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化择校 遵从孩子的健康成长趋向 雨菲今年读初三,正值初中考高中的关键学期,最近的开学让她很苦恼。雨菲说:“开学才一个星期,班上同学都在讨论考哪所高中。我爸我妈也是,一天到 晚也是唠叨这个事,不是要我考这个高中,就是要我爸托人找那个高中的校长。本来就只想按现在成绩考家附近的普通高中,现在也希望有机会进入示范性高中。
正在上小学六年级的苏彤也遇到同样的困惑,一开学,同学和家长谈论最多的是要不要去名校办的民校就读?对于苏彤来说,对于名校办的民校,他并没有太多的概念,只是父母说那些学校很好,同学很多父母都在积极张罗着把他们送到这些学校。
其实,每年上半年,只要是毕业班的学生和家长,都在操心孩子的择校问题。关于择校,对于“60后、70后”的人来说,并没有这个概念。那个时代,成 绩好的就能就读好的学校,考不好的就去一般的学校,大家都接受这样的结果。然而,当“60后、70后”成为父母的时候,择校却成为自己孩子不得不面对的现 实。
对于择校,本来只是孩子升学的一个过程,因为教育的不均衡,却成为了全社会都在关注、并为之费心的问题;本来只是孩子升学的一个选择,因为父母、因 为同学、因为整个社会风气,成为了家长、孩子和学校的共同选择问题;本来一个家人就可以解决的升学事情,在种种碰撞之下,成为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斗争。 谁最后能胜出,除成绩之外,还有种种利益等冲突。
这几年,择校的风气愈演愈烈,择校费用也一度攀升。据说广州市有一家长为把孩子送到市区“最好”的小学就读,不惜豪掷16万元择校费。鉴于择校费用 一直居高不下,近两年民众抗议呼声不断,政府也采取措施进行压制规范。然而,家长一面在抗议高昂的择校费同时,一面又不惜重金、想尽办法送孩子到好的学 校。
择校现象的出现,归根究底是教育不均衡所致,若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差别不大,就不会有如此盛大的择校群体。
然而,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择校,在这个越来越理性化的时代,在教育越来重视个性化发展和人本思想的当下,把择校的指挥棒还给孩子,给孩子一片健康成长的天空,才是家长最宽阔的爱、学校最大的责任、社会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