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奥数网教改无争议,争议的是怎样教改。
回想八十年代左右我们上小学、中学那会儿。快八岁了才上学,就近入学,五年小学,之前在幼儿园除了玩儿,没别的。虽然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没有多少玩具,但一样玩得很开心。小学时,课业没有那么紧,放学后写完作业,或是休息日,大家玩儿打仗,下棋,玩儿烟卷盒,拍元宝,大家一块儿出去拣废钢铁,弹球,跳房子,跳皮筋,捉迷藏,养蛐蛐,养金鱼,捉昆虫,串门找同学或小朋友去玩儿;在学校里经常搞各种活动,还经常排练文艺节目,等等,等等。我还特别喜欢放风筝,都是自己制作,由于年龄小,也不会什么花样,大多是糊个豆腐块儿,然后放上天去,还经常不幸把风筝挂在电线上,平日里特别注意哪儿有个竹子片,赶紧捡回来留着给风筝做骨架。
到了中学,上午四节课,下午两节课(周二记不清了,好像是下午不上课),课余时间老师基本不管,放学后也不催促离校,经常是放学前,几个同学就约好了,到操场上踢场球或是打场篮球。放学后再看操场上,很热闹,虽只有两个球门,踢球的就有好几拨儿;打篮球的,练单双杠的,练吊环的,爬杆的,瞎溜达的,等等,等等,有时天都快黑了才回家。那时学校也不用过分小心学生磕着碰着,确实也极少会发生事故,即使发生了,家长也不会找学校负责或赔偿,都是心甘情愿地个人行为自己负责,学校和家长会嘱咐孩子以后注意。
那时,不用指定课外书,对《三国》、《水浒》、《西游记》等着迷的大有人在,对科幻、侦探、飞碟等着迷的大有人在,运动能力很棒的非特招生也大有人在。
那时没有课外班,老师们都很认真负责,与家长沟通都很紧密,很多家长和老师都相当熟悉了。上小学之前报名之后,老师就到学生家里家访,上小学时,班主任也时有家访。
多美好!真值得怀念!
那时,我们的小升初是凭考试入学,中考高考的竞争也很激烈,但绝没有现在这么变态。考上重点学校的孩子,家长也非常骄傲和自豪,也会带来亲友们的羡慕。初中毕业后,有的继续上高中,有的上中专,有的上技校,都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自愿的。那时候大学生比现在金贵,哪家出了个大学生,是这个家庭极为荣耀的事情。大学生毕业后受到重视,也不愁工作。再看现在,遍地大学生,硕士博士很常见,找不到工作的也很常见。现在为上清华北大挤破头,那时为了上一个自己理想的专业,很多高分学生放弃了清华北大而去了其他学校,清华北大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比重点分数线高不了多少。另外在大学里的学习状态与现在也很不一样,现在闲白儿太多,那时大部分老师对刻苦上进的学生非常喜爱和提携,而且一点儿也不掺杂利益因素。
怀念啊!感激啊!
现在,有时我就想,教育改革还是改回到我们那个年代的样子就挺好了!
看今天,教育的现状,为什么是这样?
【教育改革,要改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