;播种激励,收获自强。
10、忽视孩子的实践锻炼和亲身体验
我们知道,静态知识的学习是需要灌输的;动手能力的形成是需要实践的;而道德品行的形成是既需要实践也需要体验的。怎样游泳?怎样骑自行车?怎样驾驶汽车?光靠听教练讲一些“基本原理”和“动作要领”是不行的,光靠知识灌输是不行的。要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勤劳诚信、礼貌待人的品行,只靠听讲肯定也是不行的,它需要孩子亲身参加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劳动实践和劳动体验、礼仪实践和礼仪体验,才能内化为孩子自己的道德品行。听不如看,看不如做。听了以后你可能会忘了,看了你就可能记住了,做了你就掌握了,反复做了你就形成习惯了。实践出真知,这是一般的认识规律。人的正确认识,归根到底只能来源于实践,因此必须设计各种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实践活动,让孩子在自己的实践中经受磨练,实践中增长才干,实践中得到体验,而不能只靠灌输。而中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上却是一味的灌输道理,所以很难凑效。导致中国孩子中有大量具有高学历的次品、废品和危险品。
这些就是新世纪我们的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希望我们的家长们提高素质,不要做那种只会生不会教的父母,要担负起国家民族赋予每个家长的神圣使命,使自己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使之成为家庭的希望和国家民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