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暑假给孩子报了八个补习班儿,什么英语、作文、音乐、美术、电脑、武术……一应俱全,美其名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整个假日,一三五,二四六……各个班儿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有时晚上还要上班儿。结果,假期还未结束,孩子就病了,不愿吃饭,无精打采,到医院检查,无器质性毛病,医生说孩子这是得了“情感饥饿症”。
朋友对此大惑理解:人是需要吃饭的,不吃饭,人会饿。难道人也需要吃情感?如何吃法?
后经医生的耐心解释,终于明白:“情感饥饿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属于精神分裂症的一种。孩子一旦患上“情感饥饿症”,轻暑会精神萎靡,对一切失去兴趣,性格变得孤僻乖舛、沉默寡言、易于沉湎于虚幻的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重者会变得多疑固执、脾气暴躁、行为野蛮、甚至离家出走、自残、自杀等等。
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就像吃饭是人物质的第一需要一样,情感是人精神上的第一需要。在当下,物质条件充足,吃穿不愁的情况下,情感上升为孩子的第一需要,对孩子来说,他们的欢乐、成功需要与人分享,他们的烦恼、忧愁需要找人诉说,他们的奇思妙想需要人们的认可,他们的不满、愤懑需要地方发泄……因而,他们非常渴望与父母、老师、同学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而我们现在的家长、教师,关心却只是孩子物质上的需要,关注的只是他们学习上的进步;在学校除了上课还是上课,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情感交流的机会;回到家,家长关心的除了作业还是作业,也很少与孩子交流什么感情;到了节假日,逼着孩子上这补习班儿、那特长班儿,使孩子难有和同龄人玩耍的机会,更谈不上什么情感上的交流了。他们绝大部分的时间是“独”坐教室,面对无声的书本,“钻研”枯燥的习题,听唱“刺耳”的音乐,涂抹“无彩”的颜色……有喜无处溢,有苦无处说,僵滞的情感沐不到阳光,淋不到雨露,便渐渐枯萎,久积成病,便成为自然。
如何避免孩子的情感“饥饿”,其实并不困难。作为父母不能只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要,眼中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更应注重他们精神上的需求,和孩子多进行情感上的交流。父母可以每天抽出半小时或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听他们诉说他们“无聊”的故事,并作出中恳的评析。放下家长的架子,平等地面对孩子,或争或辩,或相互补充,或游戏互动……以此激发深化孩子的情感体验,走进孩子的心灵;作为学校要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给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情感交流环境与机会;作为教师,不能只做“授业、解惑”的铁面匠人,要更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经常和孩子谈心,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让孩子有话愿找老师说;节假日,少让孩子上一些“XX班”,还孩子们一起自由玩耍的机会。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们一起玩耍会产生矛盾,发生冲突,岂不知,矛盾和冲突也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它能给孩子提供更为直接强烈的情感体验,这种真实的情感体验是从任何教科书都无法获得的。
一个人的情感会影响他的行为。积极健康的情感,会使孩子对家长、对老师、对同学、对所有的人充满了爱,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会使孩子,激情四射,兴趣盎然,信心倍增,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激发起持久的学习动力,不论是学习与做事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暑假孩子没有了繁重的学习任务,精神放松,正是与家长、同学和朋友增进感情的大好时期,在家家长多和孩子交流,在外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可使孩子的情感得到有效“进补”。如果为了孩子的成绩分数,只让孩子忙“上班”,而忽视了孩子情感的“进食”,就会导致孩子的情感饥饿。
亲爱的家长、老师朋支们,知识对孩子的成长是重要的,但我们不能把孩子仅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让他他成为学习的机器。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情感的人,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要义,丰厚的知识吸有根植在“情感”的血肉之躯之上,才会有意义!
给足孩子的精神食粮!让孩子的情的情感不再饥饿,他们才会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