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本《所以,北大兄妹》引起了家长们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萧百佑自称“中国狼爸”,将中国传统国学教育和自己的经验相结合,以极其彪悍的教育手法将4个儿女培养成品学兼优且知书达理的好孩子,兄妹三人相继被最一流的北京大学录取,创造了“一门三北大”的奇迹。
“狼爸”成功的教子经验,让很多人既羡慕又好奇。“一门三北大”究竟是怎样炼成的?萧氏教育具有普遍性吗?打骂孩子时“狼爸”是怎么想的?
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中国狼爸”萧百佑父子,将这“一门三北大”的传奇故事公之于众。
数月前,一曲“虎妈战歌”吹响了对中国现行教育制度的挑战,“虎妈”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引起了对中国教育方式的讨论。而不久前,一本《所以,北大兄妹》的问世无疑掀起人们的热议,本书作者萧百佑自称“中国狼爸”,在他的微博介绍上,一句“每天挨顿骂,孩子进北大”吸引了众多家长们的眼球。
狼爸萧百佑坚持“用最传统、最原始的古老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棍棒底下出才子”。一路走来,他的4个孩子(他太太是海外身份,可以生育多个孩子)萧尧、萧君、萧箫、萧冰皆有着君子风度和大家闺秀风范,他们热衷于阅读,琴棋书画无所不精,长幼有序、知书达理、谦和恭让,在家中绝不是小皇帝,干起家务也是干净利落……这一切,是“萧氏教育理论”创造的奇迹。
而最令人讶异的莫过于“中国狼爸”萧百佑的儿子萧尧、女儿萧君曾同时考上北大,创造了北大历史上的第一次,在将来北大的历程中,也可能会是唯一的一次;而今年,老三萧箫也被北大录取,创造了“一门三北大”的奇迹。而作者萧百佑最想与所有人分享的,就是他的家和他的“萧式教育哲学”。
父亲观点
管教方法:“打”是洗礼,是我给孩子的圣经
在狼爸萧百佑的书中我们了解到,他打骂孩子也有自己一套严格的规矩:幼儿、小学这样的性格成型期,一定严厉管教,犯了错误就打;打的时候用藤条或鸡毛掸子,只伤皮肉,不伤筋骨;只打手和小腿,身体其他部位不打;一个孩子犯了错误,其他的孩子都必须在旁边站一排,一起听从教诲,同时看着自己的兄弟姐妹挨打,以儆效尤;打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数着;孩子们必须主动伸出手来让我打……
在“萧氏教育理论”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富有争议的无非是狼爸萧百佑下得了狠心打骂孩子,他坚持用“最传统、最原始的古老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里常备藤条和鸡毛掸子,用最传统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方式来教育孩子,有所不同的是,萧百佑的教育并非拘泥传统的“孝子”,他的最高目标是“棍棒底下出才子”。
南方日报:你非常尊崇传统的教育方式,“棍棒底下出孝子”、一个孩子犯错误其他人要看他挨打以儆效尤之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类,而现在的大环境也都提倡“快乐教育”,是什么让你坚持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
萧百佑:“快乐教育”的提法很概念化,我不苟同。“过程的快乐”是我们家长的主观意识,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孩子将来的快乐,也就是说孩子能成为德智体兼备的人才是我们真正的共同的快乐。为达此目标,对于没有宗教背景的中国人来说,传统的戒尺是快乐的基石。
南方日报:很多家长都非常赞同你的教育理论,但是很多家长都下不了手打孩子,而且你还都是“真材实料”地打,打孩子的时候心里怎么想啊?
萧百佑:唯一的想法就是“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中国的孩子没有洗礼,也没有圣经、没有圣母,所以中国的孩子只能世袭。父母给他什么,他就传承什么。“打”就是我个人认为的洗礼,就是我给孩子的圣经。所以,打他们的时候,心里没有“痛不痛”、“舍不舍”之念,是天经地义的,就像给他们施予“衣、食、住、行”一样。
南方日报:在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的时候,会不会担心孩子生出逆反的心理,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啊?比如离家出走之类?
