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11月29日在普陀区教育学院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教学缺乏情感教育是普遍现象。让教师不厌教、建立适当体系测评学生参与度等观点引起关注。学生成绩好但兴趣低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所长、《上海教育科研》杂志社主编、研究员傅禄建指出,现在的教育缺少对人的关注以及对质量的认识。
他同时指出,亚洲的学生,普遍存在成绩好,但是兴趣低、参与度低的现状。成绩好更多依靠记忆、模仿,而非技巧。傅禄建和他的团队曾在奥数竞赛得奖者中随机访谈,结果令人惊讶。不少受访者表示,如果高考不考数学,自己根本不会去学数学。
傅禄建指出,相关单位应建立一个评价体系,可测评学生的参与度、兴趣度等。前期的试验工作已在进行。
教师厌教更可怕
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谢利民昨日表示,课堂效率是本市课改是否成功的最重要参照标准之一。由新课改带来的转变之一,就是教师必须由说教和灌输变为示范和感染。
他还表示:“最可怕不是学生厌学,而是教师厌教。”比如上课铃一响,老师心里如果想的是“要不要进去?”讲课时老师是不是认真讲课,学生肯定能感受得出来。消极的情绪会将无所谓、不认真的作风传染给学生。
吁建学生电子档案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志芳回忆了自己的一次听课。英语课上,学生指着一个单词脱口而出“瞎子”,但老师随即温和地告诉学生:“我们可不可以不称他们为瞎子,而改称盲人?因为他们也是人,需要尊重。”
夏志芳透露,学生的情感教育不能预设,这带来的问题便是:怎样建立合适的评价手段来评价除学习成绩之外的教育。夏志芳建议,学校可以建立电子档案箱,里面包括学生的成绩、社会实践成果、平时表现等,通过分数来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