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孩子初一了 我该怎么办?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家长必读:孩子初一了 我该怎么办?

2011-06-09 11:14:42     标签:小升初经验

初一的孩子经过了一个学期学习,大部分已经渡过了“小中衔接”过渡期,顺利融入了了初中的学习生活,已经有了中学生的“模样”,老师觉得教育教学“顺手”了,管理班级也初步“有形”了;家长也感到孩子的确长大了,“安心”多了。哈!老师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是,我们也忧虑地看到,部分学生似乎长进不大,懵懵懂懂还未“开窍”,用有的家长的话来说“怎么不像中学生呀”“我看他连小学都不如了”。

家长焦急上火:初一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我该怎么办呢?

从反映来看,家长因为孩子的以下情况焦急不安:

·不完成作业,总想着玩,想看电视玩电脑,开始厌学;

·学习做事不踏实,丢三落四的;

·孩子两头儿说谎,糊弄家长糊弄老师隐瞒实情;

·不愿意在家,不愿意和家长交流,总想找同学去玩;

·家里学校表现不一,常令家长大吃一惊;

·不服家长的管教,说老师的不是,顶嘴不服气。

这些迹象,既可看作是孩子成长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又可说是一些危险的“信号”,一些不能容忽视的“苗头”,如果不及时抓紧解决,孩子升入关键的初二之后学习成长将问题多多,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肯定家长对问题的及时发现与关注,但遗憾的是一些教育方法不可取。

·随时随地唠叨起来没完没了,表扬与指责十分随意;

·光说教不检查,孩子说什么信什么;

·急躁,听老师反映情况后责以打骂,狠揍一通了事;

·不让孩子出门,不许看电视玩电脑,只许在家看书学习;

·代替孩子做事,让其一心学习,从收拾用具到收拾屋子,洗衣做饭全部包办;

·与孩子争吵、对骂,你逆反,我更反,孩子不服不行;

·放任自流,放弃管教不理睬不过问。

显然,这些做法不但未能奏效,反而使亲子之间矛盾激化,冲突时有发生,问题更加棘手难以解决。

孩子们这样评价家长的教育:

·太烦人了,真不想在家待着;

·辅导不了我学习,还唠叨起来没完,简直受不了;

·不许我讲理,错误全是我的;

·一听老师找家长就开始骂我,有时还挨一顿揍;

·不让和同学玩,还怀疑我们不干好事。

家长应该怎样看待,如何面对这样的孩子呢?

首先解决认识问题。初一孩子看似不如小学的表现只是一个遮人耳目的表象,而孩子成长的脚步并没有原地踏步停滞不前。要清醒地认识到,孩子已经进入成长的关键期---青春萌动期。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内心最为动荡不安,心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育不当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家长只有改变自己的教育态度、改变教育方式方法才能抓住这些“信号”,解决这些 “苗头”,积极协助和引导孩子绕过“暗礁”正常学习,尽快进步,成为成功的中学生。

其次,调整自身的教育行为与方式。

·家长变一味管教孩子为主动理解、平等交流。孩子已经是中学生了,像管束教育小学生一样的办法已经失效。孩子接受的是尊重与理解下的教育,包括必要的约束和惩罚。如,了解了初中学习的知识难度,会理解孩子暂时的学习畏难情绪,真心吐露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或许对孩子有所启发和鼓励;知道独生子女容易有孤独感,会支持孩子与积极向上的同龄孩子交往而不是盲目消极的去阻止;适当放手让孩子做一点家务活并相信他能做好,他会逐渐摆脱依赖心理走向独立……在理解中增进与孩子的感情,才有可能容易与孩子沟通,从而使他由被动的不情愿的接受管教,变为主动听取意见接受教育。

·家长克服随意性,双方订立必要的规矩。孩子的认识在提高,但心智的不成熟仍使他们显得幼稚。无原则的随意盲目的教育,比如不分场合的批评责骂,没有分寸的夸奖赞赏都不是科学的教育,只会让孩子如家长一样学习不认真,做事随便拖沓,没有规矩难成好习惯。要立必要的规矩家长与孩子双方签字共同遵守,比如做作业与玩的矛盾用规定时间来约定;看电视上网游戏除了时间要求,还可制定严格的内容要求。既是约定就要严格遵守,做到违者该批则批,责罚分明有据。

·多听取学校老师的意见,取得教育目标的一致。孩子大部分时间在校学习,接受教育。与老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不但随时可全面掌握孩子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有效配合老师,按中学生的标准、初一的具体要求给孩子一个公平合理的判断与评价。孩子学习为什么出现滑坡,困难与症结在哪里;他的优势何在,怎样发掘其潜能;出现的问题根源在哪里,怎样合理解决等等。与校方一起发现解决问题比较客观公正,教育目标一致防止教育孩子过程中走弯路或产生不必要的疏漏。

家长改变自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为了孩子顺利平稳地进入初二,让我们迈出改变的步子去适应已经改变了的孩子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