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士预计,随着推荐生制度的取消,为了争取有限的名校办民校、公办学校择校班的学位,课外辅导的“生意”会越来越红火。
取消推荐生,如何获取优质学位?
广州市教育局表示逐渐取消推荐生制度后,最为迷惑的是海珠、越秀、荔湾三个区按原政策可以推荐上好初中的学生,这批成绩优异的学生多达数千,牵涉数千个家庭。对于他们而言,除了等待在电脑派位中“撞上好运”,进入一个省一级或市一级学校,或者通过对口直升到一个好初中之后,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获取优质学位呢?
个案:
保底的“鸭子”飞了
西关某小学的谢同学成绩不错,平时数学得满分,英语有90多分,语文稍差也有80多分。老师告诉他,以这样的成绩推荐上11中,问题不大。有这个推荐生作为“保底”之后,他还想参加16所“民校联考”,去争取更好的学校。
取消推荐生的消息传来,“保底”的“鸭子”可能飞了,只剩下16所“民校联考”可以搏一搏。为了做好充分准备,谢同学从六年级一开始就报了课外辅导班。今年寒假,谢同学依然在补习中。
现象:
尖子生何去何从?
海珠区是现在执行推荐生制度最彻底的区。海珠区推荐生资格是通过考察小学毕业生的六年级三项指标来获得的,包括综合表现评价、三好学生和学业成绩三部分。综合评价要为甲(A)等,学业成绩一致按学生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的40%加下学期毕业考试三科平均成绩的60%计算。经过这样评选出来的推荐生基本都是尖子生,人数接近千人。
取消推荐生后,这些尖子生何去何从?如果走电脑派位之路,其结果有可能是派入好校,也可能派入差校;如果走特长生之路,并不是每一个尘子生都有一技之长,如果走对口直升之路,对口学校的好差不由得自己选择,此时要选一个好的初中,就要换一个好的小学,而要在六年级这半年内“转校”,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会选择名校办民校、公办学校的择校班,这会导致这些学校更热。”一位校长如是说。
猜想:“民校联考”大热、公校“择校考”趋紧?
猜想一:16所“民校联考”,预计竞争更激烈
广州市大塘某小学的陈同学,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全校三甲,还全面发展,拥有一些特长,钢琴过了八级。陈同学的目标是广州育才实验学校,而要实现这个梦想,她就要通过16所民办初中联考。民办初中联考自2006年开展以来,一直炙手可热,每年都有数万学生参与,争抢三四千个学位。由于这些学校有名校背景,办学质量较高,有的学校还有非常诱人的“升本部高中”的优势,现在已成为全城小学尖子生较量的一大场所。
猜想二:民校将受宠,既有优质学位又有奖学金
取消推荐生后,小学尖子生可以选择入读社会力量办学的学校,民办初中都有许多优质学位。按照惯例,入读民办学校的学生是不参加电脑派位的。全市的做法是,民办学校同意录取的小学毕业生,其家长或监护人,须在《小学毕业生就读民办学校录取申请书》上签名确认,确定放弃电脑派位或就近对口入学。
猜想三:公校“择校考”,紧箍咒越念越紧
与16所“民校联考”大张旗鼓不同的是,公办重点初中的“择校”考也是悄悄进行,招生人数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上百人。但试卷普遍较难,以有奥数、奥英特长的学生为主。话说公办重点初中是不允许“择校”的,他们之所以敢进行“择校”考,就在于打了“转学”的擦边球。普通考生想通过“转学”入名校非常难,因为原校和接收学校都要同意,区、市教育部门要审核。但优秀的奥数奥英生只要通过“择校考”获得择校资格,名校自然能帮其办理转学。钻“转学”空子,实质上已经成为初中择校考的“潜规则”。有些“转学”的学生还要交上4~6万元的捐资助学费。
一个新变化是今年教育局规定公办初中招生严禁捐资助学与学位挂钩。广州市教育局与各区教育局以及市属中小学签订“军令状”,每年将减少一定比例,直到三年内把各校“择校”减少到10%左右。为确保年度目标,广州市政府专门建立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督查制度,会同市纠风、监察、财政等部门,开展专项督查。在此背景下,今年公校“择校”考将是一条越来越难走的路。
猜想四:有没有新的“推荐”模式出炉
去年底,广州市教育局提出一种旨在解决择校而将试行的新方式——自招到校。所谓“自招到校”,就是市属的一些优质中学将把部分优质学位分配给初中(或小学),这样,即使学生在普通初中(或小学)都可以有机会进入名校,从而缓解“择校”。虽然“自招到校”今年暂缓试点,最快都要明年才可能实施。但这种方式仍给人们以很多期望。有人甚至认为,优质初中招生能不能也试点“校长推荐制”。
小升初时间表
2~5月:各中学举办家长开放日并接受报名
6月:16所“民校联考”,公办初中“择校”考
7月:电脑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