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江浙考生面试的日子,来自江苏的223名考生赶赴上海参加面试。今年高校自主招生,复旦是全国最早面试的。复旦面试专家将从223名江苏考生中,预录取超过100名考生。预录取的同学将在3月上旬收到复旦大学的预录取通知书。据了解,考生仍需要参加高考,其成绩达到当地高考一本录取线,方可被正式录取在预录取协议专业。
“剑走偏锋”的面试问题
谈谈对“爱是一种隐耐”的理解
昨天,记者在复旦校园现场采访了多名江苏考生,发现今年的问题较往年虽增加了专业针对性,但仍有很多千奇百怪的问题,如“谈谈对‘爱是一种隐耐’的理解”——来自江苏盐城中学的王同学告诉记者,在面试中她遇到这样的问题。
记者以为自己没听清或听错了,于是让小姑娘把考题写在记者采访本上,结果还真是这样一个问题。“那你是怎么回答的呢?”记者问。小姑娘笑笑摇摇手:“这个现在我就不说了吧。”王同学说,后来考官根据她报考的专业,让她谈了对当前经济政治的看法。
姜堰中学的魏世玉告诉记者,考官向他给出了3种情境任其选择一种回答:一是到一个城市不带一分钱生活一个星期;二是一个测试末尾10%被淘汰;三是抄一本十万字的书。魏世玉同学选择了第一个“考验”来回答。随后,考官让他用英语介绍最近发生的2到3个重大新闻。而考官们根据魏世玉报考的专业,度身定做的题目则是“数学这门学科的哲学来源是什么?”小伙子回答的是“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
在沙漠里怎样给笔记本电脑充电?
泰兴中学的尹同学被问到很多需要“估算”的问题,比如笔记本电脑的功率是多少?又问到“在沙漠里如何对笔记本电脑充电?”尹同学回答说用太阳能原理。教授又问,估计要用多大的“光接收平面板”?尹同学又估算。教授又问,骑自行车多大功率?尹同学则继续估算。
与尹同学被问到诸多专业问题不同,同为泰兴中学学生的许同学告诉记者,他遇到3个发散性思维的问题,一是“如何在不打开瓶塞的情况下喝到里面的酒?”他回答的一个方法是“将瓶颈打破”。二是“有2辆20吨的卡车,一辆拖着另一辆走,不提供起重机,如何通过30吨的大桥?”这个问题,许同学表示不知怎么回答。教授说,“也许对你太难,我们到下一个题目”,于是就谈起了“人生规划”,男孩子表示将来想做科研人员。再多的问题,他也记不住了,因为“从刚才到现在,如临梦境”。
“你期待我来问你什么问题?”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的徐静芳告诉记者,教授对她说:其他老师的问题你满意吗?你期待我来问你什么问题?
静芳同学的回答是,其他老师问的问题都比较具体,我是希望有个能体现我自己思想性的问题,其他老师还没有问到能发表我自己观点的问题。
“你想表达一个什么观点?”静芳同学说了关于习惯的观点,她说,没有伟大的习惯,只有习惯的伟大,把大的事情分解小,把小的事情做得习以为常,就是习惯的伟大。
“名门正派”的专家团
275位教授涵盖各学科
为期3天面向江浙沪考生的面试,复旦大学共有275位在复旦工作6年以上的正教授作为面试专家参与,数量比往年增加了30%。此次参加面试的教授,学科几乎涵盖了复旦所有学科,汇聚了包括著名学者等一批复旦精英。在成为面试官之前,他们还接受了人力资源专家的专门培训。这些具有多年面试研究生和本科生经验的专家,在自己的学科专业上有很高造诣,在面试方面也很有经验。
问题多是为考生量身定做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面试的问题更具有针对性,考官们仔细阅读与推敲了考生提供的申请材料,对考生的个人特点和报考专业有了充分的了解,因此很多问题几乎是为“这一个”考生量身定做的。
复旦自主招生面试程序是全国高校中比较独特的,考生报到后,首先要接受1个小时的关于自主招生面试的辅导,由复旦招办主任丁光宏教授为同学讲解自主招生的意义、面试程序和面试注意事项等,以缓解考生的紧张心理。
然后,考生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面试现场,经过现场随机抽签与教授面试组配对,按顺序接受5位教授共计75分钟的1对1面试,面试结束后每位考生还要填写一份问卷调查,整个过程约3个半小时。
考查个人素质,没有标准答案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今年的面试,校方设计了严密的面试程序和严格的保密与回避规定,不但考官需要主动回避可能影响公正判断的考生,考生也可以主动要求可能对他不公正的考官回避,充分尊重考生的权益,体现了面试的公平公正。
复旦招生办表示,面试考题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考查个人的积累和素质。为了确保公平,复旦要求考官在对江浙沪考生共三天里出的题目,尽量避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