萧百佑:离家出走的孩子离家的原因绝不是传统教育背景下的严苛、责罚,而是父母没有为家庭调出爱和善的底色。如果一个有爱、有善的家庭,再严苛的责罚都是有条理和准则的,心服口服,教育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绝不会留下怨与恨,更没有苦与悲。没有目的、没有方法、没有分寸的责罚不是教育而是发泄,那出走的何止是孩子,破碎的何止是梦想。
培养目标:德、智、体、忠、孝、义
萧百佑先生一开始对他的孩子们就有明确的培养计划,目标是德智体忠孝义,既有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有根据现实所加入的新内涵,他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早在3岁就与孩子定下家规,每次惩罚必定按照家规来,孩子们不会怨恨,因为大家都在遵守一个共同的协议。
南方日报:你培养孩子有没有一个既定的目标?比如一定要让孩子考上北大、清华之类或者是他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萧百佑:目标一定有,而且孩子出生那一天就既定了。目标是德、智、体、忠、孝、义。当然,这是方向性的目标,在实际成长的过程中,不时地切分细目标、具体的目标。比如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最好的大学。在每一个节点上要有明细的计划,比如说:班里的排名不能在5名之外,保证前三名,到全年级排前两名,总之,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至于忠、孝、义那就是父母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十年如一日地引导孩子,尊师重道,长幼有序。
南方日报:有些事情孩子觉得自己没错,很理直气壮,这时候您怎么办?是先打再讲道理还是先讲道理再打?孩子有没有觉得委屈来和你沟通一下?
萧百佑:只要我认为要打的,那绝不会委屈。他都知错、认错,并且自己知道要打哪里,要打多少下,而且早有明令,打的时候不能躲也不能哭,否则加罚。当然,从他们三岁开始我就讲清楚家规,他们完全知道为什么挨打。打的过程就是沟通的过程,所以不需要打完沟通。孩子们被打完后一般都会如释重负,脱胎换骨。
南方日报:你的教育方式非常严格,会不会担心孩子留下心理阴影,或者因为家长的强势造成孩子懦弱的性格?
萧百佑:我的责罚都是在阳光下的,打在皮肉之上,烙在心头之上,没有阴影。父母的强势是以爱为出发点的,因此不忧虑孩子会变得懦弱,我绝不无缘无故打,绝不突然袭击打。我是在朗朗乾坤中示理,在凛凛威仪下施治,君临天下,万众称臣,只会出现盛世而非弱主。
教育理念:用最传统、最坚决的方式来管教孩子
萧百佑先生的《所以,北大兄妹》腰封上有一句醒目的话:中国“狼爸”——— 狠狠教你上北大。著名导演高希希、主持人阿丘、司马南、江小鱼等人也对这本书有着极高的评价。萧百佑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将孩子的成长和自己的教育方式娓娓道来,从国学教育、民主、环境、礼仪、独立、幸福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独特的教子经,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学到了宝贵的教育经验。在网上,记者看到众多家长对于萧氏教育理论的崇拜和好奇。
南方日报:你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兄妹双双考进北大,对于现在这个结果您自己满意么?孩子们上大学之后你对他们还有别的期待和要求么?
萧百佑:我真的很满足,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孩子。现在,我已是“一门三北大”了,而老四萧冰也从星海音乐学院附中转校到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高中部。我对四个孩子的要求是:在你们喜欢的专业方面读到没办法再读了,就到社会上实践,为社会作有益的贡献,为自己、为家庭、为民族,留下一点自己的东西。
南方日报:能否向读者简要阐释一下你的“萧氏教育理念”?
萧百佑:其实谈不上理念,教育是一个社会范畴的课题,我们的老祖宗对教育早有规制。我只是坚守我所能坚守的那些规矩。就其核心而言,就是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多孩子家庭,父母必须认定一条,用最传统的最坚决的管教方式来管教孩子。
南方日报:你规定孩子“不能随便吹空调、不能随便打开冰箱门”,旁人看来似乎有点不近人情,您是怎么想的?
萧百佑:很简单,孔子、孟子没空调,毛泽东、蒋介石没空调,我小时候也没空调。挥汗如雨才知将来用什么来换舒适。
南方日报:你的父亲是用什么的方式教育您的?您的教育理念来自于您的父亲么?
