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汉南区教育局给区内学校布置了一道颇有特色的“德育作业”,其中要求中小学生寒假期间要为父母洗一次脚。很快,这道“洗脚”作业好像长了腿似的,通过各类媒体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其实,平心而论,寒暑假是父母和孩子们讲究讲究亲子关系的黄金时期,借助倒水、洗脚等形式,让孩子们亲自体验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含义,的确不失为学校教育的“善举”。而超过七成网民认可“为父母洗脚可让学生从行动上体现孝敬父母”——网络上的调查结果也佐证着“洗脚作业”的正面意义。
当然,是否能通过为父母洗上一次脚,就能稍微明白孝敬的意义,这就是两说着的事情了。孩子们会不会仅仅是把洗脚的事当作寒假作业完成?甚至比普通的书面对待得更加马虎?
事实上,可能有些事是未曾预料到的。知名教育专家、北京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温方曾给笔者讲过一件趣事:当时有学校给学生布置了为父母洗脚的作业,当孩子把水端到妈妈面前准备为其洗脚时,这位妈妈反而不好意思起来,她不仅没让孩子为她洗脚,反而支起招儿来,让孩子谎报已给父母洗脚,并亲笔为孩子签字。于是,“孝敬教育”变成“说谎教育”。
由此看来,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不必非得要拿“洗脚”这种形式来说事。汉南区教育局的“洗脚作业”之所以吸引眼球,原因在于,对一般孩子或者普通百姓来说,为父母洗脚应该还算是打破常规的“出格事儿”,再加上全区学生统一效仿,如此声势浩大,公众自然会对此产生更多的合理联想:是教育行政部门作秀,还是过于轻率地对待孝敬文化?
为父母洗脚的做法本身无可厚非,它是一种教育形式,如果只把它当作形式,其结果自然是流于形式、令人反感的作秀。改变“作秀”的关键是,在整个活动中赋予充分的教育意义,把教育工作做到家。活动开始前,学校需要和孩子们就孝敬父母等主题深入地交流,让他们理解并能接受活动安排的初衷。同时,和父母有意识地提前沟通,缺乏家庭的配合,这类孝敬活动可能过于突兀甚至莫名其妙。有了教育铺垫后,活动的孝敬文化自然得到应有的释放。活动结束并不意味着孝敬教育已经结束,学校和老师更有必要组织孩子们一起分享交流,让洗一次脚成为开始,而让孩子们更自觉培养孝敬父母、学会感恩的生活习惯和意识。