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清晨,我喜欢享受一个惬意的懒觉。忙忙碌碌了一周,慵懒地躺在床上,感觉真好。
迷迷糊糊中,一个柔嫩的、有些润润的小嘴扣在我的脸上,那是我无比熟悉的小嘴。儿子轻声在我耳边说:“妈妈,我要去同学家玩,我要走了。”
“昨天放学你不是去同学家了吗?”
“今天我还要去,我们昨天约好的。”
“都有谁啊?”
“有乐乐、斌斌、小辉……”
“你们去哪里玩?”
“我先去乐乐家,下午我们几个一起去游泳。”
“什么时候回来啊?”
“晚上,我在同学家吃晚饭。”
“我怎么跟你联系呢?”
“我已经把同学家的电话号码写好放在桌上了。”
“你周末的家庭作业怎么安排?”
“我明天写。”
“时间够吗?能写完吗?”
“没问题。我要走啦,乐乐在车站等我。”
“钱都带上了吗?”
“带了,来回的车费,我还带了十块钱买东西吃。”
“十块钱够你们几个人买东西吃吗?”
“他们也会带钱的,买了东西大家一起吃。”
“到了同学家里可要守同学家的规矩。”
“知道,知道。我要走啦!”
儿子不耐烦了,着急着要走,我心里多少有些舍不得,“好吧,让我抱抱你,路上注意安全。”
儿子安抚般地在我脸上使劲亲了两口,一溜烟跑了。
碰!门重重地关上了,儿子走了,屋子里没留下一点点依稀仿佛的声响,只剩下彻底的寂静。躺在床上的我,倍感孤寂,再也没有了先前的惬意,我翻身下床,在屋子里来回走动,凄凄惶惶,好不惆怅。儿子就这样抛下我,兴冲冲地去找他的伙伴了。有什么办法,儿子长大了,更大的世界在吸引他。
儿子十岁,读小学四年级。从这学期一开始,儿子就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不再像跟屁虫一般随时紧跟着我。尤其在周末,他更愿意自己安排他的生活。谈话的内容也更多涉及他与同学发生的一些事,还有些事他认为是他的秘密不愿谈,所以这段时间他多了一个口头禅:“这是秘密。”
前不久的一天晚上,还没到睡觉时间,儿子一反常态趴在床上,我关切地询问他出了什么事,儿子竟然流了眼泪,说自己没有朋友,没人跟他玩。他是认真的,我需要严肃对待。
“妈妈看到你流眼泪了,是委屈,还是难过,或者别的什么?”我侧身躺在儿子身边,试图让他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
“难过。”
“看到你难过,妈妈心里也不好受。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这么难过?”我努力表达对儿子的理解,想弄清事情的原委。
儿子沉默不语。
“如果你遇到了困难,妈妈愿意帮助你。因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不知道应该如何帮助你。”我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诚意。
“如果心里很难受,就哭一会吧。如果你不希望妈妈在这里,妈妈可以离开。”
儿子伸手搂住我的脖子,仍然什么都不说。
“好吧,妈妈不走,陪着你。等你心情好一点,想说话了,再跟妈妈说。”儿子敏感、内向。我想此时他需要一点时间来平复情绪。
我静静地躺在儿子身边,用手轻轻地抚摸他的背,尽量给他一些安慰。
“他们不跟我玩,我没有朋友。”儿子终于开口说话了。
“一个朋友都没有吗?全班同学都不跟你玩吗?”有时候孩子会不自觉地夸大自己的感受,这需要帮他澄清。
“不是。”
“是谁不跟你玩呢?”我继续缩小目标。
“小辉和乐乐不跟我玩。”
“你们吵架啦?”
“没有,他们两个总是跑来跑去,不听我的。”
“他们不听你的?”
“我想让他们和我一起玩我画的纸牌。”
“原来你想和他们玩纸牌,他们却喜欢跑来跑去。看来,他们只是对你的纸牌不感兴趣,未必是不喜欢跟你做朋友啊。你说呢?”我的话让儿子沉思。“你更想交朋友呢,还是更想玩纸牌?”
“我想和他们一起玩纸牌。”
“你很贪心啊!如果你先和他们成为了朋友,也许他们就会愿意跟你一起玩纸牌,或者你去找别的同学玩纸牌,当你们玩得开心了,可能就会吸引他们的。”
“那我怎么跟他们做朋友呢?”
“做他们喜欢做的事,跟他们一起跑来跑去呀。”
儿子笑了。我想他会去尝试的。
在家庭内部,常常以孩子为中心,孩子逐渐学习到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互动模式。当孩子用这种人际互动模式与同伴交往时往往会碰壁,遭遇挫折,这是孩子从家庭迈向社会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痛苦阶段。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崇拜老师,只要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赞赏,就不会太在意同伴对他的态度。到了中年级,尤其是在高年级,孩子们对父母和老师的依从明显下降,他们高度关注自己在同伴中的威信和地位。当他们感到不受同伴欢迎时,会引发内心强烈的冲突,深感痛苦。有些父母不能理解这一时期孩子面临的这种痛苦,认为有父母的关爱已经足够,或者轻描淡写地跟孩子说:“没关系,他们不跟我们玩,我们自己玩。”;或者武断地说:“以后不要跟他玩,免得跟他学坏了。”这样的劝告和安抚其实没什么作用。这个时期的孩子有强烈的与同伴交往的欲望,但缺乏交往的能力和经验,他们不懂得退让,不懂得克制,不懂得变通,更不懂得换位思考。然而,孩子天生就是学习者,只要放手让他们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他们自然会学会这些能力,还可能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同伴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作为家长无需干预太多,只需在他们遇到挫折时,给予适度的安慰、鼓励,以及指导。此时,我的儿子正是处于这样的困境中。
与同伴交往总免不了摩擦与打斗。一段时间里,儿子先后跟几个同学打了好几架,鼻青脸肿的,看了真让人心疼。一般我都不会简单地跟儿子说打架不对,我会告诉他解决问题有多种方式,打架只是其中一种,而且潜藏着很大的危险性。我喜欢跟他一起讨论架是怎么打起来的,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打架又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现在儿子的好伙伴越来越多,与伙伴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我感到欣慰又有些酸楚。人总是生活在惯性当中,十年来你都是跟另一个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你习惯了与他朝夕相处,突然,这个人要离开你,这种分离的感觉会让你很不舒服,很不自然。我像许多母亲一样,面对与孩子的分离,显得有些惶惶不安、失魂落魄。然而母爱是一种无私的给予。当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更大的世界,需要远离父母,那么,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这才是理性的、真正有意义的爱,否则爱就会蜕变成自私的占有欲望,阻碍孩子的成长。不能与母爱(亲情)分离的孩子是长不大的,不能与孩子分离的母爱(亲情)是病态而具有杀伤力的。
当孩子渴望与同龄人交往,这正是他摆脱家庭的束缚,走向社会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发展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寻求与他人丰富的友情,认同新的生活模式或精神榜样,这远比学业和亲情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