萧百佑:我父亲在我五岁时只留给我几本书———《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之后就被警察带走了。我入大学后他才回到我身边。我是被没文化的母亲打大的,我的观念一半来自于我的母亲。
南方日报:妈妈一般都比较疼爱孩子,你夫人赞同您的教育方式么?会不会护着孩子跟你唱反调?
萧百佑:孩子们的教育全面达到预期效果与其说是我打出来的,还不如说是我的夫人爱出来的。她不见得全面赞同我的方式,但20年来,她一丝不苟地全面配合,落实,执行,决无折扣。因为效果说服了她,孩子们成长宽慰了她,师长们的赞许鼓励了她。可以说,她对孩子的是大爱,是形而上的爱,也是形而下的爱。所以,她是当之无愧的相夫教子的典范。
南方日报:你的这种教育方式具有普遍性么?如果家长们买你的书,根据你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会调教出这么优秀的孩子么?或者说是否每个孩子都适合你这种教育方法?
萧百佑:我不敢说我的方式是一种成熟的方式。但坚持、耐心、全神贯注的爱,对于孩子,绝对是普世的价值。“打”是爱的传导和调节。我的家每一个假期都有很多孩子到来,他们的父母都希望我的教育方式能给他们的孩子带来一些正确的牵引。从效果来看,所有经我手调教的孩子,都能一日千里。首先是知道什么才是好孩子,怎么才能成为好学生,其次,他们回到自己父母家里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懂礼守矩。迄今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他们的胖萧叔叔的。
儿子观点
专访“北大兄妹”之兄萧尧:并不一定非要这样才能进北大
南方日报:你们的同龄人中肯定有人在家里父母都宠爱着,不舍得打骂,这时候你们会不会觉得委屈、心理不平衡呢?
萧尧:会有一些,因为小时候家里管得也比较严,很少出去跟同龄人玩,上初中之后才知道同学们和我们家情况不同,才有些模模糊糊的不平衡的感觉,后来爸爸也很少打我们了,所以也还好。但也不太会记恨爸爸,因为每次打之前爸爸都会跟我们讲1个多小时道理。
南方日报:爸爸给你们定的规矩里面有“不能随便吹空调、不能随便打开冰箱门”这些,会不会觉得爸爸不近人情?有没有私下违反过这规则?
萧尧:以前会觉得爸爸有点不近人情,但是家里人多,要开好几个空调,很费电,家里人节约意识都非常强,所以大家忍忍就过去了。我上大学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暑假回家也呆不了几天,现在爸爸也不会这么硬性规定我们了,热的时候也会开。
南方日报:家里三兄妹都考上北大,堪称奇迹了,你觉得主要是自己的努力还是爸爸这种教育方式影响比较大?
萧尧:都有吧,我觉得并不一定非要这样的教育才能进北大,我身边的同学们没有一个家庭教育是和我们一样的,自己努力也很重要。
南方日报:觉得你们家和别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萧尧:我们家非常传统,每个人都非常勤俭节约,家庭环境非常和谐,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氛围,这样我们才能够安心读书。我们兄弟姐妹也非常团结,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也互相督促,不甘落后,我们家人很团结。
“狼爸”语录
●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父母们:作为父母,是时候翻身做“皇帝”了。家中可以有“皇帝”,但这个“皇帝”绝对不能是孩子,而应该是父母,父母如果没有一定的威严,那又如何有能力去管教自己的孩子呢?
●是的,现在的独生子女们是太自由了,自由到可以当街打骂父母,可以为了零花钱与父母顶嘴翻脸,可以在学校里辱骂老师,可以年纪轻轻便谈恋爱甚至未婚先孕……饭菜父母做着,重物父母提着,钱父母给着,许多孩子进了大学,不会洗碗、不会洗衣服,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没有,不能再让子女成为小皇帝,高高在上的孩子长不大。如果计划生育是一项不得不执行的基本国策,那么随之带来的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结果,便是无数家庭中“小皇帝”、“小太阳”的诞生。
●“爸爸,看,这是我新画的牡丹,画得好吗?”“嗯,不错,应该可以卖到30块钱。”“爸爸,我今天弹了四小时琴,你要奖励我!”“好,看你乐在其中,奖励你再弹两小时。”(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陈祥蕉 实习生 周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