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孩子每天每天需要多少睡眠时间
父母对孩子的睡眠时间量要心中有数。一般而言,幼儿年龄越小,所需睡眠时间越长。不同年龄平均睡眠时间为:3-4岁,12个小时;4-5岁11个小时;5-6岁10个小时。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在时间上要充分满足孩子的睡眠要求,否则,孩子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
父母要根据孩子的睡眠时间量来为孩子制定科学的睡眠时间表。
2.睡眠要有规律
一是,睡眠时间要有规律。逐渐形成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一旦形成规律就不要轻易打乱作息时间,让孩子提前上床睡觉,或者过了时间不让孩子睡觉,可能就会造成孩子不能顺利入睡。
二是生活要有规律,如,睡眠前有适当的一系列有利于睡眠的程序,如,临睡前和孩子讲些优美的故事,或者,让孩子听一些优美抒缓的音乐等等。
孩子的睡眠一旦形成规律,那么,时间一到或者相关的音乐等“程序”开始,孩子就会条件反射地“犯困”然后很快地进入梦乡。
3.为孩子的睡眠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1)临睡前,不要批评孩子;(2)临睡前,不做激烈的运动——活动量大或者会令孩子高度兴奋的活动;(3)临睡前,不要给孩子讲明天过于美好的事情,否则,孩子对明天的期待过于强烈,也难以顺利入睡;(4)临睡前,不要给孩子讲让孩子觉得恐惧的故事,或者不要让孩子看令人恐惧的的影视片;(5)对孩子的睡眠问题不要过于焦虑,父母的焦虑会让孩子更加难以入眠;只要孩子身体好,只要孩子精力旺盛,只要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时精力能集中,孩子少睡一点也不是问题的;(6)睡眠规律初建时,全家人也要按孩子的作息时间休息,免得孩子还有想玩的欲望或者避免成人的活动影响孩子的入眠,许多时候,孩子不愿意睡的理由是“你们都不睡,干吗就叫我一个人睡?!”孩子有这样的抵触情绪是很难入睡的。
二是,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1)安静;(2)微光。
4.让孩子有“睡意”
睡眠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人之所以要睡眠,是因为困,是因为大脑要自我保护,所以,要想让孩子很快地入睡,最佳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到睡觉时间时感觉到困乏。
现在许多孩子之所以难以入睡很重要的原因是,到睡觉时间时还没有困意。因此,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临睡前犯困。比如,每天要让孩子有充分的身体活动时间,许多孩子不能顺利入睡,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一天中静坐“学习”的时间太多,而精力无处发泄,以致孩子到上床睡觉时,仍然很“精神”,很清醒。所以,我建议,吃完晚饭后,父母要抽时间孩子到室外去活动,这对孩子有益处,对父母也有好处。
5.让“不好好睡觉”的自然后果教育孩子
许多时候,我们空洞地给孩子讲“按时睡觉”的好处,孩子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不好好睡觉”的自然后果教育孩子,让他知道按时睡觉的好处。比如,晚上孩子不愿意睡,但第二天我们照样按要求叫他按时起床,让他很“睡意”正浓时,仍然得按时起床,然后让他带着“睡意”开始一天的生活或者上幼儿园。如果我们不这样坚持,那么,我们叫孩子按时上床睡觉,孩子是不容易接受的,因为他不知道不按时上床睡觉有什么“坏处”。
6.让孩子想着美好的事情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